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针对由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建筑结构变形和裂缝,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建筑结构可靠度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通过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论证了该结构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引起砖体结构裂缝的原因很多,既有由于变形作用(温度差、收缩、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引起砖砌体结构的裂缝,也有设计上的疏忽、施工质量、材料不合格及缺乏经验等.就多年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砖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3.
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及其引起的墙体裂缝,不仅影响了建筑的功能和美观,造成房屋渗漏,严重的还会导致结构安全度降低,抗震性能差,甚至会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本文分析地基不均匀沉降及产生裂缝的原因,并针对不同原因,从设计和施工入手,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减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相似文献   

4.
《大连大学学报》2017,(3):16-22
深基坑开挖降水过程中,坑内外压力差可能引起严重的工程事故。本文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GTS,采用渗流应力耦合理论及摩尔库伦模型,结合某桩锚复合支护深基坑工程实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该深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并与不考虑耦合的基坑变形情况进行对比,主要包括锚杆轴力图、桩剪力图与弯矩图、基坑地表沉降、坑底回弹、侧向位移等。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的有限元模拟条件下基坑变形形态基本一致;总的来说,流固耦合分析引起的基坑变形小于不考虑耦合分析的基坑变形,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也较小,更接近实际情况。考虑地下水流固耦合分析对基坑变形的影响不容忽视,对实际工程的设计优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砖砌体是我国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主要结构方式,尤其是民间住宅,但由于设计、施工、或建材多方面的原因,常发生各种各样的裂缝,给人们思想上造成很大的压力,影响了观感和使用。现将工程中常遇到的几种裂缝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几项防治措施。1 原因分析 根据砖砌体的不同部位、不同裂缝形式,其产生的原因也不相同,就其产生的基本原因来讲,大部分属于温差、不均匀沉降,收缩变形等变形引起的变形裂缝,小部分属于荷载引起的结构裂缝。  相似文献   

6.
公路拓宽会引起老路路堤的不均匀沉降、路面裂缝等病害。对于拓宽路堤的变形,国内外研究度还不够,针对研究中不足本文采用PLAXIS商用有限元软件对不同工况下拓宽路堤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出拓宽路堤的变形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拓宽路堤的自重荷载会使老路堤产生较大的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  相似文献   

7.
砌体结构的裂缝大多是由温度变化、材料收缩或膨胀、墙体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区别于荷载裂缝,这类裂缝由变形变化引起的,其起因是结构首先要求变形,只有当变形得不到满足时才引起应力,而且应力值与结构的刚度大小有关,只有当应力超过一定数值才引起裂缝,裂缝出现后变形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同时刚度下降,应力就发生松弛,所以有些材料强度虽不高,但因具有良好的韧性,能适应变形的要求,抗裂性能也较高.由于以上这些特点,控制这类裂缝的根本,一是降低外来的“作用力”,减少由温度变化、材料收缩或膨胀、墙体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变形量,即“防”的办法;二是增加结构的韧性、使其适应变形的需要,即“放”的方法;三是采取措施,增加墙体整体性和抗裂能力,即“抗”的方法.实践中,常常是从裂缝的成因和分布特点入手,在设计中,整体考虑和局部处理相结合,使结构既不产生很大的变形又不产生很大的应力,同时在应力集中易开裂的部位,采取措施,提高其抗裂能力.本文针对不同类型裂缝的防范措施进行了总结归纳,并把它们按“抗”、“防”、“放”三种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裂缝的基本原因可以归纳为变形变化和荷载变化,民用建筑某些工程出现了与结构变形变化(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降)有关的裂缝,如何减少和控制这些裂缝,本文就此分析和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9.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2):96-100
为研究路堤地基弯沉式差异沉降在路堤中的传递扩散规律及对路基面不均匀变形的影响机制,在土工离心机模型箱内研制了一套可以在离心机运转条件下实现地基差异沉降的实时精确控制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位移控制系统、支撑墩及差异沉降控制板。该装置使用方便,沉降位移控制精度高,多次控制沉降板沉降可实现地基差异沉降逐渐发展的全过程模拟。弯沉式差异沉降对路基面不均匀变形的影响,主要受其沿线路纵向分布长度和路堤高度的比值影响,随比值的增大路基面不均匀变形折角与差异沉降幅值基本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从己建高等级公路的使用情况来看,桥梁台后普遍存在着搭板断裂及不均匀沉降现象,在老路加宽改造工程中,软基段新老路堤之间也大量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开裂情况,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具有显著的桩体作用,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大、变形小、沉降稳定快、工程造价低等特点,对处理此类差异沉降软基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大变形有限元分析,对下伏土洞加筋地基条形荷载下应力扩散的作用机理和沉降进行研究,分析了条形基础置于土体上的土体附加应力扩散、土洞区内应力及沉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洞区内出现应力集中,下伏土洞地基沉降主要是由于土洞区内软弱土体变形造成。加筋体会增强应力扩散从而减小沉降,加筋体长度和埋深均存在最佳值;多层加筋较单层加筋更利于应力扩散,且层间会出现未完全拱形应力集中区域;相同加筋范围,层数增大对应力扩散影响较小,增大加筋范围更有助于应力扩散。  相似文献   

