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无论情节还是画面,《小鞋子》都是一部干净美丽的电影。宁静中震撼人心。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像不肯放过任何一部好影片一样,《寻枪》一片上映不久,我便有机会观赏了这部片子。应当承认,从各方面而言,《寻枪》均不失为一部优秀作品:无论整体气氛的营造、节奏的把握、画面的流动还是布局叙事,堪称上乘;特别是演员的表演更是准确而精彩。若无此前我刚刚看过黑泽明的《流浪狗》的话,这样一部由中国年轻的电影和艺术工作者合力打造的影片,给我的感受应该是新鲜、深刻且激动人心的。但,随着《寻枪》剧情的步步进展,我在放映厅中却越来越坐不住了。因为,随着眼前《寻枪》画面的递进,我的脑海里不可遏制地…  相似文献   

3.
生活在别处——电影《暖》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影片《暖》中,霍建起延续了《那山,那人,那狗》的唯美主义情结,清新、质朴、美丽、含蓄、宁静的乡村画面,成为一种新生活方式和人生选择的指征。《那》片的基调是绿色,在迂回曲折、青翠欲滴的山村小路上,父子俩人共同走完一段看似平淡的邮路.,是一个情感波澜同责任和义务、人生与选择不断碰撞和激荡的过程,最终儿子继承了父业,山路成为他永远走不完的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4.
杨雷 《世界文化》2013,(12):10-11
“我渴望默默无闻,因默默无闻而享有宁静,因宁静而成为我自己。”这是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的一句诗。这仿佛是一句谶语,印证着诗人孤独而平静的一生。他生前经历简单,默默无闻,死后才声名大振,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杰出的经典作家”、“最为动人的最能深化人们心灵的写作者”。  相似文献   

5.
初次面对洪浩昌的风景油画,在被视觉的愉悦打动的同时,我的脑海里回想起法国野兽派大师亨利&;#183;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的名言:“我企望的是一种平衡,纯粹与宁静的艺术,它不含令从不安或苦恼的题材。对于一个脑力劳动者,不论是公务员或作家,它好像是一种抚慰,像一种镇静剂,或像一张舒适的安乐椅,可以使人消除疲劳”。  相似文献   

6.
初雪     
一天晚上,我从宁静的小屋向窗外望去,只见金色的灯光下,柔软缱绻的雪花悠悠的飘着。它飘了整整一夜,梯尔河静悄悄的流淌着,森林里的喧嚣也渐渐停下来。等到黎明时分,远处的溪流、树林和高山已是银装素裹。雪,如同美丽的白色火焰,照亮了整个世界。  相似文献   

7.
一支横笛,一团纨肩,一本旧书抑或一只花猫,在于江的画面上,我读到一种浓郁的气氛和不复再来的静逸之美,他的画不是逸笔草草,而是在深邃博大中求画意画趣,他善于描述特定环境的特定人物,从最初的《小伙伴》到现在的《静湖》,他笔下的形象个性鲜明,无不打下画家的情思和时代的烙印。[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茶梦     
茶梦邓云乡少年的一点点小事,也印象特别深刻。几十年后,当它从脑中浮现时,仍然没像是新发生的一样。记得考进中学时,乡亲给我买了一个铅笔盒,一般洋铁皮做的,上面印着一幅采茶图。画面上山峦重叠,一层层的翠绿的茶林,有穿着百种颜色衣服的采茶姑娘在采茶。右上方...  相似文献   

9.
抵达诺邓的时候,时间尚早,平时熙熙攘攘的诺邓古村,此时显得格外宁静.只听见翠绿的栾树、合欢树上一群黑头奇鹛叽叽喳喳的鸣叫,水从北向南潺潺流动,花朵上蜜蜂嘤嘤嗡嗡的采蜜声异常清晰.我爱宁静,也爱热闹,所以特意选择清晨去诺邓,就是想看看诺邓古村原味和本真的模样.  相似文献   

10.
花开的声音     
当我一个人静静地独处时,在遐想之中,思绪便会飘飞到梦魂牵绕的家中,回味着港湾中的宁静与温馨.而更不能使我忘怀的是那满院的花,恍惚中我似乎听到了花开的声音,闻到了那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  相似文献   

11.
故乡     
徐芳 《大理文化》2013,(11):75-76
到大理了。在发鬓捋一片缠绕于苍山洱海间的薄雾,证明我确实到大理了。那被指尖轻轻捋下的雾,很真实,微凉即化,却内含一种凝固了千年的宁静。  相似文献   

