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语言教材里,编选了大班用的四首古诗。这四首古诗是《一望二三里》、《咏鹅》、《春晓》、《悯农》。除《咏鹅》是句子不整齐的杂言体(长短句)古诗外,其余是句子整齐的五言古诗. 要把古诗教好,老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语言教材里,编选了大班用的四首古诗。这四首古诗是《一望二三里》、《咏鹅》、《春晓》、《悯农》。除《咏鹅》是句子不整齐的杂言体(长短句)古诗外,其余是句子整齐的五言古诗。要把古诗教好,老师就得研究和理解它的内容,考虑如何通俗地讲解它的意思,如何训练幼儿正确发音、吐字清楚,并能比较有感情地诵读。现就《一望二三里》、《悯农》两首古诗的教学作一点介绍,谈一点建议。《一望二三里》是一首咏景古诗。作者不详。传说,从前有一个管教育考核的官去上任,路过金陵(今南京)时,有一位贫苦的读书人找了他,要他给点事做做。他提出一个条件,即限用数字一至十作成咏景古诗一首。这贫苦的读书人立即把十个数字按顺序写成这样四句诗:“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出了古代农村景色。内容大班幼儿基本上是可以懂得的。不过,幼儿缺少对“大概的数目”的认识,对诗中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所表示的数比较难理解。教学时,可多举幼儿实际生活里熟悉的事例加以解释。使他  相似文献   

3.
教学要求: 1.使幼儿理解古诗《一望二三里》的内容,能用连贯完整的语句讲述这首古诗的大意。2.教幼儿背诵,初步培养幼儿对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准备: 图片一幅(见附图);录音机、磁带(事先作好配乐录音)。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任务。小朋友,我们以前学过许多儿歌,今天,老师要教你们学一个新的本领:学习古诗。古诗就是古代的诗歌。今天我们学的这首古诗题目叫《一望二三里》(请幼儿重复一遍)。  相似文献   

4.
师:同学们,这一学期我们已经学了两首古诗:一首是《一去二三里》,一首是《咏鹅》。还记得吗?请一位同学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背诵)师:过去这么长时间了,这位小朋友还背得这样流利,而且背的时候感情非常丰富,很好!同学们,我国古代有很多诗人,他们写了许多诗,这些诗写得可好啦!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出示小黑板)3画鸡头上凤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点评:教师用亲切的话语鼓励学生背诵学过的课文,一方面检查学过的内容,另一方面,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看似平…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二课《四季》是一首儿童诗 ,短小精练。看起来似乎内容浅显易懂 ,实则内涵极其丰富 ,很有必要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 ,对“四季”有较全面、较客观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通过“玩、说、读、写、编、画”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孩子参与学习 ,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以达到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一、背一背 ,谁的音最动听让孩子们比赛背诵儿歌《一去二三里》和古诗《画》。要用多种形式让孩子们都参与读 ,读出韵味。在诵读过程中随机出示“儿、七、九、无”这几个字。二…  相似文献   

6.
全国幼儿园通用教材《语言》一书中收录了四首浅显易懂的古诗(《一望二三里》、《咏鹅》、《春晓》、《悯农》),供老师指导幼儿朗读、欣赏。诗的语言是富有音乐性的,古诗尤其讲究韵律,让大班幼儿适当地读几首,能够体会汉语优美的音调和诗的和谐的旋律,引起幼儿对诗的兴味。有节奏的朗读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同学们 ,我们在三年级时学过一首古诗《夜宿山寺》(齐背) ,这首诗是谁写的?是抓住哪一个词来写的?通过这首诗的学习 ,你认为李白的诗有什么特点?(想象丰富 ,气魄雄伟)。今天 ,我们再一次来领略一下诗人的这种浪漫风格。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一)抓住课题 ,引导发现 :同学们能用“望”组词吗?(遥望、观望、仰望……)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课题 ,想想你能发现什么?(二)学习自读课题 ,探索发现[发现一] :课题中的“望”就是“远望”的意思。(或遥望……)自主探学] :1 你能到课文中找出你的…  相似文献   

8.
2004-11-24星期三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一直以来我都希望我的学生可以喜欢上古诗。可有一次我让我所教的一年级学生用汉字或拼音写古诗,几乎所有的学生除了《咏鹅》《静夜思》外,就很少写别的了。怎么办?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上古诗,让他们养成学古诗的习惯?来场比赛吧。今天下午,我班举办了第一次“背古诗”比赛。全班学生分为两组,每组背对一首得1分。为了争得比分,孩子们小脸急得通红,最后获胜的第二组只背出了10首诗。这时我说:“同学们,通过这次比赛,你有什么感想?”“我觉得自己会背的古诗太少了。以后一定要多读、多背。”“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9.
一、活动目的结合小学语文第8册第六课的两首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绝句》 ,课前收集诗人杨万里、杜甫所写的其他古诗及课内外已学的古诗。通过课堂讨论交流 ,深化课文内容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二、活动过程(一 )启发谈话 ,复习揭题1.同学们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在这灿烂的文化园中 ,有一个美丽的古诗园。古诗园中的诗歌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丰富多彩 ,引人注目。我们刚刚欣赏了第六课唐朝诗人杜甫、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诗 ,谁能背一背 ?(指名背 )谁能把诗…  相似文献   

