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东北交通大学成立于1927年,是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第一所国立大学。1927年春,北京交通部决定在锦县创办交通大学,学校定名为唐山大学锦县分校,此即东北交通大学前身。1927年9月,交通部公布了锦县交通大学章程,学校正式改称交通部锦县交通大学,设置铁路管理科,与北京、上海、唐山等学校同为交通部所属大学。1929年3月,锦县交通大学改称东北交通大学。学校选址锦县火车站西(今锦州铁路高中处),大学校舍由梁陈童蒋营造学社设计,这家营造学社是由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微音与其在宾夕法尼大学时的同学陈植、童寓、蒋方荫共同创设的。学校由京奉铁路管理局拨款  相似文献   

2.
《兰台世界》2014,(11):F0002-F0002
东北交通大学成立于1927年,是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第一所国立大学。 1927年春,北京交通部决定在锦县创办交通大学,学校定名为唐山大学锦县分校,此即东北交通大学前身。1927年9月,交通部公布了锦县交通大学章程,学校正式改称交通部锦县交通大学,设置铁路管理科,与北京、上海、唐山等学校同为交通部所属大学。1929年3月,锦县交通大学改称东北交通大学。  相似文献   

3.
1936年,我十二岁时,进了格致公学.格致公学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办的四所男子中学——育才、格致、华童、聂中丞中的一所.教育体制基本按照英国的公学,是培养纳税居民子弟的中等学校.我进校前已在私立小学毕业,原是去读初中的.或许学校认为私立小学的水平偏低,我和不少投考的小学毕业生都被压低了半级,作为小学六年级下半学期的学生收录.这样,秋季班都成了春季班.学校当时是有附小的,带有预备班性质.随着年级的递升,到我们班级升入初中,小学就自动取消了.  相似文献   

4.
我的老家原在江苏江阴,后来搬到无锡.1937年,我从武进女子师范学校毕业,曾在南京拿到两份教师聘书,然而,还没开学,抗日战争就爆发了.1938年10月,我来到上海,先做家庭教师,后在私立的光明小学找到工作.1939年夏,又到私立的振英模范小学工作.这个小学位于今建国西路襄阳路转角处的花园洋房,校长是位四十多岁的单身女性,她所招聘的教师也都是未婚女性,不想谈婚论嫁似乎是那个年代女教师的共识.1944年,教师们向校方要求涨工资,校方不同意,正巧附近的比华小学在招聘教师,结果我们六个骨干教师都转到比华小学去了.  相似文献   

5.
我在图书馆工作18年了,今年50岁,所谓“知天命”之年,感到自己与图书馆,似乎有一种特殊的缘份G大概10岁时,我在家乡读小学,老师带我们去参观县图书馆,我马上为图书馆所吸引,随后成了一位小读者。后来到广州读中学,自然是校图书馆的常客。高中时一次暑假,我曾盗用全班  相似文献   

6.
我出生在旧中国,经历了伪满十四年的奴化教育,又经历了几年国民党的那个中国,然后是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我的祖籍在辽西省辽中县,6岁时随父母来到公主岭。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人占领了东北。我8岁时上小学,  相似文献   

7.
白化文先生新作《人海栖迟》收录近年所撰文章五十余篇,内容多涉及北京近代掌故,史料价值很高。白化文先生曾就读北京私立育英中学,而我也是育英中学的毕业生,只不过我毕业时已改为公立北京二十五中而已。他自1943年考入育英中学(当时,北平沦陷,日本当局将美国教会办的私立育英中学没收,改名八中,但整个学校的情况并没有多大实  相似文献   

8.
1992年是中国转轨的一年。1992年是教育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9月17日,北京朝阳区较为僻静的枣营中学门口,又赫然打出了一块私立的牌子,名曰:正则私立学校。这是京城出现的首家私立全日制普通高中,借屈原《离骚》中“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之意,而得名“正则”紧随其后,首家全日制寄宿制私立学校——京华私立小学成立;  相似文献   

9.
《档案与史学》2003,(5):17-19
一、 幼年及小学时期1916年我出生在日本东京。[1]甫三月,母亲把我带回国交给外祖母抚养。外祖母住在近吴淞的宝山县杨行镇,这是四周田野的小镇。外祖母是位勤劳俭朴的妇女,不请佣人,凡事自操作。我对她的印象很深。我在幼年时对父母很生疏,母亲也难得来,父亲简直不认识。直到十岁时,父亲来杨行乡(离镇二里路外)置起了家,[2]我也随同外祖母来与兄弟姐妹跟着父母生活了。我进了镇上积谷仓小学三年级读书,直到小学毕业。 二、中学时期13岁时,家里搬到上海来住。进了私立持志大学附中初中一,读了一年,母亲觉得我是乡下长大的,性格粗野,持志…  相似文献   

