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我国对外汉语成人用综合教材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一是教材有时存在笔顺错误;二是教材的国别化不强;三是教材的趣味性有待提高。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教材编者要认真学习有关语言文字规范,要采用多种办法使教材具有国别化特点,要重视课文故事性设计及动画研发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策划人语教材是编者对课程标准的具体解读,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文本桥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教学资源。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必须与编者在学科领域的字里行间进行深层对话,细心领悟编者的编排意图和设计思路,学会厚研教材。把教材读厚、读深、读宽,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路径。这期我们推荐两位名师的文章给大家,希望广大教师能从他们对知识板块的结构解读中读出如何厘清教材的整体脉络,悟出  相似文献   

3.
文章希望郭锡良<古代汉语>能精益求精,本着这一精神,从5个方面探讨了教材的一些问题,以供编者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一本教材中的几类习题问题,希望引起教材编者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多角度钻研教材刘北荣一、编者的角度数学教材是编者根据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数学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精心编写的。只有站在编者的角度上钻研教材,了解编排体采,理解编者的意图,了能居高临下地把握教材。站在编者的角度钻研数学教材可分如下三次进行:第一次...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9本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基础教材中的参考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参考文献的数量、所涉学科领域、语种、类型等多方面进行系统考察与分析,探讨此类教材中使用参考文献的特点,并借此分析这些对外汉语本科教学类专业基础教材的优点和不足。研究发现,部分专业基础教材存在引文数量偏少,所涉学科较为狭窄,编者学术视野不够开阔的问题。作者据此对未来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基础教材的编写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熊玲菲 《考试周刊》2012,(52):22-22
作者在亲身实践的基础上,以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例,对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是小学、初中教材的延续和提高,希望教材编者对教材内容的编排顺序能有个科学合理的安排,并且要注重教材的实用性、整合性、趣味性、研究型和正确性。作者最后建议有关中学信息技术各块的教材尽量与时俱进,课内课外选材基本同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日趋完善,教学改革日新月异,《大学英语》教材的改革也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高职《大学英语》教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存在的问题从教材的职业性、实用性、整体性及多元化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美国大学的经济学教材多由著名经济学家撰写,体系完整,内容全面,逻辑严谨,详略适当,图文并茂,被国内外多所大学选用,质量较高。我国的经济学教材基本上是外国教材的复制品,只在编者所在的地区或学校使用。在购得外国教材版权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适当改编,是当前编写经济学教材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实践表明,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而要备好课,教者必须多角度地钻研教材。居高临下:编者的角度课文是编者根据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而精心选择的。站在编者的角度上钻研教材,了解编排体系,理解编者意图,才能居高临下地把握教材。钻研教材时要注意三点:①浏览初析抓三点,整体把握全册教材。开学初,教者要浏览全册教材,了解每篇课文的大致内容,了编解  相似文献   

11.
黄娴华 《教师》2020,(9):76-77
教材的习题是编者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与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特点经过反复推敲与修改而编制的,是学生最佳的练习资源。虽然教材习题是以静态文本的形式呈现的,但是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学生与课堂教学进度来进行动态的调整与改编,从而让习题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文章从如何研透教材习题的教育价值入手,就改编教材习题,如何培育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深刻性与灵活性的问题,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王璐 《小学语文》2012,(6):32-33
课标教材中的传统课文,不少呈现了与老版本不同的编写理念和设计意图。我们在解读这些文章时,应按照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编者的设计意图,重新解读,从而正确理解教材。一、解读导语,明确新的教学目标人教版课标教材以专题组元,每个单元都有导语。单元导语提出了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在教学传统课文时要特别注意单元导语的提示。  相似文献   

13.
教材编者是如何选编文章的,或者说文章编选的标准是什么?编者对文章持有怎样的一种见解?意欲通过这些文章达到怎样的教育目的?对于这些问题,局外人的解读,或许终有些隔靴搔痒,甚至南辕北辙。以之组织教学,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本期我们特选发了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主编丁帆先生的这篇文章,以期能给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提供借鉴。同时,我们也希望以此文的刊发为契机,搭建起教材编者与一线教师交流、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文选型教材的编制有两方面工作不可避免:一是选什么文章进入教材,二是如何呈现选入教材的文章。选什么文章进入教材这一问题在我国的教材编制中历来受到重视,具体表现在编者将大量精力、时间放在对一套教材具体选什么文章的研究上,从文章的体裁、题材,到文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课堂教学中,究竟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这可能对每一位有教学思考的教师来说已是不言而喻的了:要用教材教。教材的编写凝聚了众多特级教师和专家编者的智慧与思考,他们从孩子知识形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从知识结构的建立顺序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最优化的设计。而这些精心的设计理念能否得到落实,关键就在于教学者能否理会编者的意图。只有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才能提高教材使用价值。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往往可以发现还存在着许多没有准确理解教材进行教学的问题。所以笔者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关于准确解读小学数学课标教材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文选型教材的编制有两方面工作不可避免:一是选什么文章进入教材,二是如何呈现选入教材的文章。选什么文章进入教材这一问题在我国的教材编制中历来受到重视,具体表现在编者将大量精力、时间放在对一套教材具体选什么文章的研究上,从文章的体裁、题材,到文章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目前,科学教师备课过程中的教材研读,存在着浅读、偏读、过度解读等问题。 有些老师对于自以为很熟悉的内容,研读时往往浅尝辄止,不深究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学时照本宣科。有些老师研读教材时热衷于寻找其中的“新”与“奇”,津津乐道于自己的“独到发现”,却淡化了教材编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意义,如在《神奇的水》一课中挖掘“往水里放回形针”的现象,在《解释》一课中探究一幅小鸟脚印的多种原因等。  相似文献   

18.
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认真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备好课就必须认真地钻研教材。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认为,钻研教材应从以下三条途径入手。第一条途径———从编者的角度钻研教材。教材是编者根据教学的总体目标、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等特点精心编写的。只有站在编者的角度钻研教材,了解编排的体系和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教师钻研教材时应当注意:1.浏览初析,整体把握全册教材;2.深究细研,整体把握一节教材;3.要纵观全册,了解教材中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并以编者的…  相似文献   

19.
钻研教材,不仅在宏观上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而且要从微观上深入研究教材。 对某一节教材钻研时,要认真分析它的结构层次,研究它的每一道例题、习题,每一个插图、旁注。甚至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要想一想为什么这么安排,为什么这样叙述。只有经过仔细推敲、反复揣摩,才能真正领会编者的意图,把握教材的实质。  相似文献   

20.
简夕潮 《学苑教育》2012,(23):70-70
本文列举现行物理教材的不足之处,希望引起编者的关注,纠正课堂教学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