10.
师 :同学们 ,你们当中有谁喜欢古诗吗 ?生 :有。 (纷纷举手 )师 :有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吟诵一首你喜欢的古诗 ?生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背手摇头 )师 :声情并茂 ,诗韵十足。(师再请其他同学吟诵古诗两首。 (略 )给予适当的鼓励 )师 :古诗不但能够简洁、准确地抒发人的情怀 ,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 ,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我这里也有一首小诗 ,一首描写乡村景致的小诗。请同学们看投影 (出示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师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师 :大家读完这首诗以后能发现这首…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时,无意中发现:语文教材中50首古诗必背中居然还选用了他的另外两首诗《望岳》《春望》,仔细一推敲,不由得暗自叫好:这三首诗正概括了杜甫青年之时的豪情满怀、壮怀激烈,中年之际的忧国忧民、心系国度,垂老之际的悲哀颓唐、生活窘  相似文献   

12.
第三单元 本组课文的阅读训练重点是继续运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练习给课文分段,逐步形成这方面的能力;作文训练重点是学习课文是如何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观察景物。仿照课文的内容和形式,观察一处秋天的景色,练习写一个片段。 《古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绝句》两首古诗在内容上都侧重于写景,并借景抒情。在讲读教学中,可采用学习古诗的五步方法进行:(一)知题。题目往往是一首诗主要内容的概括,通过预习,学生查资料,了解历史背景,理解并说出题目的意思,借此有助于了解诗的主要内容。(二)析词。利用古诗的特点,引导学生在熟读之后,抓住不理解的字词,剖析字词含义,了解内容。比如《望  相似文献   

13.
吴爱萍 《贵州教育》2005,(19):29-30
一、创设情境,自然引入师:同学们,你们都会背古诗吗?谁愿意来背一背?可以摇头晃脑背,也可以闭上眼睛背……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背就怎样背。生摇头晃脑背了一首《春晓》。师: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小诗人!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古诗?生:《静夜思》《所见》《村居》《小池》。师:咱们都来当当小诗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齐背其中一首《静夜思》,好吗?生(齐)用各种方式背古诗。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精炼,琅琅上口,而且能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你们知道吗?古时候,有一位大诗人,年轻时就离开了家乡,到京城去做官,八十多岁才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一草一…  相似文献   

14.
最近,听了澧县城关一校四年级鲁丙英老师的一堂电教研究课。教者注意发挥幻灯教学的优势,用一个课时教了两首古诗。下面是语文第七册《古诗三首》第一首《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实录和评析。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14课《古诗三首》(板书课题)。大家知道,日记讲则,一般文章讲篇,诗歌就讲首。这节课,我们学习前面两首。大家先看第一首《望庐山瀑布》(板书)。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望,是远看的意思。庐读lǘ[同学们已经  相似文献   

15.
半个多月后的一天,吃过晚饭,儿子主动要与爸爸妈妈比赛背古诗。我并未太在意,只是为了照顾孩子的情绪,我们全家展开了背古诗竞赛。你一首,我一首,儿子竟毫不示弱。熟悉的诗背完了,儿子兴趣盎然,不肯罢手。我有意难难他,比赛背诵陌生的古诗,看谁背得又对又快。《示儿》、《咏柳》、《朝天子·咏喇叭》……儿子很快背诵下来,效果一点不比我们逊色,其间还插问几句。我暗暗称奇:儿子已不单纯是机械记忆,他已逐步学会理解记忆诗句,这是多么可喜的进步。没想到实验的开展,不仅调动了孩子的积极参与意识,而且提高了孩子的记忆力和…  相似文献   

16.
正一寻找教学切入点师:最近我们学过两首诗,一首是《游园不值》,我们背一背!(生背诗)师:背诗和读书不一样。背诗要慢一点,慢了有时间去想象,有了想象,才能看到画面,有了画面,我们才能欣赏到古诗的美。我们再来背另外一首《宿新市徐公店》。(师生同背)师:刚才我们背的两首诗出自《古诗两首》,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古诗两首》(板书课题)。看这两首诗,题目很长,谁能读好这两个题目?(学生读诗题,教师评价。)  相似文献   

17.
王君波 《教师》2014,(24):32-32
正古诗在中华文明灿烂的历史长卷中是绝妙的华章,也是人类文化瑰宝。对幼儿实施古诗教学,不仅能让幼儿品味诗的优美意境,加强幼儿对语言的鉴赏能力,还可以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增加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如何做好幼儿的古诗教学工作,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科学地选择古诗教学内容1.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缺乏,理解能力还不够强,我们可以选择语义浅显、用字自然、感染力强的诗句。如邵康的《一望二三里》:"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门前六七树,八九十枝花。"  相似文献   

18.
沈丽娜 《江西教育》2006,(12):39-40
设计理念:古诗教学在理解字词诗句的意思和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程式化倾向。课标提倡“以生为本”“以读为本”,把阅读教学活动视为宽松愉悦的“读诗交流会”,提供充裕的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老师、文本、作者、生活等多维度的对话互动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教学过程:一、复习激情,穿针引线1.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元日》这首诗,谁来背一背?(生饱含喜庆的语气来背)老师从你的背诵中感受到了喜庆、吉祥与热闹。这也是作者在写这首诗时候的心情。诗,其实就是一种心情。我们可…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节市级公开课,教师正在和孩子们一起学习《古诗两首》(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首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是杜甫的《绝句》。  相似文献   

20.
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以前学过哪些送别诗?谁来给大家背一背?(生背古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