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佳 《兰台世界》2014,(7):58-59
朝贡传播、宗教传播、战争传播、通婚传播和商业传播是西域乐舞传入中原的五种形式。西域乐舞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其传播方式及环境的差异,导致了在传播中产生的新质文化增值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汉代的蹴鞠体育活动在西域的传播与影响,西域的骑马射箭与摔跤在汉代中原地区的传播与流行,西域的各种民间体育艺术伴随着驼铃之声进入中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汉代的蹴鞠体育活动在西域的传播与影响,西域的骑马射箭与摔跤在汉代中原地区的传播与流行,西域的各种民间体育艺术伴随着驼铃之声进入中原。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西域纸的起源与发展途径进行研究,论述了纸在西域的传播过程中如何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造纸术的发展与推广,对人类社会中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深刻影响,西域纸的传播在历史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敏 《新闻界》2012,(19):3-6
唐朝时期,胡姬作为流入内地的西域艺人的代表,其展示的西域乐舞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本文借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诗作笔录以及历史文献,探讨胡姬作为文化交融的使者在传播西域文化、塑造西域形象、促进西域与唐朝文化交融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赵昆 《兰台世界》2012,(28):80-81
自汉代以来,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在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使西域地区自然豪放、粗犷的胡舞等,逐渐融入中原地区乐舞艺术中来.到南北朝以后,经过近400年的文化繁荣,以及思想的自由传播和发展,中原地区的清乐(也称之为清商乐),西域音乐、舞蹈,佛教音乐以及众多民间舞蹈,大量兴起和发展,呈现了乐舞的繁荣发展,并把隋、唐、五代的舞蹈,在唐宋时期推向民间艺术高潮,乐舞发展对民间游戏,民间体育等运动的发展和繁荣,奠定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全国新书目》2023,(11):24-27
<正>本书是作者有关丝绸之路的研究论集。书中探讨了汉唐丝绸之路的走向,丝绸之路与某些区域或城镇的关系;研究了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东西文化交流,包括中国与波斯、大食(阿拉伯)、印度、朝鲜半岛、日本的文化交往。同时,作者利用对西域出土文书的谙熟,致力于探讨汉文典籍向西域地区的传播,这是前人比较忽略的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展,大唐盛世下西域民族也开始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中逐渐崛起,在西域众多文化中,西域体育文化的发展烙印着独特的民族特色。本文以历史为骨,探究盛唐时期西域体育活动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塔里木大学图书馆西域文献库建设的背景,分析了西域文献库馆藏资源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在收集文献过程中应从"文化西域"概念着手,重点突出"文化西域"的内涵,图书馆应针对西域文化研究开展嵌入式服务,以充分发挥西域特色馆藏资源的作用,推动西域文化研究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电视剧《解忧公主》讲述了汉武帝时代,汉朝将解忧公主派往西域乌孙国和亲,描述了解忧公主在乌孙与翁归之间真挚的爱情,和冯嫽亲如姐妹的友谊。解忧公主不仅让中原的文化和影响传播到了西域,而且也为中原与西域带来了真正的和平。《解忧公主》综合了时下热门“女强”电视剧集的优点,时尚现代、场面恢弘,同时又兼备古装正剧的要素,坚持思想精深、主题严肃、虚构情节与历史真实相结合,去除了当下影视剧浮躁的弊病,又弥补了古装历史正剧不接地气,难与年轻观众产生亲近感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西方宝主说,是中古时期欧亚大陆流行的四天子说中的一说,起源于印度,魏晋时期传播到中国。唐代,西方宝主说在《大唐西域记》和《释迦方志》中仍有记述",宝主"形象出现泛化趋势,这与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比相关考古材料并联系当时文献材料,成都博物馆展出的出土于金堂李家梁子东汉晚期墓M23的胡人持莲石座,应该是一件与早期佛教有关的遗物。东汉墓葬,尤其是四川地区东汉晚期墓葬中,已有不少受早期佛教影响而出现的新因素,其中就包括胡人和莲花的图像。虽然仅凭胡人或者莲花,都不能明确认定与早期佛教相关,但将二者结合表现,其可能性就大为增加了。根据其形制,再对比相关材料,推测这件胡人持莲石座的功能,应为托棺的棺座或棺侧的帷帐座。西域胡人手持莲花的题材,或许正是文献中记载的早期佛教传播者表演的"手生莲花"的西域魔术。该题材反映出早期佛教在传播中,并不以精深的义理取胜,而是附庸于本土信仰,利用西域方术(魔术)进行传播的内涵,以达到初步植根于中土的目的;也表现出早期佛教与本土丧葬中神仙信仰,尤其是关于西方的神仙信仰相结合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南子 《全国新书目》2010,(15):46-48
身上散发着沙枣花香的香妃,远嫁和亲的细君、王昭君,一曲胡茄动中原的蔡文姬,神秘的西王母……这些美丽动人、光华四射的西域女子,她们的爱情和人生在风沙漫天的西域历史中逐渐显出耀眼的轮廓。这是一部有关女性的西域传奇,作者深入到被遮蔽的西域历史中去,捡拾她们散侠的故事和传奇。  相似文献   

