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车俊伟 《课外阅读》2010,(12):102-102
情绪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如喜、怒、哀、乐,易随情境变化。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凡是不符合人的需要或违背人的愿望、  相似文献   

2.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是人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情绪、情感的产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人在认识事物的同时,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与自身需要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态度。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满意、愉快、尊敬、自豪等态度,  相似文献   

3.
赵传攀 《广西教育》2006,(3B):27-27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的关系的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根据人的需要或体验。情绪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能满足人的需要会引起肯定的情绪——满意、愉快、喜欢、赞叹等;相反,如果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与人相抵触的,就会引起否定的情绪——不满意、苦闷、哀伤、憎恨等。  相似文献   

4.
教育活动气氛是指教育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情绪情感状态.心理学指出,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在教育过程中,凡是能满足学生需要的教育情境,学生就会产生轻松、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绪和情感体验.与此相适应,教育气氛大致也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热情活跃型和冷漠沉闷型.前者的基本特征是教育情境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产生了理解、信任、愉快、满意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后者的基本特征是教育情境不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产生了不满、烦闷、厌恶、紧张、恐惧等消极的态度和体验.美的教育气氛指的是前者,即热情活跃的教育气氛.这样的教育气氛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效果,而且可以使生活在其中的师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在美的教  相似文献   

5.
<正>新的课程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情绪是以人的需要和主观态度为中介的心理活动。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肯定的态度和体验,如快乐、满意、爱等;违反人的需要和意向的事物就会引起否定的态度和体验,如愤怒、哀怨、憎恨等。因此那些与人的需要有关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情绪,并依  相似文献   

6.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来说,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高兴、快乐、喜悦、愉快等积极情绪,会使人思维活跃、活动效率提高;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如紧张、焦虑、沮丧、愤怒等,会影响人的认知和行为。幼儿教师的消极情绪无益于自身的健康与发展,也会影响幼儿的健康发展,所以,  相似文献   

7.
安琴 《陕西教育》2011,(9):52-52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积极的态度。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如愉快、满意、喜爱等。反之.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与人的需要相抵触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消极态度。使人产生一种否定的情感,如:愤怒、憎恨等。情感总是一定客观事物引起的.离开了客观事物,无缘无故的情感是没有的。  相似文献   

8.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的关系的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它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根据人的需要或体验,情绪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能满足人的需要会引起肯定的情绪——满意、愉快、喜欢、赞叹等;相反,如果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或与人相抵触的,就会引起否定的情绪——不满意、苦闷、哀伤、憎恨等。一、情绪及其影响1.良好的情绪能正确地反映一定环境或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感情丰富多彩,情绪稳定。人常常为自己或集体的荣誉而感到高兴,为自己的不足与缺点而感到惭愧。…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知道 ,人是具有自己的主观世界的 ,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时 ,人对待事物就会有一定的态度 ,根据是否符合主观的需要可能采取肯定的态度 ,也可能采取否定的态度。当他采取肯定的态度时 ,就会产生爱、满意、愉快、尊敬等内心体验 ;当他采取否定的态度时 ,则会产生憎恨、不满意、不愉快、痛苦、忧愁、恐惧等内心体验。良好的内心体验和激情 ,能使人的思维活动活跃起来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便会涌现。“对话式”的课堂教学正是基于这种思想 ,创设学生良好的内心体验 ,让学生乐于学、勇于学。四种基本语文能力 (听说读写 ) ,何尝不是一种对…  相似文献   

10.
在体育教学中,情感兴趣和教学三者之间都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一节体育课中,教师和学生都能情绪饱满,精神振奋,心情愉快,课定会上的生动活泼、十分成功。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良好的情感表现和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 一、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情感的一般概述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切身体验或反映。一个人当前面临的事物,常与自己形成的思想意识(包括需要、态度、观念、信念等)之间发生关系,引起这种心理过程,就是情感过程。当人们对某种事物持欢迎态度时,就会在接触这些事物的过程中体验到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态度;否则反之。人的情感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情感是人的态度的体验,情感与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对于各种事物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常常决定于该事物是否与人们需要相适应。 体育教师的情感与学生掌握技术、技能的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实践证明,凡是教师带有积极肯定的情绪进行教学,课堂上就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兴致勃勃、精神焕发地从事教学工作,就容易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11.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一般来说,当客观事物符合并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会使人产生满意、愉快、喜爱、振奋等情绪体验;当客观事物不符合、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悲哀、忧虑、厌恶、愤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12.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一般来说,凡符合、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往往会使人产生满意、愉快、喜爱等情绪体验;反之,凡不符合、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客观事物,则会使人产生不满意、不愉快、憎恨、忧愁等情绪体验,因此说情绪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基础。初中学生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在心理方面都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情绪基础比较薄弱,波动较大,所以情绪的调节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3.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情感的产生是与个体的需要密切相联的。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便抱着不同的好恶态度,也就会形成不同的情感。凡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使人产生愉快、满意、喜爱等肯定性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厌恶、愤怒、憎恨等否定性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4.
一、数学学习中情感障碍的特征情感是人们内心对外界事物所抱的肯定或否定态度的体现,如愉快、憎恶、热爱、仇恨等.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能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人的积极态度,使人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反之,就会引起人的消极  相似文献   

15.
刘仁玮 《现代教育》2011,(Z1):72-72
一、体育教学中学生出现不良情绪的原因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需要和愿望时,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需要和愿望时,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在初中阶段,困扰学生的消极情绪主要是焦虑  相似文献   

16.
情感是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因素。情感领域包括人类行为的情感因素,涉及人的性格、感情、态度、信念、价值观等。像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情感也具有两极性,积极的和消极的。外界事物如果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就会使人对之产生肯定的态度,会使人感觉有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的内心体验;相反,就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引起不满意、烦闷、厌恶、轻蔑等消极的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17.
情感是决定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内在因素.情感领域包括人类行为的情感因素,涉及人的性格、感情、态度、信念、价值观等.像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情感也具有两极性,积极的和消极的.外界事物如果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符合人们的愿望,就会使人对之产生肯定的态度,会使人感觉有满意、愉快、喜爱、羡慕等积极的内心体验;相反,就会产生否定的态度,引起不满意、烦闷、厌恶、轻蔑等消极的内心体验.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告诉我们: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或者同人的需要相抵触的事物,会引起消极的或不平衡的情绪体验。学生的情绪体验在他的行动和行为的调节上起着很大的作用。积极性质的情绪能提高学生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消极性质的情绪对学生的认识活动产生消极的影响。既然情绪体验对学生的认识活动有着这么大的影响,那么作为一个教师,就应该十分自觉地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使教师热爱学生,信任学生的感情和行为,在学生身上发挥最大的心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事物采取各种各样的态度,或欢迎、赞赏,或拒绝、反对。无论采取什么态度,总是被发生态度者本人所体验:如果对事物采取欢迎、赞赏的态度,就会感到满意、高兴、愉快;如果对事物采取拒绝、反对的态度,就会感到不满、厌恶、愤怒等。情感,就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与自己的需要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情感是受人对事物的认识所制约的,情感的性质决定于人对事物的判断和评价。一个事物,如果判断它是与自  相似文献   

20.
许乐瑾 《现代语文》2009,(7):116-117
情绪是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教学情绪是在课堂教学中伴随教师教学行为,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的态度体验。教学情绪对课堂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愉快、欢乐、适度、平稳的情绪能使中枢神经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体内各系统的协调一致,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教师有激情,学生才更有激情。教师通过情绪的感染,使学生体验到愉快、振奋的情绪,引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将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