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以何种形式更好地开展交流、进行合作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福州作为福建省的省会中心城市,把开展榕台交流交往作为“两个先行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福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市科协着力发挥科技群团优势及同港澳台地区的民间科技交流合作主渠道作用,主动联系、明确重点、打造品牌,着力推动榕台交流交往先行先试。  相似文献   

2.
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本需要和主要特征。当前,两岸金融合作交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北京市海淀区正着力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在发展对台科技金融合作交流方面具有优势。在对海淀区开展对台科技金融合作交流的背景、现状、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合作的战略定位、主要工作及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两岸高职(民办)教育政策演变及逐渐开放的过程,并以上海立达学院与台湾醒吾科技大学的交流与合作为例,介绍了两校合作交流的模式和制度,分析了目前两校合作交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所得经验希望能对其他与台交流学校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4.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是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两岸农业产业的交流现状进行阐述,并对海峡两岸在农业产业的交流过程中会遇到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两岸农业产业在交流合作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甘爱国  蔡淑敏 《学会》2013,(2):47-49
<正>近期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要求厦门市围绕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体制机制,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措施,对国家拟出台的涉台政策,具备条件的优先在厦门先行先试,力求在改革创新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等方面有新突破。《方案》对两岸交流合作中的相关配套改革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其中也包括  相似文献   

6.
汤珺琳  吴婷婕  陈挺 《学会》2023,(3):52-55
<正>“两岸民生,实际上是两岸气象风险评估职责的体现。两岸气象交流,其实最终都是两岸人民福祉民生获得保障,”参加海峡两岸民生气象论坛的台湾代表表示,“如何更好地保障海上、空中交通安全以及两岸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既是两岸所共同关心的,也是两岸气象同仁共同需要思考的。”两岸气象交流源远流长,合作成果丰硕。长期以来,福建省气象学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台工作方针政策,努力探索两岸气象融合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7.
《华夏星火》2008,(10):10-10
两岸周末包机的实施使两岸交流合作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两岸同胞的往来更加频繁,从此海峡两岸的旅游业开始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两岸农业合作和交流也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华夏星火》2008,(10):14-15
近年,祖国大陆制定出台的一系列吸引台资投资大陆农业、惠及台湾农民和农业企业的利好政策措施,已逐步形成体系,充分表明了大陆积极推动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诚意和善意,为两岸农业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契机。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将最大限度地推动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的落实,推动两岸农业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相似文献   

9.
程杰 《华夏星火》2009,(1):32-35
两岸农业合作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显著成效:一是有关部门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台湾农民和促进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包括准予22种台湾水果检验检疫并对其中15种实行零关税、鼓励与支持两岸农业合作与技术推广、保护台湾农产品知识产权与维护台湾农民正当权益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际社会日益重视传统医学和天然植物药的开发利用,给中医药业发扬光大以及如何发展问题带来了难得契机与新挑战。我国中医药业有着数千年辉煌业绩和深厚文化底蕴,浙台两地中医药业交流合作源远流长。以探寻浙台两地中医药产业合作模式与为目标,在简要分析、总结当前两地中医药业合作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基础上,着重以浙江省为例,对两岸中医药分阶段合作模式和发展路径进行研究设计,提出各个阶段的合作模式与发展重点,以期带动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两岸ECFA:动力机制、特点和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绯 《未来与发展》2011,(10):64-69
ECFA是两岸60年来签订的一项最重要的协议,它是过去30多年来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积淀和结晶,并将两岸经贸关系推进到制度性合作的全新阶段。两岸政策开放取得成果、两岸经贸关系密不可分、全球区域经济整合、国际金融海啸这四种力量构成了两岸签订ECFA的金字塔型动力机制。两岸签订ECFA具有推动台湾经济增长、带动两岸贸易发展、提升台湾产品的竞争力、推进广东企业升级转型和粤台经贸合作等效应。后ECFA时代.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必将向更高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12.
正福建和台湾一水之隔,有着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特殊关系。"五缘"区位优势让福建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现就福建省航海学会应如何依托这"五缘"区位优势,开启与台湾航海界的交流与合作大门,谈谈本人的粗浅认识。一、依托"五缘"区位优势,开启闽台航海技术交流与航海业务合作之历史福建省航海学会自1980年11月成立以来,首次参与对台学术交流工作起源于2009年。  相似文献   

