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南方古丝绸之路博南古道最大的驿站云南驿,是马帮驮起的古驿站。昔日幽幽古云南,历经沧桑,仍保留着不少的遗物遗迹,保存完好的古驿道和千年驿站风貌依旧。2000多年前,为打通西域商贸通道,受汉武帝之命,张骞历尽千辛万险到达大夏(今阿富汗一带),发现满大街都是“蜀布”和“筇竹杖”。许是见到“商机”,几经努力,一条经由云南驿的古驿道,把西域与汉室连在了一起。云南驿作为“西南丝绸之路”上一个辉煌的亮点,在历史上名噪2000多年。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开发“南方丝绸路”的汉武帝设云南驿为云南县,相当于现在的省府。从此,  相似文献   

2.
王秀荣文 《现代声像档案》2006,8(2):I0002-I0003
祖国边陲云南保山古称永昌,是古“西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特殊的区位优势,使保山成为滇西乃至东南亚重要的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1990年保山为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带动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政府提出了“改造旧城,建设新区”的方针,从此揭开了旧城改造的序幕。我们都知道,消失了的旧事物往往比新的更加珍贵。  相似文献   

3.
王迎新 《大观周刊》2006,(32):60-61
古茶园和大面积野生茶树群落是中国和世界荣文化的“根”,作为世界茶树之源的云南由于受天冰河期的灾害较轻.保存下来的野生大茶树较多.有着得天独厚的古茶资源。但由于近50年来不合理采摘、过度开发甚至大面积毁茶种粮、种蔗等原因,云南古茶园的面积由建国初期的50余万亩减少到如今的20余万亩。近几年由于古树茶在市场上价格的升温,不少茶农过度采摘古茶树茶叶,有的古茶树遭到的损坏程度加剧,古茶树种质资源面临着减少和灭绝的危险.加强古茶树资源保护成了当务之急,受到了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徐云龙 《兰台世界》2008,(11):68-69
云南是人类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绚丽的民族文化,云南具有与中原同样的发展过程,走过了结绳记事、飞鸽传书、烽火传情、民间信使、民信局、驿站通信、大清邮政的历史阶段.云南通信又具有民族地域特征,芭焦信、火炭信、鸡毛信、茶马古道,伴随着边疆民族走过了悠悠岁月.云南古代信息传递,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大观周刊》2006,(15):39-39
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地处云南临沧双江自治县西北勐库镇大雪山原始森林的中上部,分布面积约12000多亩,海拔高度为2200-2750米。  相似文献   

6.
一棵深藏在云南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茫茫丛林中的2700年珍奇古茶树王,因为一例名誉侵权案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从而引发了一场如何保护云南珍贵古茶树资源的大讨论,不少专家坚信无论官司本身如何发展,这场讨论都将对千年古茶树王产生深远的影响。 2004年8月23日,云南省茶叶  相似文献   

7.
怀化,地处滇黔咽喉、湘西门户,在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散落着洪江古商城、芷江受降古城、龙潭古镇、皇都侗文化古村、芋头古侗寨、地笋苗寨以及船溪古驿站等大大小小的古村寨30多处,组成了中国最完整、形态最丰富、组合最完美的古城古镇古村群落(以下简称"三古"),被中国古城古镇古村联盟授予"中国第一群落"的特殊称号.近年来,随着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的推进,怀化境内"三古"资源逐步得以开发利用,展现了独特魅力,尤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世人.但因缺乏有效的信息收集与共享机制,"三古"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受到很大制约.鉴于此,本文从实践角度,就"三古"档案数据库建设作些探讨,旨在搭建"三古"信息收集与共享"绿色通道",使"三古"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旧有驿站弊端日甚,西学之风渐烈,传统的驿站制度已是日薄西山。光绪二十二年(1896)后,在全国裁撤驿站的风潮下,黑龙江地区驿站先改文报局,再变邮政,最终完成了裁驿归邮的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9.
张允  刘华丽 《当代传播》2023,(4):109-112
本文立足顶层设计、表征建构、关系建构三个维度,对古代西域驿站的媒介空间进行探究,总结出古代西域驿站媒介空间在强化边疆治理的现实勾连、打造文化交流的公共空间、形塑国家认同三个层面对当代文化润疆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驿站与站人     
康熙二十四年七月十四日(8月13日),从茂兴至爱辉建立19个驿站。康熙皇帝谕曰:“此乃创立驿站之始,关系紧要。”这就是为雅克萨反击战所设置的早期驿站。驿站,即“清代的邮政制度”。各省内地设的叫“驿”,专为军报而设的叫“站”。清政府的驿站隶属兵部垂直领导,由黑龙江将军衙门管辖。黑龙江把19个驿站分为上、下站进行管辖。从茂兴至宁年9个站归驻齐齐哈尔的南路(下站)站官管理;从拉哈岗至爱辉10个站归驻墨尔根的北路(上站)站官管理。上、下站各设总站官一员,为六品官员,上属黑龙江将军衙门,下统属各驿站。每驿站设有领催官一员,俗称千爷,…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傣文贝叶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西双版纳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族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留下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献,加强西双版纳古傣文贝叶文化保护和利用,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团结.更好地建设云南民族文化大省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辰目 《传媒》2012,(3):1
正春晚是年夜饭和驿站。不同层级、不同区域、不同门类的春晚是不同层级、不同区域、不同门类干部和群众的年夜饭和驿站,中央电视台和其他各电视台的春晚,以及关于春晚的报道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全球各地华人的年夜饭和驿站,是与传统的物质年夜饭相媲美的文化年夜饭及精神驿站、亲情  相似文献   

