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魏先后定都于平城和洛阳,史学界一般将其分别称为平城期与洛阳期。本文以墓葬中的陶俑为对象,比较了两个时期陶俑的异同之处:一方面随葬陶俑原本是汉文化的丧葬习俗,另一方面陶俑种类以及服饰的变化也显示出民族文化融合的进程。文章以此为切入点,对北魏两个时期的汉化进程及其影响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在配合西安市基本建设的考古发掘中,关中十六国墓葬开始被发现与研究。时至今日,关中地区已经积累了一批十六国墓葬的资料,其中陶俑是最主要的随葬器物。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关中十六国墓葬陶俑群为对象,对其进行类型学研究,将关中十六国陶俑分为三个时期,前、后赵时期,前秦时期,后秦至北魏初期。从关中十六国墓葬特征看,这三个时期的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都反映出地域因素的影响,其中随葬俑群的形成最具典型性。魏晋以来,北方人口的迁徙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关中墓葬文化的发展,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了关中十六国陶俑群的特征与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3.
初唐时期诗歌文学肇兴,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耀眼夺目,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诗歌已然成为一种文化形态而存在。对初唐时期诗歌中的体育活动进行考释,发现初唐时期以军事训练、竞渡、拔河、射猎等为主的体育活动在社会各基层普遍开展,为体育与诗歌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发展契机。基于体育诗歌文化的创新发展,初唐诗人、文学家对于体育题材的诗歌创作尤为热衷,诗歌中的体育活动是一种情感流露,是社会现象的反衬,是一种文化认知。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大众传媒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日渐凸显出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大众传媒的宣传和引导下逐步形成了现代社会民族传统体育的健康生活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大众传媒塑造下的拟态环境也使得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及文化内涵有着一定的误解,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主要群体对象是中老年人。为此,本文从大众传媒的角度入手,通过探讨分析大众传媒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发扬过程中提供的契机以及造成的阻碍,来辨析大众传媒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两面性,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自身竞争力找切入点,真正促进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在新时代中的发展和重建,期待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能够在为塑造我国人民健康的生活方式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武卓卓 《大观周刊》2012,(48):13-13,30
北魏是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建立的第一个正式政权,在其发展的一百五十余年历史中,与中原文化交流、磨合,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其变化也较深刻地反映在服饰方面,以太和改制前后改变尤为剧烈,而在迁都洛阳后的女性服饰则更具特,最。本文通过对已发现的洛阳时期北魏墓葬中的陶俑及其壁画中的女性人物服饰进行研究.希望从中进一步探究北魏女性服饰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快速发展,体育文化各项事业空前繁荣,体育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体育文化对人的幸福观、价值观的确立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对体育文化的道德内涵、道德价值进行阐述,并对社会体育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瓦舍勾栏"是宋代民间体育活动的中心之一。"瓦舍勾栏"中的体育活动,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宋代体育文化的丰富,以及宋代体育经济的繁荣,对于全面理解宋代体育经济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奥运承载着的不仅是体育精神的延续,更多的是对于奥运体育文化的传播的一种凝聚.在奥运体育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奥运体育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的界定,只有充分考虑到时空界限的限定才能够将奥运文化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9.
邹乐  彭赞宾 《兰台世界》2014,(11):132-133
"汉代击鼓说唱俑"是迄今为止,表现汉代说唱艺术最形象的陶俑作品,其着装纯朴、表情艺术夸张,极具汉代民俗特色,这件陶俑塑造形象逼真,让我们能够体味汉代说唱艺术民俗特点。  相似文献   

10.
"汉代击鼓说唱俑"是迄今为止,表现汉代说唱艺术最形象的陶俑作品,其着装纯朴、表情艺术夸张,极具汉代民俗特色,这件陶俑塑造形象逼真,让我们能够体味汉代说唱艺术民俗特点。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精神被认为是体育文明的关键性内涵,理应成为人类体育文明的共同结晶,体现人类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但是,由于奥林匹克文化发端于西方体育文明,因此在传播进程中不可避免要与其他体育文明发生冲突。本文对奥林匹克传播中的文明冲突展开分析,并对如何消解冲突、特别是消弭中国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间的冲突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古代齐国的民间体育是齐国特色文化中的代表,齐国的民间体育体现了齐国时期的政治文化以及经济文化。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相对较快,当时齐国的手工业和工商业较为发达,成就了我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景象。  相似文献   

13.
万超 《兰台世界》2014,(2):155-156
古代齐国的民间体育是齐国特色文化中的代表,齐国的民间体育体现了齐国时期的政治文化以及经济文化.齐国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相对较快,当时齐国的手工业和工商业较为发达,成就了我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景象.  相似文献   

14.
邵新艳  刘瑞璞 《兰台世界》2013,(21):149-150
唐代妇女不爱红妆爱男装,生活呈现出一种在中国封建历史中空前绝后的开放形态。论文通过壁画、陶俑中着男装妇女的形象,研究唐朝妇女着男装的现象,从历史渊源、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隋唐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混乱分裂状态,建立了统一强盛的国家,对外贸易发达,生产力极大发展,较长时间国泰民安。尤其当盛唐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时期,更是我国文化史上最光辉的一页。这个时期吸收印度和波斯文化融人我国文化之中,从壁画、石刻、雕塑、书、画、绢绣、陶俑及服饰之中,充分体现出来。隋唐时期,中国服饰最明显的特点是双轨制。  相似文献   

16.
冯莉 《新闻前哨》2012,(8):118-119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存在与发展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发达状况。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受到世人瞩目,也为体育运动的普及和体育文化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现今生活中,体育远非只是一种运动,其功能已经超过了展现人类体能与挑战极限的范畴。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也是社交的良好方式,在经济社会中的商业功能亦不可同日而语。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体育可以提升国格、拉近世界的距离。所以,人们不仅关注体育生活,而且积极参与,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服务于电视体育节目的语言工作者,除了体育新闻、体育节目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外,还有体育评论员和体育解说员。本文重点探讨中国电视体育解说(体育评论)在节目传播中的功能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任娜 《大观周刊》2011,(6):38-38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点燃了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的热情。这是中国千年不遇的体育大事件,也为我们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契机。然而如何借鉴西方体育文化、完善我国的体育文化建设、推动中国体育文化振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总结当代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从体育全球化、体育产业、休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这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国未来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谭东辉  金慧惠 《东南传播》2011,(10):116-118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是我国古老体育文化活化石,也是我国古老的农耕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体育的进步,主要靠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客家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在多元文化(包括多元体育文化)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失却了生存的土壤。充分运用数字信息化手段促进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播与发展,将是一种对地方性文化进...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荣与昌盛的根基,体育文化是推动体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落脚点之一,新闻媒介则是体育文化传播的桥梁与纽带。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既给我国体育文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样也带来了挑战。分析新媒体背景下的体育文化传播特点对于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具有重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指禅功的练习过程体现了持之以恒的毅力与内外兼修的文化内涵,对我国的体育文化颇具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究一指禅功的渊源、练习过程与武学文化内涵,揭示其在体育文化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