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霓裳羽衣舞》是唐代宫廷舞蹈的经典之作,以此来探讨唐代宫廷乐舞对宋代队舞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探讨了《霓裳羽衣舞》及宋代队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唐代宫廷乐舞对宋代队舞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于璐  李鸣曦 《兰台世界》2014,(1):155-156
《霓裳羽衣舞》是唐代宫廷舞蹈的经典之作,以此来探讨唐代宫廷乐舞对宋代队舞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探讨了《霓裳羽衣舞》及宋代队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唐代宫廷乐舞对宋代队舞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唐乐舞《霓裳羽衣舞》的嬗变轨迹,和唐朝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政治状况密切相关,其风格特征亦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霓裳羽衣舞》在盛唐时期充满浪漫色彩,中唐时期显得平实而灵活,晚唐时期具有惆怅抑郁的基调和肃穆庄严的风格。唐朝时期最为有名的、最富有代表性的乐舞作品之中,《霓裳羽衣舞》无疑是当之无愧的代表作品之一。《霓裳羽衣舞》的历史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乐舞作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谢阿蛮作为唐朝第一舞娘,其所跳的《凌波舞》被后世所传承。可见唐朝的乐舞文化的发展已经达到我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唐代很多的诗词中都与乐舞相匹配,如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  相似文献   

5.
易小迪 《兰台世界》2013,(23):158-159
沉积了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唐代乐舞《霓裳羽衣》不仅在唐代大受宫廷、民间的欢迎,而且对后世影响至深。本文拟探析《霓裳羽衣》在唐代的创作渊源、嬗变与影响,以再现繁荣昌盛大唐文化中的这朵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6.
飞花拾零     
杨玉环是一个水平不低的诗人,《全唐诗》载有她的一首诗,题名《赠张云容舞》: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渠袅袅秋烟里。转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张云容是个宫女,善于表演霓裳羽衣舞。有一天,在绣岭宫,她为唐明皇和杨玉环表演,杨玉环看后深为赞赏,就题赠了这首诗。这一首诗能写得如此地好,可见杨玉环写诗是一位高手,她  相似文献   

7.
唐代音乐在中国音乐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是中国古代最为绚烂的篇章。《破阵乐》在唐朝乐舞中可谓是最为繁盛的音乐作品之一,被称为当时的"三大舞"之一。  相似文献   

8.
廉玉柱 《兰台世界》2014,(10):158-159
唐代音乐在中国音乐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是中国古代最为绚烂的篇章。《破阵乐》在唐朝乐舞中可谓是最为繁盛的音乐作品之一,被称为当时的“三大舞”之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早期钢琴曲创作中,通过古典文学和传统美术艺术的运用与糅合,表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审美意识、生命意识,蕴含丰富的人文精神。萧友梅创作的钢琴曲《新霓裳羽衣舞》,以及李树化创作的钢琴曲《湖上春梦》、《林间》、《感旧》,青主创作的艺术歌曲《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清歌集》的钢琴伴奏等,在创作手法和意境创造等方面均融入中国古典文学元素。贺绿汀创作的《牧童短笛》、老志诚创作的《秋兴》等钢琴曲,将中国传统美术和钢琴音乐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韩休墓乐舞壁画自出土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关于其乐舞演出类型,学界说法不一。本文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史料和相关的乐舞壁画,对韩休墓乐舞图像作了进一步探索,认为壁画演出内容并非胡旋舞或《踏摇娘》。该乐舞图像将传统的"长袖舞"和异域"胡腾舞"置于同一画面,反映出在文化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域外乐舞演出形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的过渡,折射出唐代社会对外域及本土乐舞艺术接纳方式的转变,释放出盛唐之后乐舞深度变革的信息。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2月6日,地处外滩的上海市档案馆内洋溢着海派服饰文化的浓浓氛围。由市档案局馆与市旅游局联合主办的2012上海冬季旅游消费信息发布会暨"霓裳羽衣·经典上海"旗袍文化体验之旅推广活动启动仪式在这里举行,同时展出"霓裳羽衣·经典上海——近代上海服饰文化"档案展。引人注目的是市档案局馆与市旅游局在仪式上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2.
黄健君 《现代传播》2023,(2):104-109+134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成功“破圈”,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撰述有关唐代乐舞生存和演出状况的《教坊记》《乐府杂录》两部著作。它们遵循儒家审美的政治伦理化原则,阐释了乐舞艺术的生成及其社会功能,揭示出乐舞表演的内在本质,为后世歌舞表演艺术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以唐代表演艺术思想和审美风尚为蓝本,不少文化类综艺节目基于文化符号,挖掘场景蕴涵的美学内涵,拓展舞美叙事空间的艺术价值,将数字技术与文化艺术信息融为一体,给观众营造深度沉浸式体验的感知,做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  相似文献   