10.
东北中学是抗战时期建立起来的一所私立中学,初为东北学院,后更名东北中学。它在空前的民族危机时刻成立,几经易址,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东北中学自强不息,自1931年至1941年,历经十年光辉,东北中学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1.
我在湖南私立岳云中学从初中到高中肄业六年,体育主任杨一南老师对我教导爱护有加,我在毕业五十五年之后,以微薄的退休金  相似文献   

12.
一 1986年7月中旬的一个下午,镇邮电局的老赵,领着小学毕业考中学落榜的女儿赵云霞,来到我家找我母亲刘金鱼,请她找熟人西戌镇中学郭校长求情,让他女儿能在中学借读,继续学业. 母亲刘金鱼是村党支部书记,脱贫带头人,也是全村周知的热心人,知道这事后马上去找老郭打听.  相似文献   

13.
刘安祺(1903-1995),字寿如,祖居江苏省铜山县利国镇吴庄村义和庄,祖父、父亲以种田为业.民国初年,迁到韩庄镇(今属山东省枣庄市微山县),开了一家杂货店“德泰恒”.刘安祺7岁入私塾,民国三年(1914)考入韩庄私立高等小学,民国九年(1920)考入私立山阴中学,读了三年半,因军阀混战无法读书,又到徐州中学补习,不久辍学.1924年,22岁的刘安祺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开始了军旅生涯.1949年携全家撤离青岛赴台湾,后曾任台湾陆军总司令.  相似文献   

14.
尹新  汤礼春 《档案时空》2014,(11):27-29
我1930年8月出生在四川开县(现属重庆)。我在开县读完小学、中学后考入了省立万县高中。1949年高中毕业时,正值新旧政权交替,社会动荡,没有大学可考,我乒,有回到老家当了一名小学教员。1950年8月,在区妇联工作的姐姐回家告诉我:西南军区军政干校正在招生。听到这个消息,无大学可读的我,当即前往报名,我顺利地被录取,分到驻扎在江津的15军随校。  相似文献   

15.
雷振邦(1916-1997)出生于北京,满族人。也许是上天的赋予,他七八岁时,便能哼唱京剧小段,还能用胡琴拉京戏以及一些歌曲。1928年,雷振邦来到沈阳奉天公立学校读小学,后入南满中学。在音乐老师的熏陶下,  相似文献   

16.
2005年5月9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曙光学校访问时,双手从母校校长手中接过的珍贵礼品,是一本用档案复制品制成的纪念册。当他翻到7岁在私立昭潭学校读小学二年一期的学生一览表时,惊喜万分,幽默地说道:“我确确实实是这里的学生,如假包换。”周围的群众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份194  相似文献   

17.
宋九龄,字梦宣.1875年8月16日生.原籍锦县沈家台镇宋屯,青年时曾在杂货铺学商,做过当铺外柜,赶过驴驮子,从事过贩马营生.后投身旧东北军,毕业于辽镇守使署军官团.1896年3月,任奉天激击队队官,1912年3月至1918年任奉天巡防步兵营左哨哨长,后任暂编陆军二十九师骑兵五十八旅十五团三营十连连长.  相似文献   

18.
1960年到"文革"初期,宋任穷(1909-2005)担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2009年是宋任穷诞辰100周年,笔者梳理了宋任穷指导东北社教(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始末,以作纪念. 一、锦县蹲点:社教中实行正面教育与群众自我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谈采访之道     
谈一点采访之道,究竟从何谈起?还是结合我几十年来亲身经历的工作实践来谈,比较实际.讲亲身经历,有些人总喜欢讲当年"过五关,斩六将"的几段,却忌讳自己也有过"走麦城"的一段.我想一反此例,就从自己在采访工作实践中的失败谈起.一九三○年我在上海法租界马浪路(今马当路)私立通惠当小学教员,曾利用晚上业余时间,到附近私立民治新闻学院读书,这个学院规定两年毕业,而我仅仅读了一年书.一九三一年暑假将满时,院长顾执中先生介绍我进上海《新闻报》工作,当时他是该报采访科副主任,兼编随报附送的星期画报.刚进报馆时我不是去当记者,而是做他编辑画报的助手.真正开始当记者  相似文献   

20.
正要说档案的重要性,我这里有几个例子大家可以听一听,听完之后重要不重要不用我来说。几年前发生在校档案室的两件事又回到了我的脑海中。2006年12月27日下午,一位老同志由儿子带着来到房山区房山中学,经询问后得知,老人叫宋克显,他和老伴都是房山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