12.
沉降缝、后浇带和整体连接是控制建筑物各部分之间发生差异沉降的主要做法。参照工程实例,总结了三种现行方法的构造、特点及其应用。分析表明:沉降缝安全合理,但后续施工中对缝隙的盖缝处理较难;后浇带是建筑与结构设计中针对差异沉降采用的折中方案,在一定范围内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整体连接方式通过基础及结构的刚度来调整不均匀沉降,施工方便,但对基础的要求较高,有待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分析和工程实践检验。伴随着计算机数值分析技术的发展,整体连接方式必将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结合工程实践,论述了建筑物沉降观测的重要性、观测流程,为确保建筑物的正常施工及安全运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沉降变形监测方法可供实际工程变形监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传统桩基承载力低的问题,基于差异沉降控制优化设计桩基。分析桩基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桩基支承刚度设定误差高、桩基差异沉降大、桩基结构设计不合理,通过设定桩基支承刚度,控制桩基差异沉降,采用桩基塌孔承桩断裂结构,实现对桩基的优化设计。设计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桩基承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能够解决传统桩基承载力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神经网络用于基坑变形预测存在结构难确定、训练易陷入局部最优及易过学习等问题,以已有的周边地表沉降为样本,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建立基坑地表沉降预测模型,应用网格搜索算法优化模型参数,对基坑周边地表沉降进行连续滚动的多步预测。实例结果表明,LS-SVM用于基坑周边地表沉降预测效果较好,具有所需数据少、推广能力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对新建兴泉铁路黄塘车站挤密螺纹桩复合地基的桩、土沉降及应力进行监测,分析了路堤荷载下桩、土沉降及差异沉降变化规律,桩土应力比与差异沉降关系。结果表明:桩、土沉降及差异沉降均随路堤填土高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大;桩顶和桩间土应力随路堤填土高度的增加均不断增大,且桩顶应力大于桩间土应力;桩土应力比随着桩土差异沉降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最终趋于稳定。结合修正的Terzaghi土拱理论提出了简化桩土应力比随桩土差异沉降变化曲线。现场试验分析结果有助于完善挤密螺纹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为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郑州市地铁一号线西三环车站基坑为研究背景,通过对该基坑围护结构监测方案的设计,并对整个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桩体的水平位移、坑周地表竖向沉降以及钢支撑的轴力实施监测。监测数据分析表明:钢支撑能有效的减小围护结构的侧向变形;距离基坑越近,坑周地表沉降量也越大。总体来说,运用钢支撑联合钻孔灌注桩的围护形式稳定性良好,该围护结构的设计满足该工程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段采用预压等措施处理并通车运行后,通过对纵横断面的变形监测和测量数据分析,该路段在设计年限路面最大沉降量符合规范要求,横断面路拱的横坡变化与车荷载及地基处理措施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9.
狭长深基坑的开挖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三维模型,重点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周围地表沉降的发展规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施工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数据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狭长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值对基坑开挖深度敏感,且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地表最大沉降值出现在离墙后约8 m的位置,地表沉降的主要影响范围为0.5He~1.5He;增大地连墙厚度和嵌入深度、减小内支撑水平和竖向间距均使地表沉降值呈现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20.
工程建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尤其是高层建筑物的密集程度日益提高,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成为地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介绍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带来的危害的基础上,从不同方面分析和总结了其产生的原因,深入研究防治措施并且阐述了针对软弱地基与不良地基的处理方法,以求达到有效预防、控制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产生,最终消除事故根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