12.
一、循环的画面 一直以来,我都会有意避开在县一中读初中的那段时光。在两年半的时间里,青春期的迷惘忧伤躁动不断压迫着我。从县一中门口出来时,我犹豫了一会,到底该朝南走还是朝北走?如果朝北走,我必须经过那家我欠着十五块钱的店铺,而我身上一分钱都没有。  相似文献   

13.
在大理     
杨洋 《大理文化》2011,(8):41-44
一直在下雨,但我还是决定去大理古城走走。古城和下关,现在都称为大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地方。下关从一座灰蒙蒙的小城一天天成长,一点点蜕变,已成为一座大气、美丽的城市。古城则是婉约的,细致的。从十多年前我见到它,到如今,它从一座宁静温婉的小城,变  相似文献   

14.
师立新 《大理文化》2014,(10):57-59
思念的荷 不愿选择 我一直站着 用婀娜的身姿 等待 让修长的婷立 想你 多少次轮回 我也没有超度成月色 多少年修持 我仍固执把前世重合 只为在同一片荷塘 再见你抚荷轻叹穿柳而来 你是我一生不眠的夜 我在风雨中为你坚守花瓣上的一滴幸福 最疼的画面 是你不在身边却在我的心尖 我眺望的情愫绽放 铺排高原 漫过天涯 染绿穷尽的目光 你知否 寂寞灿烂 那是一朵三生石上盛开的 荷  相似文献   

15.
马踏匈奴     
裴培 《寻根》2004,(6):14-15
在长安瞻仰茂陵石刻的时候,关中暑气缭绕的天空中正低浮着一层淡淡的青云,清风从渭水上习习生起,轻轻摇撼着一片苍葱的五陵原。我伫立在西汉大司马霍去病的墓前,仰头是祁连山一样高大的封土,身侧是一片鱼翔浅底的清池。微风吹得陵园中的竹叶簌簌作响,野花淡淡的香气也随风传来。此时游人不多,四周异常的宁静。“马踏匈奴”的石雕就在我面前的亭子中茕茕孑立,默然与我对视着。我不止一次在图片中见到过马踏匈奴,也不止一次想像过亲眼见到它时的情景;但此时此刻它离我只有咫尺之遥,我却仍觉得有千万里之远。在我心中,马踏匈奴是一个幽深的梦幻…  相似文献   

16.
想念红军     
不久前,我的家乡新落成了"红军长征过鹤庆浮雕墙".我因此有机会一次又一次地伫立在浮雕墙前,心灵被浮雕所刻画出的生动历史画面以及它所呈现出的磅礴气势所深深震撼!  相似文献   

17.
夏晓虹 《寻根》2001,(6):36-45
记得60年代初,在北京的北海公园后门口,常能看到杂技表演的巨大广告。印象最深的是一幅“飞车走壁”的画面,车手几乎“横行”在略微倾斜的墙体上,让人看了提心吊胆。那时,年纪还小。家长们大概认为孩子们都会对这类特技表演感兴趣。于是,有了几次全家入场观看的经历。不过,好像一直没有见到广告画上的场景,而我的缺乏幽默感与好奇心,也使我对小丑的插科打诨以及魔术师的灵巧手法无动于衷。即使是笨拙的狗熊踩动着皮球而未失足落地,小狗们用叫声回答“老师”的加、减法提问,看过一次后,我也不再思念。  相似文献   

18.
刘君 《世界文化》2005,(4):21-22
第一次注意他的画就是那副《克里斯蒂娜的世界》。枯黄萧瑟的野草,因小儿麻痹症而萎缩的瘦小苍白的四肢,克里斯蒂娜在山坡底下,向山顶的房子挪动爬行,看不见她的脸,却时时害怕她有一天会在我的凝视下回头望我。我很容易为这种潜藏着无数躁动不安和悲伤无奈的画面打动,久久的凝视,就为画家埋藏在那些颜色里无形的线纠缠割裂。  相似文献   

19.
我又看见它了. 在这个宁静的夜晚,在这个春日沉沉的睡梦里,我看见祥云县城那条陈旧的小巷,又像水波一样在我心里不停地来回荡漾…… 涟漪轻轻拍打心房.是的,已经很多年过去了,我曾经走过无数条街,繁华的,躁动的;经过无数条巷道,偏僻的,古朴的,但都不及“九峰路”——一条仄长的小巷,能给我一种心灵的归属感. 我的整个学生时代都是在“九峰路”度过的.  相似文献   

20.
密特朗总统的婚外情刘国强编译1993年7月,电视屏幕将下面一组画面展现在观众面前:画面一执政的法国社会党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躺在巴黎一所医院的病房里。这位77岁的老人因患晚期前列腺癌刚刚做过第二次手术;他看上去仍显虚弱。画面二密特朗的两个儿子──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