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外文化交流》2014,(7):29-31
2014年6月14日是第9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连日来,各地举办多项活动让盯姓走近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文化遗产是凝聚民族历史和精神的公共财富,需要人们共同珍视,才能使其世代传承、发扬光大。法国是著名的文化遗产大国,历来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法律、行政、舆论等多种手段,不断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帮助公众树立祖国文化遗产继承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因而在法国,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深入人心,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一成果的取得与“文化遗产日”活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4-94
2003年以来,中央财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投入不断增加,5年来累计投入经费2.36亿元。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部还加强了对文化和生态保护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保护。2007年,文化部命名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并于“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等5大类22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新的名词、新的概念。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都是一件新生事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体系及其申报工作,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为迎接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美术馆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之影戏华彩——中国美术馆藏皮影珍品展》6月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该展乃中国美术馆藏17000余件皮影中罕见珍品的首次影剧团在馆演出3天皮影大戏,使观众参观平面展览的同时领略皮影艺术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与原生形态。[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缂丝,千百年来素有“织中之圣”和“千年不坏艺术织品”的称誉。追溯过往,从唐人的日用包到明代的皇帝龙袍,再至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缂丝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7.
2010年文化遗产日期间,由中国文化部主办的“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于6月9日至17日在北京展览馆展出。该展荟萃百名工艺美术家的318件手工作品并邀请众多“能工巧匠”现场展示技艺,答疑解惑。  相似文献   

8.
展览·活动     
《中外文化交流》2007,(8):94-97
中法合作博物馆和文化遗产高级培训班,香港李志清获日本“国际漫画奖”,《脑震荡》-李小松个展,四川画派学术回顾展梳理30年发展史,“国之重宝”倾倒香港,《宋庄绘画》17位画家新作展,  相似文献   

9.
文化延续之命脉——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今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世界各国以“博物馆与非物质遗产”为题举办了各种纪念活动。无独有偶,在国内持续的“遗产热”中,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制作了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占很大比例的长达6小时的节目,并在当天重复播放了3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热点话题成为“国际博物馆日”活动的亮点,中央电视台还将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中国昆曲和古琴再度重点介绍,使观众在回味这两朵艺术奇葩风采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教科文组织通过实施“代表作”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情况。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有…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人类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从而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由此可见,“非遗”之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而借鉴他国相关的经验教训,不失我们可以攻玉的它山之石。  相似文献   

11.
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灾后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加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政府应该成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导者、依法实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发挥学校在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教育功能、积极呵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鼓励热爱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企业与志愿者加入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行列、采取多种方式提高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等措施来加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2.
恰值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期间,镇江也拉开“镇江展演”序幕,江苏省昆剧院以素有“百戏之祖”称誉的精华版《牡丹亭》唱响其序幕的同时,《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展》也在镇江博物馆举办,展出的近200幅摄影精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江苏省“非遗”神韵及其保护成果。该活动恰逢中国端午节,主办方因此举办”流淌的记忆·发现镇江,感受生活,第一楼街民间艺术嘉年华”,组织包粽子、织鸭蛋网比赛和剪纸、泥塑、编织及田歌、评话、扬剧、马灯阵舞等民间技艺大比拼活动。  相似文献   

13.
由中共嘉定区徐行镇党委、徐行镇人民政府主办的“徐行草编展”于6月14日~7月15日在嘉定竹刻博物馆展出。“徐行草编”是嘉定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08年,继嘉定竹刻之后被列入第2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为了进一步扩大“徐行草编”的社会知名度,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作用,因此展览在“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举行开幕式。展览内容丰富,展出了由各类黄草编织的展品近150件,集中反映了徐行草编工艺的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14.
《上海文化年鉴》2009,(1):I0072-I0072
浦东新区三林镇历史悠久,积淀着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林舞龙、三林刺绣被列为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月半”圣堂庙会、三林瓷刻、三林本帮菜被列为浦东新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研究述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发现学界关于该概念诸多方面的认识至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不统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界定、内涵、外延等领域进行详细的述论,并对研究中尚存的问题进行剖析,可以对今后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非遗”专家作为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参与群体,发挥着指导、咨询、检查、监督等作用.本文对“非遗”专家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担当的角色,以及具体承担的责任和履行的义务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四川省“非遗”保护工作实际,对他们在具体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展览·活动     
《中外文化交流》2009,(7):92-96
普天同度第4个文化遗产日 今年6,913日系中国第4个文化遗产日,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根据“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的主题,结合实际,精心组织,认真筹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第5个文化遗产日。为体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的丰富性并展示“非遗”数字化保护与研究的方式及其成果,突出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在信息化时代与新技术的结合与应用,日前,以展示“非遗”数字化成果为主题的《感受遗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展。  相似文献   

19.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美国价值与哲学研究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文化的整体性与异质性研 讨会”于2001年6月2日至3日在成都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召开,会议收到学术论文十余篇,与会中外学者就相关 问题进行了广泛热烈的交流研讨。 从1987年开始,美国价值与哲学研究协会与中国的一些哲学研究机构之间进行了一系列的联合研讨会,并出版 了研讨会成果《人与自然》等15本小册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今年联合研讨会的主题是“文化遗产与当代变化”, 围绕这一主题,将在上海、北京、武汉、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遗产名录》中,几乎所有的文化遗产都承载着一部厚重的历史,惟独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是一座崭新的城市,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时,它还不到27岁。如此年轻的一座城市为何能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