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王冰  张霁 《兰台世界》2014,(12):112-113
1741年,为了遵循祖制,乾隆皇帝下诏编修《律吕正义后编》,蒙古林丹汗宫廷乐曲"笳吹乐章"与"番部合奏"等乐章一并载入了《律吕正义后编》,并被列入国乐,成为清代时期宫廷宴乐主要的组成部分,得以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2.
编钟是先秦以来历代宫廷雅乐必备的"编悬"乐器,被奉为"八音纲纪",也是清朝宫廷礼乐的重器。编钟专用于清宫礼乐规制最高的中和韶乐,是天地尊神和帝后皇权至尊身份的象征。为此,清朝宫廷不惜重金、不计成本,大规模地铸造编钟,并根据各处坛庙、宫殿不同的场所和使用功能,在材质、规格、纹饰上进行了区分,有清一朝更有着历时性的变化。然而,一则由于编钟实物或流散四方或深藏禁宫,世人难以一睹真容;一则由于《律吕正义》及后编、《皇朝礼器图式》《钦定大清会典图》等清朝礼书存在着失载、误载之处,编钟究竟是如何具体使用的,长期以来不为人所知。本文通过细致辨析现存编钟实物,并与清会典、造办处档案等文献记载相互印证,揭示清宫编钟使用的真相,订补文献记载的不实之处。  相似文献   

3.
在封建社会发展长河中,历代宫廷乐事已成为我国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同封建儒家思想相辅相成,用于维护封建的统治。在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影响下,既恢复汉制、休养生息,也推崇发展明代宫廷乐事。其宫廷乐事,主要以"乐舞"与"礼"相结合,广义上是由诗歌、舞蹈、音乐组成的综合艺术形式。本篇主要研究明代宫廷乐事的变化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4.
《霓裳羽衣舞》是唐代宫廷舞蹈的经典之作,以此来探讨唐代宫廷乐舞对宋代队舞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探讨了《霓裳羽衣舞》及宋代队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唐代宫廷乐舞对宋代队舞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哈恩忠 《历史档案》2023,(1):144-144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毛立平、故宫博物院科研处副研究馆员沈欣所著《壸政:清代宫廷女性研究》,2022年8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清代宫廷施行严格的“内外隔离”制度,使清代内廷生活相较于前代显得更加封闭和神秘。随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代宫廷档案的次第开放,为该书进一步深入和全面考察清代宫廷女性和宫闱制度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黄光 《新闻爱好者》2008,(11):146-147
荀勖,字公曾,出生年月不详。289年去世。晋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市)人,荀爽曾孙。早慧好学。荀勖博学多才,入晋后曾和贾充一起修订法令。掌管乐事,又修正律吕。领秘书监事,曾和张华一起,按刘向《别录》整理典籍。他们用了大约6年时间,对10万余卷图书进行整理复校,以黄绢抄写,青白丝绸包裹,仿魏秘书郎郑默所编的宫廷藏书目录《中经》(又称《魏中经簿》)编成《中经新簿》(又称《晋中经簿》)。据阮孝绪《古今书最》所记载,该书共16卷,著录图书1885部,20935卷(《隋书·经籍志》记为29945卷)。  相似文献   

7.
于璐  李鸣曦 《兰台世界》2014,(1):155-156
《霓裳羽衣舞》是唐代宫廷舞蹈的经典之作,以此来探讨唐代宫廷乐舞对宋代队舞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探讨了《霓裳羽衣舞》及宋代队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唐代宫廷乐舞对宋代队舞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西汉宫廷音乐家李延年的名号以一首《佳人曲》响彻古今,他凭此曲深受汉武帝的重用,掌管西汉乐府多年。在宫廷音乐的创作道路上,他兢兢业业,丰富了西汉宫廷祭祀、仪仗等活动的配乐,也促进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元《十六天魔舞》作为写作的引子,从统治者的身心需要角度出发来论述元代宫廷舞蹈。首先对元代宫廷舞蹈的渊源作个简要的概述;第二具体讲《十六天魔舞》;最后归纳说明元代宫廷宴享娱乐性舞蹈。  相似文献   

