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翻阅2001年第4期<书屋>杂志,被目录中一篇人物访谈所吸引.该文标题是<关于<杜高档案>的问答>.并不是标题中涉及"档案"两个字而被吸引.说实话,这些年从社会媒体中读到这两个字早已不足为奇,"红色档案"、"兰色档案"、"解密档案",似乎这两个字有神奇的揭秘功效,可以替代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调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这篇文章引起笔者关注的是作者李辉.  相似文献   

2.
彭霞 《档案时空》2007,(10):6-7
22年前17岁的我从学校一毕业就来到湖南省档案局工作,领导对我讲的第一句话就是:祝贺你成为"兰台人".同时又意味深长的感叹,要做好一个兰台人不容易啊.那时,我对"兰台"并不了解,对如何做好一个兰台人更是一无所知,只是从老同志的言谈中知道"兰台"就是古代保管档案的地方,顾名思义,"兰台人"也就是管理档案的人了.  相似文献   

3.
推进典型报道,是我们历代报人形成的优良传统。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以来,报社推出的英雄青年"两兰"(潘星兰、杨大兰)、"师德楷模"郑琦等  相似文献   

4.
在雪峰山下、平溪江畔盛开着一朵全国闻名的"兰台"花,她就是"九五"期间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单位--洞口县档案局.改革开放以来,洞口县档案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96年,县档案馆晋升为省二级档案馆,1998年升为省一级档案馆,1999年,县档案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双文明单位",1995年至2000年,连续5年被评为全市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七五"、"八五"期间,先后两次被省人事厅、省档案局评为全省档案系统先进单位,2000年1月,他们又从北京捧回了国家人事部、国家档案局颁发的"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单位"奖牌.  相似文献   

5.
潘星兰、杨大兰,人们习惯称为“两兰”。90年代第一个春天,这两个19岁的女青年的名字传遍了神州大地。在发现和报道“两兰”这个时代典型中,各新闻单位作了大量工作。作为英雄家乡湖北的宜昌日报,也在发现“两兰”、报道“两兰”中尽了应尽的一份责任。“两兰”这个典型,是宜昌日报创刊41年来,宣传声势最大、宣传效果最好的典型,有些效应是我们起初就想达到的,而有些效应则是始料未及的。  相似文献   

6.
视点新闻版是《人民日报》2003年扩版改版后在第5版重点推出的一个新闻版,"监督与思考" 是视点新闻版的头条栏目。视点新闻版在《致读者》中明确提出"监督与思考"的定位:"选取典型事件,予以曝光,启发思考"。该栏目由人民日报社群众工作部主要提供稿件,每周一期。创办两年来, 共发表群工部记者采写的稿件53 篇,其中2003年21篇,2004年32 篇。在这53篇稿件中,按报道内容统计,其中"三农"17篇,"环保"13篇,"教育"3篇,"电力盗窃"3篇,"非法采矿"3篇, "医药"3篇,"司法"2篇等。1996年9月26日,江泽民同志  相似文献   

7.
句容市档案局开设"兰台习堂",以专家讲座、局领导和科室业务骨干轮讲的形式,定期组织全体人员集中学习,交流心得体会,提高全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3月12日,"兰台习堂"正式开讲,局长冯家旺将参加省档案局组织到德国学习交流时记录拍摄的内容制作成《小档案、大作为》纪录片,作为"兰台习堂"开讲篇,组织大家观看学习,通过了解国外先进的档案理念和管理技术,感受德国同仁对档  相似文献   

8.
缪磊 《中国记者》2018,(2):88-89
"兰小草"是温州洞头区大门岛乡村医生王珏,他从2002年11月17日开始隐名行善,每年捐资2万元,并许下连续捐资33年的心愿。直到2017年10月,因病不幸离世,才被社会知晓。《温州晚报》15年来持续关注"兰小草",并在其去世后独家首发"兰小草"真实身份和隐名行善背后的感人事迹,本文介绍了15年持续关注这一典型的经过,彰显了媒体融合时代全媒体渠道、形态在典型报道中的巨大威力。  相似文献   

9.
一、"监督与思考"栏目概况 视点新闻版是<人民日报>2003年扩版改版后在第五版重点推出的一个新闻版,"监督与思考"是视点新闻版的头条栏目.视点新闻版在<致读者>中明确提出"监督与思考"的定位:"选取典型事件,予以曝光,启发思考",该栏目由人民日报社群众工作部主要提供稿件,每周1期.创办两年来,共发表群工部记者采写的稿件53篇,其中2003年21篇,2004年32篇.在这53篇稿件中,按报道内容统计,其中"三农"17篇,"环保"13篇,"教育"3篇,"电力盗窃"3篇,"非法采矿"3篇,"医药"3篇,"司法"2篇等.至去年底,在这53篇稿件中,34篇获人民日报社好新闻奖,其中13篇获好新闻一等奖,1篇获2003年精品奖.  相似文献   

