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春茂 《内江科技》2009,30(3):82-82
本文对密炼机真空接触器故障引发停电事故进行了通过分析,确定因电动机低速回路真空接触器ZKL真空灭弧室漏气,导致灭弧室内触头间隙击穿,引发6KV母线三相相间短路,因带负荷拉断隔离刀闸,同时在事故前110KV出线断路器电流速断保护值整定不当,事故时使本厂110KV出线断路器不正确跳闸,导致全厂停电。为预防此类事故的再发生,制定了一系列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现代微机保护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但减轻了整定计算人员的工作量,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笔者论述了110KV变压器微机保护配备原则,针对110kV变电站的微机保护问题,总结了常见计算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对110kV鹿南线线路发生瞬时性接地故障时昆鹿I回包头一电厂侧CSC-101BS保护装置距离工段保护误动作,并在定值整定方面提出了防范措施,以防止类似误动作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21,(7)
分布式电源并网数量与日俱增给电网第一道防线带来冲击与挑战,原有的继电保护配置急需进一步优化和改进。针对110kV成家楼变电站进线段遭雷击跳闸,导致35kV侧Ⅱ段母线甩负荷事故,着重对事故中暴露的线路重合闸及备自投装置未动作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110kV线路距离保护配置和35kV侧分布式电源反送电形成的孤岛效应是本次雷击跳闸的关键问题所在。针对存在问题及隐患,提出将原距离保护替换成纵联差动保护作为线路主保护,并利用其远跳功能切除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线,进而提高保护装置可靠性,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5.
2012年4月4日××变110kVxx线133断路器接地距离Ⅲ段动作跳闸,对侧断路器未动作。为弄清楚此次保护动作跳闸的原因,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结合保护装置录波图、故障录波图、保护定值等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本文对该事故前后电网的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线路保护配置、整定值具体功能、阻抗特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从保护配置方面对此类型的误动作提出了较好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110kv变电站线路保护越级跳闸事故进行分析,总结了一起线路保护越级跳闸事故,详细阐述了这种事故的原因,并制定有相关防范方法,例如定期维护蓄电池、调控竣工电路、加强监管力度和调试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后备保护存在的问题,如整定配合困难、动作延时长、发生大规模潮流转移易引起误动进而造成连锁跳闸等,提出一种基于工频距离保护原理的广域继电保护算法,根据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 Electric Device,IED)的安装位置,形成包含被保护元件(线路和母线)的关联区域;通过收集区域内关联IED距离保护元件Ⅱ段启动信息,在关联域内进行信息的交互与共享,结合给定的故障判别原则与跳闸策略,准确判定故障位置并快速切除故障。该算法既可作为系统故障时快速动作的主保护,同时兼具后备保护的功能;避免了后备保护整定配合复杂,发生大规模潮流转移可能误动的问题;信息的交互与共享仅在关联域内进行,且均为逻辑信息,减小了对通信系统造成的压力。  相似文献   

8.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关乎城市的正常运转,增加输电线路的电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110KV输电线路成为现代主流的输电压力,而在进行电力施工架设中,110KV输电线路始终面临较多施工及技术性难题,因此本文就110KV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展开探究,并总结出110KV输电线路施工存在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与相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某电厂线路与主变保护定值配合不合理,导致外线故障引起主变低压侧开关跳闸,而线路开关及主变低压侧开关保护并未动作。对此事故进行分析,通过原定值整定原则,找出线路与主变保护定值配合不合理的原因,重新复核定值,确保厂内继电保护配置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江建华 《科技风》2011,(6):125-126
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才能保证对电能的可靠传输与供应。而在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维护工作中,防雷工作是重中之重。雷电对架空线路具有很大的危害,线路遭受雷击后可能造成跳闸而中断供电。而线路遭受雷击跳闸受多个因素的影响,通过技术手段来避免线路遭受雷击,减少线路的遭受雷击后跳闸的次数是线路雷电防护的主要议题。本文根据我单位35KV龙梅线路的运行维护经验就雷电对线路的危害和和对雷电的防护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35KV线路的防雷保护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科学问答     