10.
林丹汗宫廷音乐始于"北元"时期,盛行于元代,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宫廷音乐体系。研究林丹汗宫廷音乐,有助于从不同侧面了解林丹汗宫廷音乐与民间歌舞的关系,为传承与保护宫廷音乐,推动林丹汗宫廷音乐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曾皓 《兰台世界》2014,(3):75-76
西汉宫廷音乐家李延年的名号以一首《佳人曲》响彻古今,他凭此曲深受汉武帝的重用,掌管西汉乐府多年。在宫廷音乐的创作道路上,他兢兢业业,丰富了西汉宫延祭祀、仪仗等活动的配乐,也促进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文献学界多据《明史·艺文志》认为明初宫廷藏书“约二万余部,近百万卷”,事实上,《明史·艺文志》这条记载本身是不可靠的,明初宫廷藏书不可能达到“近百万卷”。  相似文献   

13.
刘蔷 《图书馆杂志》2011,(9):73-86,57
"天禄琳琅"藏书是清代著名的宫廷善本特藏。本文在全面调查海内外存世天禄书的基础上,以《天禄琳琅书目》与存世书相互对勘,结合文献、他书,考证辨别,首次统计出《天禄琳琅书目》前后编中版本鉴定错误的总体情况,得出整部《天禄琳琅书目后编》版本误判比例高达三分之一,而宋元版部分更是几近三分之二的结论。对这些鉴定错误加以归纳分析,并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探讨其致误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世界》2005,(11):55-55
《大长今》为我们全方位地揭示了侍奉“宫廷生活”的一群人。这部电视剧把皇室生活、朝野险恶放在背景之中.它们像烈火一样或隐或现地在熏烤着一群全部心为皇家做饭的宫女。《大长今》通过厨房看人生、人性.并思考人性与政治。  相似文献   

15.
郑秀君 《档案天地》2004,(2):22-23,26
衡水,地处河北省东南部黑龙岗流域。“衡水”一名源自“漳水横流”(清乾隆《衡水县志》)。横流之水,龙腾之乡,钟灵毓秀之地,造就出享誉全国的衡水三绝——候店毛笔、冀派内画、宫廷金鱼。这衡水的宫廷金鱼,就是由北京“金鱼徐”第十代传人徐立才先生培育的中国金鱼。  相似文献   

16.
王育红 《兰台世界》2006,(22):52-53
本文运用诗史互证方法,论证王建《宫词》所反映的唐代宫廷乐舞史料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渤海国被称为"海东盛国",是仿制中原文明建立的东北地方民族政权。其政权建立和社会文化都以唐代文化为基准。在宫廷建筑上更是以唐代大明宫为蓝本进行建造,在融合当地民族建筑特色后,形成中华传统建筑艺术宫廷建筑文化。  相似文献   

18.
宫廷剧《上官婉儿》刚刚“淡出”东南台,同是描写武周王朝宫廷故事的《大明宫词》,又在中央台8套的黄金时段隆重登场,或叫“强档推出”了。宫廷剧再一次充当了这个频道的主角,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目光。  相似文献   

19.
国家档案局信息网:一张张带着岁月旧痕的图片,一份份散发着神秘气息的宫廷档案,一件件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实物……作为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项目之一的《清代杭州宫廷档案展览》于5月16日上午在杭州市档案馆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20.
陈明 《大观周刊》2011,(25):34-35,30
文章以南宋著名词人姜夔的《大乐议》为主要对象,通过姜夔向宁宗赵扩进呈《大乐议》的历史背景,对其文本进行初步简单的研究,以寻找宋代宫廷雅乐以及姜夔的创作与他的理论论著方面的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