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初画家石涛不仅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画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理论家.<石涛画语录>(以下简称<画语录>)不仅是中国绘画史的重要著作,同时也是中国美学史上的名篇.<画语录>以"一画"作为提纲挈领而总贯全文."一画"是石涛绘画理论和绘画创作的根本法则.在石涛看来,"一画"不只是指具体的方法或一根基本造型的线,而是作为万物的基始,自然的法则,绘画先有之根本.这也是石涛对自然、人生与艺术之间的一种独到的理解,同时也是绘画艺术规律的奥秘所在.  相似文献   

2.
李欣  纪春明 《兰台世界》2013,(24):150-151
石涛的绘画在艺术上注重生活的感受,强调情感的抒发,并创作出豪放、独具风采的画风,他吸收众绘画大家之精髓,并敢于突破陈法。同时,其绘画艺术还包含浓厚的美学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著名绘画家朱耷是我国古代美术界的一代宗师,他和画家弘仁、髡残与石涛都是僧侣,被称为当时画坛的"四僧"。他一生的书画作品超过一千件,并在多个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为后世的艺术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是19世纪欧洲艺术发展的一个阶段,也是现实主义艺术向现代主义艺术过渡的一个阶段。印象主义吸收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义营养,在19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注重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乔治·修拉是新印象主义的倡导者,由他掀起了一场关于绘画色彩技法的革新,创造了"点彩派"或"分割画派"。他以科学的理性从事绘画色彩研究,在绘画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故宫博物院藏石涛作品为例,对石涛的小楷、隶书、行书的风格特点及来源进行解析。石涛小楷上溯钟、王,旁及倪瓒,又能自出新意,有"质"与"妍"两种面目;其题画诗中多用隶书,一改前人师法魏晋以后隶书的方式,直接学习汉碑,有粗细之分,表现出鲜明的金石趣味,是清代碑派书风的先行者;行书中多见隶书笔意,于二王、颜行之外另辟蹊径,开汉碑行书流派之先。文章还对石涛作品中的杂书卷册样式、粗笔与细笔的技法表现等问题进行具体讨论,指出故宫博物院所藏石涛书法的基本面貌和艺术特色,展现了石涛在诗、画之外,还是一位诸体兼擅、风格多样的书家。文章还结合具体作品的用笔与形式特征,揭示石涛作品中诗、书、画之间的融通。  相似文献   

6.
侯咏萱 《今传媒》2020,(4):151-152
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作为新古典主义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在他艺术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古希腊罗马艺术、佛罗伦萨画派和人文主义以及其生活时代的影响。他坚持追求绘画作品中的真实感,主张艺术要忠实于自然,同样"美"对于安格尔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甚至是他艺术风格的全部,他致力于追求古典艺术中那种理想与完美的形式。"真实"和"理想之美"作为其绘画中非常重要的艺术观念,也完美地融入在其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7.
杨帆  刘佳琦 《出版广角》2016,(18):80-82
图书产品集艺术性、思想性、文化性于一体,是一种传播媒介.其中,填色书作为绘画艺术与图书产品的新结合形式,受到广泛关注,甚至被认为可以提升大众绘画素养.文章以"一带一路画敦煌"系列图书为例,论述填色图书如何提升读者的绘画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8.
张洋  孙冬 《兰台世界》2016,(13):149-151
清代宫廷绘画是清代绘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包容性和融合性,其中表现的题材、思想情趣和笔墨技巧都反映了特定历史背景下社会、经济、思想和文化因素对绘画发展的影响,对于绘画特征的总结和梳理更有助于了解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变迁。在梳理清代宫廷绘画发展脉络的同时,总结清代宫廷绘画的艺术特点,并针对清代特有的"西学东渐"现象所引发的绘画新发展展开研究,对于深入了解清代宫廷绘画与西方油画的相互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艺术的精神、内容和语言三方面,论证潘玉良绘画艺术的现代性;文中又渗透了中国古典美学"得意忘象"和西方哲学"反戏剧"的艺术观念,传达潘氏技法语言的独特性和革命性。潘氏作为民国时期的女画家,在现代绘画上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元代国画笔墨艺术简约清逸,以极其求神写意的意境表现方式开创了中国绘画艺术新时代。元代绘画艺术不仅发扬了我国古典哲学中"天下朴素之大美"的禅道思想,其中也蕴含着深邃的人文精神,这奠定了文人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1.
黄燕姣 《大观周刊》2012,(28):32-32
当今社会是数字化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绘画艺术带来了新空间,网络绘画,摄影术的出现给绘画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的冲击,艺术在现代背景下日益显得个体性、情感性、创造性特点。它们之间不可互代,艺术个性与艺术通见规律之间不是矛盾抵触的,而是更高意义上的相通。它们的融合可以展示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相互吸收,相互补充,更强化了艺术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艺术家并且在诗文、书画等领域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赵孟頫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绘画主张就是托古改制的思想,这是元代新画风的重要开启者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编辑学刊》2023,(6):2-3
<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推荐《真实的临在》该书以其独特的哲学思维探讨了人类在文学、音乐和绘画等方面所具有的超然创造力,认为当人类的声音用另一种语言传达时,其语义和意蕴都超越了虚构性以及纯粹的务实性。尤其在艺术中,艺术家会与“真实的临在”相遇。也就是说,在音乐、诗歌、绘画等艺术的创作和体验中,存在超验力量,这是科学甚至心理学也解释不了的。  相似文献   