13.
《全唐诗》卷二十九著录《黄麞歌》“黄麞黄麞草里藏,弯弓射尔伤。”诗序:“如意初,里中歌黄麞。后契丹李尽忠、孙万荣叛,陷营州,则天令总管曹仁师、王孝杰等将兵百万讨之,大败于硖石黄麞谷而死。朝廷嘉其忠,为造此曲,后亦为舞曲。”(中华书局,1960年,页423)交代了此诗本事及流变,是珍贵的唐代乐舞文献。研治舞蹈者对黄麞舞的舞姿、风格及意旨常有阐发,欧阳予倩《唐代舞蹈》:“这可能是一个表现战阵,歌颂勇士的乐舞,由于舞姿雄健,故列入健舞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页118)可惜的是,未见学者追索过黄麞舞演出简史、意象内涵及象征意义,试考述名实。  相似文献   

14.
唐相传《霓裳羽衣曲》由唐玄宗御制而成,并且演出时声势浩大,常常会有成千人前去围观。本文将从唐代音乐的整体特质出发,分析《霓裳羽衣曲》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并从中窥探其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15.
在唐代风靡一时的西域乐舞——胡旋舞与胡腾舞,是唐代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极具奔放舞姿和新奇旋律,现代大量少数民族舞蹈,尤其是新疆民族舞和蒙古舞中依旧保留着唐代胡腾舞和胡旋舞的印痕。  相似文献   

16.
在唐代风靡一时的西域乐舞——胡旋舞与胡腾舞,是唐代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极具奔放舞姿和新奇旋律,现代大量少数民族舞蹈,尤其是新疆民族舞和蒙古舞中依旧保留着唐代胡腾舞和胡旋舞的印痕。  相似文献   

17.
王育红 《兰台世界》2006,(22):52-53
本文运用诗史互证方法,论证王建《宫词》所反映的唐代宫廷乐舞史料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8.
韩国文庙释奠祭礼所衍生出的文化产品可分为三个类型:表演文化产品、教育文化产品、艺术文化产品.其对应事项分别是成均馆的《释奠大祭乐舞公演》、《有解说的文庙佾舞》、以及舞蹈家林鹤璇创作的舞蹈剧《孔子》.通过这些文化产品对文庙释奠祭礼所进行的阐释,是继承儒家以“仁”为根本的礼乐思想的一个小实践,并且能够使现代人的生活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9.
<正>12月6日,地处外滩的上海市档案馆内洋溢着海派服饰文化的浓浓氛围,由上海市档案局(馆)与市旅游局联合主办的2012上海冬季旅游消费信息发布会暨"霓裳羽衣·经典上海"旗袍文化体验之旅推广活动  相似文献   

20.
袁锋 《兰台世界》2013,(10):143-144
唐代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为昌盛的时期,唐代的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都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唐代的繁荣离不开制度的优越,在唐代时期中国封建制度发展成熟,尤其是封建法制体系逐渐形成,国家对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管理逐渐制度化和法律化。在档案管理方面,唐代的制度也得到了发展,形成了《唐六典》、《唐律疏议》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