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过去几年间,“胖五”(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昵称)很忙。作为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成功发射执行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开启了我国行星探测时代;同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火箭成功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迈出了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的最后一步;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将空间站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成功送入太空,拉开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的大幕;2022年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同年10月31日,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将中国空间站的核心舱——梦天实验舱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2.
嫦娥奔月不止是神话传说,继“三姐”“四姐”后,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姑娘”搭乘长征五号遥五火箭发射升空,又一次奔赴月球,落在月球正面风暴洋的吕姆克山脉以北地区,之后成功带回月球的“土特产”,实现我国首次月面采样返回。  相似文献   

3.
正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实现首飞。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奠基之作,长征五号有哪些不同之处呢?最大航天人俗称长征五号为"大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我国研制的起飞规模最大、技术跨度最大、运载能力最大的大型运载火箭,它的能力和国外目前主流大型运载火箭相当。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外形巨大,立起来有20层楼高,箭体直径达5米,而目前我国现役火箭箭体直径最大的只有3.35米。最强长征五号火箭起飞质量约870吨,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运载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22,(23):47-48
2022年11月12日10时03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搭载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奔赴太空。12时10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地天快递”仅用2小时,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交会对接历时最短的新纪录。天舟团队自信地表示:“在未来,让航天员们吃上现做的热乎饺子也不再是梦想。”  相似文献   

5.
正作为建设"天宫"空间站的主要运力——长征五号B遥一运载火箭已于日前运抵海南文昌发射场。长征五号B火箭主任设计师苏磊表示,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进入发射场以来,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前期已经完成了地面设备恢复,以及箭体交接相应的工作。长度变短,起飞质量降低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火箭总指挥王珏介绍,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五号基础上,按系列化、模块化、组合化思路研制的一款新型大型运载火箭,也是我国首个一级半构型的大型运载火箭,主要用于近地轨道大型航天器发射,承担着我国载人空间站舱段等重大航天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飞跃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地点,位于中国西北边陲戈壁滩上的酒泉卫生发射中心,它全长9.2米,总重7790千克。今年10月15日上午9点整,中国通过发射“长征”二号F型火箭将“神舟”五号送入地球轨道。此前,4艘更早的“神舟”号飞船已经完成了地球轨道飞行。与这些无人飞船不同,“神舟”五号搭乘了1名年轻的中国军方航天员,成功完成了载人航天飞行,使中国成为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相似文献   

7.
正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第二次失利了。很多人伤心、难过,甚至愤怒。不过,只要弯下腰细细找问题,然后举一反三想对策,天塌不下来。按计划,今年11月嫦娥五号要登月,要把火箭问题留到那时吗?后续,2019年发射长征五号B火箭,紧接着还要发射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如果把问题积累下来,威胁到航天员的生命,才是更大的损失,才会给中国的航天雄心真正地泼上冰水。长征五号去年首发成功,今年第二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中国的航天舞台很热闹,航天任务一项接一项,航天"模特"也是一个接一个闪亮登场,让人目不暇接。这不,这个月"长征五号"将要启程发射了。今天,让我们一起看一看"长征五号"的航天舞台秀吧!高大秀"长征五号"是我国运载火箭家族中个头最大的火箭,最长身高62米,有二十多层楼那么高。矗立时,直入云霄的震撼模样,霸气十足。除了身材高大,"长征五号"的"腰围"也是相当粗壮。它的最大直径是5.2米,腰围约16米,需要十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12月27日8点45分,"胖五"成功上天了。时隔两年,从失利到成功,"胖五"带着压力、曲折、质疑又重新夺回了属于自己的荣耀,为中国航天事业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胖五"是我国迄今为止技术跨度最大、运载能力最强的一型大型运载火箭。2006年10月,我国正式启动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工程研制。同年11月3日,"长征五号"首飞成功,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实现全新跨越,运载能力跻身世界前列。因为"长征五号"身高57米、腰围15.7米以上(直径5米),相比其他腰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正周建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问鼎苍穹50年来,一枚枚"长征"火箭飞向太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对中国载人航天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这次发射对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至关重要。因为任务不仅考验了火箭的性能,更对中国载人航天未来的技术发展意义深远。"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是为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和实验舱,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金秋科苑》2011,(24):6-6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十二五”期间我因将发射余航多专器,且目前正在研发的大推力火箭“长征五号”,预计2014年将实现首飞。 2010年我国进行了15次航天发射,20颗卫星进入太空,居世界第二。今年迄今已完成17次发射,计划共发射19次。今后几年,我国的航天密度将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2.
正240多项关键技术突破、15 000余秒关键技术试验、900多个日夜的磨砺、10余万航天人的坚守……被称为"胖五"的中国"最强火箭"长征五号迎来重生时刻,圆满完成第三次发射任务。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曾经说过:科学试验如果次次都能成功,那又何必试验呢?经过挫折和失败,会使我们变得更聪明。长征五号的"凤凰涅槃"之旅,就是眼下一个最好的例证。2017年7月,长征五号第二次发射遭遇失利,这则  相似文献   

13.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原总指挥黄春平3月6日说,中国将在未来7至8年内研制出用于发射空间站的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中  相似文献   

14.
国内速递     
<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完成重大地面试验8月17日下午16时35分,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北京成功进行了芯二级动力系统第二次试车。此次试车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工程重大地面试验的收官之作,为后续转入发射场合练和成功实现首飞奠定了坚实基础。国际空间站将迎来首个中国实验项目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青年科技》2004,(11):12-19
随着一声轰鸣,2004年10月19日上午9月2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业务型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6.
科技日报讯(记者付毅飞)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6月29日在北京成功进行了助推器动力系统试车。此次试车是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研制的重大标志性地面试验之一,为火箭后续研制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7.
正北京时间2016年11月3日晚8点43分,伴随着耀眼的橙红色火光和浓浓的烟雾,我国最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拔地而起,像一枚利箭一般直刺苍穹,成功地飞入了太空。半个小时之后,"长征五号"完成了载荷和火箭主体分离,前者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开始了一段激动人心的星空漫游之旅。  相似文献   

18.
正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腾空而起,是中国建设航天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取得的最新成就,也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不惧风险挑战、勇于突破、敢于登攀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开空间站时代大门,中国航天展现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信心。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时间提前公布,最终火箭一秒不差地实现"零窗口"发射。从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到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几次任务都将发射时间提前宣布并精准到分,充分显示出了航天  相似文献   

19.
正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2000多秒后,与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分离,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323次发射。"实践二十号卫星重达8吨,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通信卫星,也是我国研制的发射重量最重的卫星,还是目前中国技术含金量最高的卫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工程师、实践二十号卫星总指挥、东方红五号卫星公用平台总指挥周志成院士表示。  相似文献   

20.
两年前的10月15日,我国研制的“长征2”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把“神舟5”号载人飞船送上轨道遨游,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飞行21小时后安全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今年10月,我国又将用“长征2”号F运载火箭发射“神舟6”号飞船,并载2名航天员到太空轨道上进行5天飞行,将在载人航天史上写下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