14.
李昕殳 《传媒》2021,(9):69-71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为绘画艺术的传播提供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出现了即时性更强的展示形式、互动性更强的展示内容、兼容性更强的展示载体、传播性更广的展示渠道等新变化,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如艺术欣赏的碎片化、艺术创作的娱乐化、艺术评判的技术化、艺术版权的欠保护等,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媒体时代绘画艺术的数字化传播路径,以求抛砖引玉,促进绘画艺术发展.  相似文献   

15.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寒微,于戎马倥偬之中努力学习,算得上是粗通文墨。朱元璋很重视教育,皇族子孙自小就接受教育,使明代皇族整体文化素养迅速提升,其中不乏与丹青结缘者,明宣宗朱瞻基、八大山人朱耷和清湘老人石涛为其杰出代表。八大山人与石涛更是独领风骚,绘画风格和思想理念引领后人,影响了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16.
纵观苗兴林的山水作品,总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真切,给心灵一次返朴归真的洗礼. 苗兴林出生在素有"绘画之乡"和"武术之乡"之称的山东巨野,受父亲绘画艺术的熏陶,自幼酷爱绘画,与丹青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其作品在国内曾多次参加展出荣获奖绘画艺术成就被<中国文化报>、<人民美术>等诸多媒体关注报道.  相似文献   

17.
何奎 《新闻爱好者》2011,(4):150-152
塞尚作为"现代绘画之父",其最大的贡献是颠覆了西方四百多年的写实主义传统表现法则。他认为传统透视画法并不能表现自然的真实,利用这种方法所表现的自然,只是从事物瞬间的真实状态中,抽取出来的一种表层的假象,是对真实的一种错觉。塞尚在绘画表现中,从观看方式、结构表现和空间意境的营造和表现上都创造性地开启了现代绘画表现之门。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变迁从未停歇,而民间艺术也在持续不断地变化以满足那些创造和使用它的人们的需求。墨西哥阿玛迪绘画的产生和发展是巴尔萨斯河上游谷地的纳瓦尔人对其面临的经济挑战所作出的一种回应。不仅如此,这门民间绘画艺术还帮助建立起了村庄与外部世界沟通交流的新渠道。而当外部威胁来临时,纳瓦尔工匠自发地运用起这个已成为传统的"新民间艺术类型"来应对危机。值得注意的是,在对阿玛迪艺术的观察中,笔者还发现圣地亚哥这一圣人形象的角色转换体现出了民间传统文化符号的多重复合性。  相似文献   

19.
潘梦媛  盛健奇 《大观周刊》2012,(16):162-163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是欧洲新艺术运动的代表,是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的领袖人物。他的绘画拥有深刻的象征主义内涵和富于装饰意味的独特形式,赋予19世纪来现代主义的维也纳的神秘氛围,而他的风景画更使他在绘画领域独树一帜、与众不同。本文将较为全面地探究一代艺术宗师克里姆特的绘画创作以及独特的风景画魅力,通过对其绘画艺术形式和绘画主题的研究,重新认识这位绘画大师在风景画领域的崭新探索和其作品的独创价值。  相似文献   

20.
要想使视觉新闻具有绘画美,可以从绘画艺术中吸取营养。学习和借鉴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经验和表现方法,对于我们克服当前新闻写作中抽象、空洞、干癟无味的缺陷,是大有裨益的。绘画艺术要求“图真”,也就是五代时期山水画家荆浩在《笔法记》里指出的:“度物象而取其真”。这一点,与新闻是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有共同之处。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视觉新闻的绘画美也必须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美离不开真,新闻描绘的“画面”只有真实,才能让人信服,从而产生美感。那种为了追求生动而不顾真实性原则的作法是必须坚决杜绝的。曾经被评为全国好新闻的《钱被风刮跑以后》,尽管情节生动,文字语言有很强的画面感,但结果一查,新闻事实是虚构的。这种披着华丽外衣的假报道,虽然也能取悦读者于一时,但最终会被读者所唾弃。南朝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把“气韵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