13.
《学会》2018,(2)
正自1995年始,福建省护理学会充分利用地缘、情缘和血缘优势,承担起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护理界交流的重任。20多年来,两岸护理学者不断互访交流,成为大陆对台交往的一个重要窗口。一、两岸护理交流的回顾与概况(一)缘起1995年,福建省护理学会张瑾瑜理事长一行5人应邀赴台湾进行专业学术交流考察,参访了台湾护理学会,在台中荣民总医院参加了"两岸护理学术研讨交流会",成为大陆地区第一个赴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闽台计量学会交流合作的源起、先行先试、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双方交流合作的历程与特点,归纳总结了双方在科研合作、学术交流、技术服务、融合发展等方面所取得的亮点与成果,重点论述了双方在全国率先构建的计量科技互补双赢的创新体系,以及对两岸科技、民生、经贸、产业等领域的推动与影响,为促进闽台科技工作服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高文仲  倪莉 《学会》2005,(4):54-56
应中华青年交流协会的邀请,福建省科协组织了由谢联辉副主席为团长,徐洵、柯少愚副主席为副团长的代表团赴台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论坛”。该论坛由福建省科协2003年创办,旨在搭起两岸科技界、教育界、企业界交流的固定平台,推动两岸专家学在科技与经济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论坛已先后在福建举办两届,受到两岸各界专家的高度评价,不少台湾学  相似文献   

16.
王强 《今日科苑》2012,(22):86-91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与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步入正常化、制度化的新阶段。"早期收获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对台经济成效显著。在大陆经济带动下,台湾经济保持积极向好的发展趋势。新形势下两岸经济合作仍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抓住机遇,共同应对挑战已经成为当前两岸经济合作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华夏星火》2009,(1):4-5
刚刚闭幕的第四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两岸经贸合作方面形成了富有积极意义的共识,提出了非常重要的9条“共同建议”,反映了两岸各界的共同期待,大陆方面还提出了加强两岸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的10项政策措施。为了贯彻第四届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重要精神、进一步推动两岸在农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为两岸农村科技的携手发展共绘蓝图,我们就农村科技合作组织了海峡两岸农村科技发展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携手共进,推动两岸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农业高校对台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意义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由于共知的原因,有30多年的时间几乎断绝了一切来往。闽台历史以来均重视农业,以农立省。两地农业均有长足的发展,但各有长短,互有特点,需要取长补短.江泽民年初发表对台关系八项主张,福建更应当先走一步,积极开展闽台交流与合作的活动,促进三通,导致祖国的统一。农业高校是农业最高学府,对两地农业的发展作用显著,以此进行交流与合作,互补互利,相信对两岸的农业发展更加有利。当前闽台均强调科技的因素,科技兴省,科技兴农,因此,加强闽台农业高校的科技交流,…  相似文献   

19.
《华夏星火》2008,(10):18-18
当前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岸同胞应当不失时机的促进两岸经贸大合作,大陆有关部门也将一如既往地大力推进两岸经济交流,切实推进两岸金融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着力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具有两岸特色的互利双赢的经济合作机制,把两岸经济交流提升到一个新水平、新层次。  相似文献   

20.
海峡两岸科学合作与协同发展,是两岸合作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以SCI数据库中两岸科学合作论文为数据来源,从贝尔纳关于科学合作的科学学视角,用科学计量学和知识可视化的方法,对海峡两岸科学合作的发展态势和研究前沿进行了探测。展望了深化和拓展两岸科学合作的未来前景,提出把两岸科学合作研究前沿延伸到两岸协同创新,建立以两岸合资企业为主体、以民用产业技术研发为任务、产学研相结合的两岸产业技术研发联盟,并使之成为网络环境下赛博支持的发现—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