14.
西域文献特色馆藏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域文化研究正日益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门话题。西域文献特色馆藏建设是在文化西域的框架之下,建成以西域文化研究涉及领域为文献收集内容,突出环塔里木文化多样性特征,以其丰富的历史史实资料和严谨的学术研究资料为西域人文学科研究和人文特色优势学科建设服务的高品位、高规格、特色鲜明的文献库和西域文献特色数据库。  相似文献   

15.
齐文化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挖掘齐文化思想内涵的同时,要充分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和青岛上合峰会的良好机遇,重视加强齐文化的国际推广传播.古丝绸之路时期波斯、粟特等西域国家与齐地的贸易往来为现今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借鉴,当今的齐文化国际传播除通过典籍外译进行思想传播外,还应注重陶瓷、琉璃、医药、茶叶等器物文化...  相似文献   

16.
《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此书不仅记叙了玄奘西域之行的种种艰难,同时还记叙了西域地区的文化政治、物产气候、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等诸方面的状况,成为今天研究西域各国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7.
唐代前后都有人到过西域中的今新疆地区,回到内地也传播了他们的见闻,但古代最杰出的新疆新闻传播者当属唐代的玄奘。 提起玄奘,人们往往想到《西游记》中的唐僧。他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与历史人物的玄奘不能混同。 提起玄奘,人们会说他是高僧、旅行家、翻译家,不过很少注意到他还是古代新疆重大新闻的传播者。经他传播的初唐时西域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多方面的信息,具有重要的价值。 玄奘(公元600—664年)唐代洛州(今河南偃师)人,本是京城长安的和尚。为求佛法,公元627年秋他  相似文献   

18.
东汉时,佛教开始传入我国,智慧化身的文殊菩萨骑着狮子传播佛法,民间才真正地认识了狮子。真狮在汉朝传入中国之后,西域狮子舞跟汉朝百戏里的乔装动物戏和彩扎戏结合起来,发展演变成具有我国传统艺术特色的舞狮运动。  相似文献   

19.
日本大谷中亚探险队在1902年至1914年的10余年间,先后三次到中亚探险,在中国新疆地区发掘了大量的西域文物。其中9000多件藏品被保存于龙谷大学图书馆。该大学内刊《大谷探险队将来—西域文化资料选》中,揭示了部分西域文物藏品目录及简介。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上种茶饮茶最早的国家,先秦时期巴蜀地区已开始种茶饮茶。西域居于亚欧内陆腹地,是古代丝绸之路枢纽。中唐之后,西域茶文化逐渐发展,中原与西域逐渐出现茶马贸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