10.
<正>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名震中西,"喜连成"京剧戏班也广为世人知晓。然而,东北首富牛秉坤创办"喜连成"戏班,培养出梅兰芳、周信芳、马连良等一大批京剧大师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1.
兰台的渴望     
<正>"兰",植物名,常绿且味道清香,多与花、草相伴,给人以清纯淡雅、柔柔弱弱、备想呵护的感觉。和"兰"相比",台"也平淡,却有棱有角得多,虽也与敬辞和量词相配,但终归跳不出高平建筑物的联想。这样两个字的组合——"兰台",该让人有着何样的念想与渴望?纤弱如兰的挖野菜的小姑娘,总是梦想着如花仙子般成为宫殿中的公主。走入学校,用铅笔勾画出的理想也总是离不开素雅的乡村女教师。而1982年,当考入县城重点  相似文献   

12.
"做‘对’的事,幸福感油然而生" "最近做了几件‘对’的事,心里很满意.幸福感油然而生."兰喝了一大口果汁,得意地说道,"陪婆婆看病,给小姑一家买了台车,给老公做了淋巴排毒保健项目,给儿子做了生涯规划测试,给我自己报了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生课程."兰如数家珍,言语中流露着满足与自豪.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第一个春天,两个19岁的女青年的名字传遍了神州大地。人们把她们的名字同刘胡兰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联系起来,称她们是新时代的刘胡兰,称她们是当代学习雷锋的光辉典型。这两个名字叫潘星兰、杨大兰,人们习惯称为“两兰”。作为英雄家乡的湖北宜昌日报,在发现“两兰”、宣传“两兰”中作出了一些贡献,是宜昌日报创刊41年来,宣传声势最大、宣传效果最好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
《现代出版》2015,(3):60
在普通话里,"两"一般只作表示数量为二的基数词,"二"则还可以作表示顺序先后的序数词。比如"两层楼"表示楼房有两层,而"二层楼"则是指楼房的第二层。但当"二"与"两"都是基数词时,用法就有个习惯问题了。例如,"2000"一般说"两千"不说"二千",但22,000又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新闻社群中,"理想"和"新媒体"是两个主要的话语关系,"理想"是新闻社群中最重要的话语建构,"新媒体"则是中国新闻社群中新衍生出来的新闻社群架构。在中国新闻的发展过程中,两个话语建构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统一,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人的理想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是中国新闻社群话语重构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湖北档案》2000,(5):14-17
天门市档案局局长 郑国舫: 又是一年花草绿,龙腾虎跃九洲新.2000年是新旧世纪交替之年,又是两个千年交替之年.在这不平凡的岁月里,天门兰台人,实施"五·三工程",跨入新世纪,再创新辉煌.  相似文献   

17.
日前,中国沈阳首届国际兰花展在沈阳市光辉现代农业示范区国际名品兰花馆盛大开幕。展厅内的"盛京仙境"、"仙踪兰韵"、"空谷幽兰"、"欧奇的北方奇遇"、"兰迎新世纪"等12个大型兰花景观,以及"兰的希望"、"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兰色田园"、"狮城兰艺,沈阳争艳"、"梦幻兰花城堡"等10个中型景观引人入胜,馨香沁人。两万余株来自世界各地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精品兰花,分为"卡  相似文献   

18.
出版的"两个效益",指出版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李长春同志2010年在《求是》发表的一篇重要文章中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两个效益"是其中之一。正确认识和处理"两个效益"的关系,是出版的难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公众对反腐败问题高度关注,在人民网连续13年推出的全国两会热点调查中,"反腐倡廉"话题的关注度始终高居前列,今年更由2013年的第三位升至第二位,在340万人的投票中,得票超45万,是名副其实的社会热点。但是,应该承认,长期以来反腐败领域也存在两个"舆论场",一方面,"主流舆论场"大力宣传反腐败"成效显著","交出了让人民满意的答卷""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等等。但同时,"民间舆论场"却不时曝出表哥、房嫂、  相似文献   

20.
初春回暖的日子,使人容易忘却去冬的凄冷. 年前,"兰成长死亡事件"几乎"搅和"了我们半个冬季,使晋北高原上为恶者的狰狞、受害者的蒙羞、帮凶者的伪善、义愤者的同仇,都--暴露在黑色杂染的枯黄田野中,让任何了解这一案件的人节日里都过得不那么安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