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帮裁缝源自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服饰文化。清末民初,帝国列强大举入侵,沿海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里洋人簇拥、洋行林立,一时间,西装在洋行职员乃至富家子弟之间猛然兴起,成了身份和财富的眩目标记。于是,一部分迫于生计的本帮裁缝(中式裁缝)不得不放弃长袍、马褂、对襟衣,改做西服。当时,国人称外国人为"红毛人",为外国人服务的行业都要加上"红帮"两字,"红帮裁缝"的称谓由此而起。  相似文献   

2.
曹均 《兰台世界》2013,(25):133-134
张汇兰,我国近现代女体育活动家,她倡导"女性取向"体育思想,对中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发展以及现代中国女子体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代女子教育是在一种充满拼搏感的氛围里发展起来的,在数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的文化传统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理念已深入到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因此实行女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对中国人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也是对旧制度与旧文化的致命冲击.在新旧制度的碰撞中,中国的女子教育经历了从"该不该教育"到"如何教育"的演进,率先觉醒的一部分知识女性对自己的权利与人生义务有所认识,她们开始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在现实与理想的纠葛之中,勇敢地向着新的时代和新的人生模式迈进.最先觉醒的近代知识女性对封建传统深恶痛绝又缺乏反抗的力量和知识,于是走进学堂,用知识充实自己就成了近代知识女性的一条光明畅达之路.  相似文献   

4.
教会女子教育是中国近代教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伴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侵入,中国东北营口开港,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东北创办女子学校以传播基督教教义和培养妇女基督教徒,客观上对中国东北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我国女子教育启开一扇窗子。  相似文献   

5.
梁丽英 《大观周刊》2011,(32):26-26
蔡元培终身投入在教育事业中,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女子教育思想,对女子教育在近代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蔡元培的女学思想主要有主张设立女子学校,对女子进行教育;女学的设立不是培养贤妻良母,而是培养独立人格的女性。蔡元培对近代“贤妻良母”教育思想进行了扬弃和改造;主张实现女子彻底解放。  相似文献   

6.
现在开设在上海陕西北路的鸿翔时装公司,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917年,我父亲金鸿翔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创办鸿翔,其时,它是一家只有几个裁缝的"苏广成衣铺".它何以能够在之后的短短十多年时间里,发展成为拥有几百名员工的大型商店,成为远东闻名的"时装魁首""女服之王",除了产品的服装式样新颖、制作工艺精良外,还与父亲金鸿翔层出不穷、匠心独运的营销方式分不开.  相似文献   

7.
“服 装大市 ,服装强市”是港城宁波一张亮丽的“名片”。昔日的“红帮裁缝”曾经创造过这样的辉煌———制作出中国第一套西服和中山装 ,开设了第一家西服店 ,撰写了第一部西服理论书籍 ,这些“第一”足够令世人刮目相看。如今 ,“红帮”故里又成为名扬海内外的中国“服装之都”。据统计 :中国纺织总会推出的“中国十大西服排行榜”上 ,宁波的“杉杉”、“罗蒙”列第一、第二名 ;在“中国十大衬衫排行榜”上 ,宁波的“雅戈尔”已连续几年稳居第一。此外 ,还有一大批像“一休”、“太平鸟”、“洛兹”、“培罗成”、“步云”那样全国非常知…  相似文献   

8.
张汇兰作为中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创始人之一,其在长期的体育研究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体育思想。本文重点分析了张汇兰女子体育思想的形成及其对中国女子体育发展的贡献,旨在为中国体育的研究提供详细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清末教会学校的兴起带动了近代中国女子体育事业的发展。教会学校主办者对女子体育活动的重视,让女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内容丰富、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不仅包括政治、经济等领域的转型,还表现为文化思想领域的转型。本文主要对中国近代体育发展变迁中奥运意识进行研究和探讨,力图以1936年中国柏林奥运之行为考察点,论述奥运意识在中国近代的显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社会是社会文化重要的转型时期。西方传教士开创了近代以来的特殊教育,并建立起一整套符合现代教育科学的学校体系。民国初期以后,特殊教育逐步由传教士兴办转型为国人自办,日益朝着本土化与世俗化的方向发展。本文试图以中国近代特殊教育为对象,分析近代特殊教育在我国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的发生与发展,揭示其过程,并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文化自觉的演变中,张元济、高梦旦、邹韬奋、郑振铎、叶圣陶等出版人作为"少数人"的代表,形成了知识分子的群体自觉,完成了从传统士大夫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这一转型既以近代出版业为平台,也与出版的现代化同步。在转型中分化出来的两大主流——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中流砥柱,也成为近代文化自觉中从"少数人"走向"多数人"的桥梁。  相似文献   

13.
晚清时期女子职业教育因民间提倡而兴起,正是在女子职业教育思想作用下,中国妇女开始走向社会,投身自身及民族解放的洪流之中。特别是,近代以来女子职业的多样化、专门化发展,都与晚清时期女子的职业教育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产生于1904年,基督教会将贝满学校改建为华北协和女子大学,这是中国第一所近代女子大学,此后教会办的华南女子大学(1908)、金陵女子大学(1915)和福州的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是近代中国女子接受高等教育的地方。1917年,北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上,第一个以自己的体力完成环游地球一周的人是谁? 他是一个上海人,名叫潘德明。 潘德明祖籍上海南汇,出生在离上海不远的邻省浙江的湖州城内,父亲是一个“红帮裁缝”,年轻时从上海来到湖州,专门给外国人做衣服。这样,潘德明自小就有了与外国人说话、打交道的机会。他看到湖州城内的外国人都过着十分阔绰的生活,心里常想: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穷,外国人这么富?要是有一  相似文献   

16.
杨蕊  左嘉琳 《兰台世界》2013,(12):111-112
晚清时期女子职业教育因民间提倡而兴起,正是在女子职业教育思想作用下,中国妇女开始走向社会,投身自身及民族解放的洪流之中.特别是,近代以来女子职业的多样化、专门化发展,都与晚清时期女子的职业教育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梁漱溟的"造社会"论断,促进了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梁漱溟创新理念,开辟了一条"自下而上"转变社会结构方式的道路。本文介绍了梁漱溟为近代中国发展道路做出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康健 《兰台世界》2016,(1):108-110
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的同时,也开启了近代中国由保守、封闭、压抑的传统文化形态向民主、开放、自由的现代文化形态转型的模式。在文化转型过程中,以李大钊、陈独秀等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文化问题,驳斥错误思潮的同时,指明了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新思路——在争取民族独立与民主权利的斗争中实现民族文化近代转型,对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内容、性质与走向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思潮传播中,刚诞生不久的近代报刊成为传播的重要阵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办报高潮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传播的高潮叠加涌现;中国近代报刊造就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公共领域,为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公共空间;中国近代报刊促进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身份转型,客观上为近代社会思潮的传播扩充了新型传播主体;中国近代报刊的副刊对通俗文艺作品的传播为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第二空间"。  相似文献   

20.
新图书馆运动中的终身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图书馆运动期间,中国图书馆完成了从藏书楼向近现代图书馆的全面转型,图书馆是"国民的终身学校"的思想成为转型时期的标志性理念之一。对图书馆功能的再认识为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图书馆因此成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界为中国近代终身教育理念的确立及其实践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参考文献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