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敏 《兰台内外》2008,(5):20-20
一、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含义 (一)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它是按照一定的题目对档案史料进行收集、挑选、加工、编排和评介,以出版的方式(包括公开或内部)提供档案为社会利用的工作,是主动地、系统地、广泛地提供档案利用的一种方式。人们常见的各种各样的档案史料汇编、政策法令汇编、全集、选集、书信集以及专题史料,都属于档案文献编纂的成品。所以,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就是按照一定的题目把档案史料纂辑成“史料书”、“资料书”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清代档案史料编纂成因探析清代档案史料的编纂与发展 ,受中国文化传统以及中国古代档案史料编纂史上所取得的各种成就的影响 ,并与清代政治、经济的盛衰密切相关。中华民族注重传统和“博古”的文化心理以及中国封建社会以政治和道德伦理为本位的文化特征对清代档案史料编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代的统治者虽是以少数民族崛起于中国的东北地区 ,但受汉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与历代封建王朝一样 ,出于对历史所怀有的深沉的认同感和对传统文化近乎崇拜的心理 ,对档案史料的编纂倾注了巨大的热情。早在入关前 ,满族就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相似文献   

3.
广西少数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历史悠久。明代以前,少数民族档案史料编纂成果较少,直到明、清、民国时期,在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纸质和石刻档案史料的编纂方面才有了大量优秀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西少数民族档案史料编纂取得了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清朝时期的档案史料编纂管理,与我国历朝档案管理的工作成就是密不可分的。此类成就涵盖了档案史料编纂经验积累、档案史料编纂思想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等等,这些都给清朝档案史料编纂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水书档案编纂形式、编纂者和编纂成果应用领域三个方面研究分析水书档案编纂现状,从而总结出民族档案史料编纂方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清内阁大库档案等重要史料不断发现,这些珍贵史料经过整理和编纂出版,为整个学术界所利用,推动了近代学术的繁荣,一批著名学者在这批史料的编纂出版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入总结他们的实践经验,是从事近代档案文献编纂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以陈垣指导和从事明清档案编纂工作为切人点,简要归纳和总结陈垣明清档案编纂的主要思想.  相似文献   

7.
胡适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体现于对档案文献价值的认识、档案史料收集、整理、鉴辨及编纂方法的运用等方面.正确看待胡适档案文献编纂思想,对今天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云南彝族土司档案是重要的彝族史料和文献遗产,其编纂出版历史悠久。近年来,云南彝族土司档案的编纂出版进展较大,检视这类档案的编纂出版工作,有助于业界同人发现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编纂出版受思维惯性和传统工作模式的局限;大多关注和重视几个彝族大土司的档案史料编纂出版;文献收录局限于当地土司衙署及土司后裔遗留下来的档案资料,视角单一;专题性编纂成果偏少。针对这些问题,相关单位应系统摸底调查和收集复制云南彝族土司档案史料,编制云南彝族土司档案文献总目,加强对云南彝族土司档案文献的文本挖掘和分析,建立馆藏土司档案题名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以推进云南彝族土司档案编纂出版,深入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档案编研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编研成果数量庞大。尤其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党和政府重视文献典籍的整理和编纂工作,档案编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统计,截至1984年,全国档案馆编辑出版的档案史料书刊已达530多种,计数亿字。但是应该看到这些出版物主要是文书档案史料的汇编,科技档案史料的汇编却寥如星晨,说明科技档案编研工作尚未普遍地开展起来,此外,目前出版的《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史料编纂学概要》等专著都是以文书档案编研为题材,没有涉及科技档案编研的内容,加上科技档案因具有专业性强、种类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近期,由奉化市档案局编纂的《奉化英烈档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充分利用馆藏档案,全面搜集英烈史料,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档案编纂出版物的含义出发,论述了档案编纂出版物的情报价值、检索价值和文化价值,进而指出馆藏档案的检索工具、档案文献汇编和公布档案史料的重要期刊等三类档案编纂出版物,属于优先数字化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吕坚 《历史档案》2002,(1):132-136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以下简称《史料》)系中国 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人员编纂的一部大型档案汇编,曾列入全国社科重点出版项目。该书的 选编工作 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1963年10月,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前身) 已从馆藏清代档案中完成了辑有6000余件档案、600余万字的初稿。当时,太平天国史研究 专家罗尔纲先生对此项工作十分关心,在“逐字细阅了这部史料初稿”后,撰写了《档案中 的太平天国史料》一文,阐明了编纂并出版该史料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由于“文革”浩 劫,该…  相似文献   

13.
在去年纪念义和团运动爆发90周年之际,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一书,在中华书局的大力支持下,得以及时出版,并且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广泛欢迎和重视。现将此书的大致概况及我们编纂此书的指导思想,略作概述。一《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一书,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继1959年编纂的《义和团档案史料》和1983年编纂的《筹笔偶存》两书之后,而编纂的第三部反映义和团运动史实的档案史料专书。全书共辑录有关义和团运动的档案文件1400余件。起自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月,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四年,北京市档案馆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档案文献编纂学教研室合作,完成了《北京电车公司档案史料》和《北京自来水公司档案史料》两部汇编.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与挖掘民族档案史料,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学习掌握民族语言文字和外国语言文字;整合档案资源,建立资源信息共享机制;规范民族档案的整理、分类、编纂;充分利用挖掘民间档案中所藏的民族史料。  相似文献   

16.
清代的史学理论家、档案史料编纂工作者、乃至封建帝王在从事档案史料编纂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中提出了一系列编纂原则与方法。本文依据清代档案史料汇编和有关文献 ,将这些原则与方法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即“广存”与“审取”的选材原则 ,“据实直书”的加工原则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汇编体例设置原则 ,以及“比附证校”的考证方法 ,“分门互见”等材料归类方法 ,标注材料出处的注释与备考编写方法 ,“分出句读”、“撮取篇中所陈大意代为标目”等编排加工方法。这些原则与方法不仅直接影响并指导了当时档案史料编纂工作的开展 ,而且直至今天仍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所谓档案文献编纂,我国档案界普遍认可的定义一般包括以下五个环节:编纂主体、编纂客体、编纂过程、编纂成果、编纂目的。具体展开可表述为:档案文献编纂是编纂者按一定的题目要求,对档案史料的内容进行收集、筛选、审核、整理、编辑、评价,并通过出版物的形式向社会用户提供利用的一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因此,对少数民族档案的编纂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少数民族档案编纂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少数民族档案史料汇编。  相似文献   

19.
孔子是史料整理和档案文献编纂的伟大实践者,他所编纂的《尚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中体现了其档案文献编纂思想:要高度重视档案文件及其编纂,档案文献编纂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要坚持"述而不作"原则以及选材要精当、编排要科学。具有开拓和奠基意义,值得我们在今天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中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20.
傅斯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其“史学就是史料学”概括了其一生全部史学理论。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档案学家、考古学家,其诸多论著中蕴含着丰富的档案史料思想,是当今研究档案学,尤其是档案史料编纂学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