煤矿井下供电面积狭小,供电点之间距离较短,使得煤矿井下供电中速断过流保护定值难以整定、漏电保护困难,因而煤矿井下容易发生漏电短路等用电故障,由于煤矿的条件特殊,用电故障会对井下作业的工作人员人身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供电为体重,最为严重和难以解决的就是“越级跳闸”问题。本文从矿井下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其线路保护采用的数字式管线差动保护方法,对越级跳闸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对防跳闸技术的应用进行一些探讨,为广大同行朋友们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对一典型电网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进行分析,讨论110KV三卷变压器的变电所主变保护装置与本站的平衡保护配合问题,针对不同情况下应该在35KV母联开关断开时闭锁35KV平行线平衡保护装置,防止在特殊故障时造成非故障的平行线路全部跳闸,影响系统的正常负荷,本办法简单易行,能够比较有效地解决此种情况下的保护装置间配合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徐颐 《科技风》2013,(12):111
在电力系统中,因考虑110kV变压器的热稳定2秒时限要求,不得不压缩35kV及10kV的线路后备保护时限。当10kV线路在检修或者限电后恢复运行时,出现手合后加速保护的动作行为,引起开关跳闸,配网运行维护人员在故障线路巡线后找不到故障点。这样的动作行为有可能是由于励磁涌流引起的,在整定的过程里整定计算人员往往会忽略励磁涌流在线路投运瞬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针对包头电网近一年来频繁发生110kV线路接地故障,文章就线路末端110kV主变间隙保护动作跳主变开关的事故进行了分析,针对蒙西网内存在的现实情况,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如果局部同塔输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会产生接地距离保护的误动,需要工作人员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分析不同塔的输电线路特征、改变架设方式、仿真验证、采用新型接地技术四个方面措施,进行局部同塔输电线路的接地距离保护。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如伺保证电力的供应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雷电如果击中输电线路,则会导致线路跳闸或本体受损,影响持续供电,如果对输电线路接地,就可以加强防雷,不但可以减少由于雷电击中输电线路而引起的跳闸次数,还可以有效保护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维持电力系统持续、可靠供电的重要环节。防雷措施的维护可以长期的保证电力的供应和稳定,可增加巡视站,清理线路旁的树枝,及时检修等,降低雷电跳闸率。本文主要介绍输电线路防雷接地的几项措施,及输电线路的维护方法,为大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庆荣 《今日科苑》2009,(24):36-36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如何保证电力的供应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雷电如果击中输电线路,则会导致线路跳闸或本体受损,影响持续供电,如果对输电线路接地,就可以加强防雷,不但可以减少由于雷电击中输电线路而引起的跳闸次数,还可以有效保护变电站内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是维持电力系统持续、可靠供电的重要环节。防雷措施的维护可以长期的保证电力的供应和稳定,可增加巡视站,清理线路旁的树枝,及时检修等,降低雷电跳闸率。本文主要介绍输电线路防雷接地的几项措施,及输电线路的维护方法,为大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变电站内220kV线路双套保护之间重合闸充电时间的的配合问题,对类似单相故障三相跳闸的异常情况进行事故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110kV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整个电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对110kV变电站的110kV线路跳闸事故进行分析。分析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1事故的过程;2事故的原因分析;3防范措施。通过分析得到,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系统的运行方式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保护动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10KV以下配网,其线路基本呈现放射性状态,并且各个导线之间的距离比较短。本文主要分析了10KV及以下配网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故障,为了加强对变电站运行的保护工作,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将绝缘材料应用于变电站设备运行中,避免雷击以及大风影响,造成材料变性,电导增大,出现电力事故。阐述了在当前加强10KV及以下配网设备运行的重要性,加强对变电站配网运行维护和检修,减少电力事故的发生,降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