13.
驿递是古代官方传递公文的主要途径,为此在全国各地都设有驿站,驿站是古代通信网络的重要节点。在清代因盛京特殊的政治地位,盛京驿站的设置与管理规制也就不同于一般了。  相似文献   

14.
…… 由云南日报社与玉溪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采用高新技术手段.对抚仙湖水下古文明遗址进行的新闻调查,取得丰硕成果,抚仙湖水下古滇聚落群初露真容。  相似文献   

15.
十年耕耘,春风化雨。2006年,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都市调频《人生驿站》节目迎来了她诞生后的第十个春秋。《人生驿站》是都市调频的晚间谈话类名牌栏目,也是甘肃省七套广播节目中谈话类节目第一品牌。该节目始终秉承关注民生,关注社会,明是非,辨美丑,引导健康人生态度的宗旨,不媚俗,不喧嚣,默默耕耘,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6.
樊丽 《新闻界》2004,(6):52-53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进行全新改版后,推出了一系列电视精品栏目,其中有一颗明亮多彩、短小有趣的新星,颇为值得关注。它就是电视娱乐栏目《快乐驿站》。《快乐驿站》全天早中晚滚动播出,每期只有10分钟,由于采用新鲜的娱乐形式——电视漫画,以诙谐、幽默的表现风格,迎得了电视观众的喜爱。它所采用的新鲜的娱乐节目形式也引起我们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编辑手记     
《档案》2013,(2):1-1
驿站制度是中国古代交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中西经贸往来、沟通中西文化交流上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甘肃境内古驿道纵横,其留下的众多驿站遗址和极富驿站色彩的地名,为研究甘肃古代交通提供了田野佐证.张国藩先生的《话说陇上驿站》和何端中先生的《从悬泉置遗址和〈驿使图〉谈古代河西邮传》,以钩沉杂叙的笔法为我们展示了甘肃古代驿站的历史画卷,颇有趣味.  相似文献   

18.
关于清初由吉林(有的史料称吉林乌拉或乌拉吉林,即今吉林市)至瑷珲设置驿站一事,很多学者曾有论述,东北地方志及有关资料也均有记载。但由于资料所限,均未能对该段驿站设立的时间、驿道的选择和驿站的管理等问题予以较详实的记述。最近,笔者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代《黑龙江将军衙门档》中发现一批有关设立该段驿站的满文档案。这批档案对于进一步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9.
镇远位于舞阳河下段,上岸坐车不久就能到达。 古镇自古为水陆交通要冲,有“湘黔咽喉”、“黔东重地”之称。从陆地,可深入贵州腹地与云南,直达缅甸,是通往东南亚古驿道上一个重要驿站;水路连接沅江,进入洞庭湖。镇远分卫、府两城,均依山势而建。不过我对镇远的听闻,还是来自于儿时的武侠小说中,那个响当当的“镇远镖局”。  相似文献   

20.
平淡人生     
吴罡 《湖北档案》2005,(3):33-33
岁月的河水无声地流淌着,感觉似坐一小舟,轻轻的,飘过了一站又一站,在平平淡淡中,飘进了人生的第37个驿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