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10),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说教材《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七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笔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是笔算减法的开始 ,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笔算减法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笔算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课是学习多位数减法的重要基础 ,由此确定 ,教学重点是 :掌握笔算两位数减法退…  相似文献   

3.
<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是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中“生”出来的,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有着内在的联系。怎样做好“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呢?下面以14×12为例,与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掌握算理14×12,因数14和12都是两位数,计算时要分三步完成。第一步:用因数12个位上的2去乘14,得28,即个位写8,十位写2。第二步:用因数12十位上的1去乘14,得14。在这里,12中的1表示1个十,14×1=14实际上就是14×10=140,所以14表示14个十,即140。第三步:把第一步和第二步得到的积——28和140加起来,得168。这个计算过程的“道理”可以借助下边的点子图来辅助理解,  相似文献   

4.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主要依据是乘法分配律。如例题:24×13=24×(10 3)=24×10 24×3=(20 4)×1 (20 4)×3=20×10 4×10 20×3 4×3,这一计算的过程实质上是乘法分配律的复合运用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确立“以算理指导计算”的整体教学思路,努力做到四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1~2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能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迁移到多位数的乘法中去。  相似文献   

6.
黄毕年 《云南教育》2002,(13):39-40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是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口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笔算加减法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笔算加、减法的基础。教学时,要以人的发展为本,积极贯彻《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一、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提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式为了让学生了解学习计算的意义,可通过创设现实性活动,让学生主动感悟、发现、提出算式,激发他们参与计算教学的积极性。学习笔算加法时,出示玩具店的价格表,如布娃娃34元、小汽车28元,小房子5元,小手枪25元等,让学生自由选购两种不…  相似文献   

7.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是学习多位数乘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学生乘、除法计算速度的关键。教材由于篇幅所限,不能过多地编出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题。第四册只分散编了约90个,仅占这类习题总数的10%,而且大都是不进位的或一次进位的。第五册只编了约70个题目,两次进位的也只有一半左右。有的教师由于对一位数乘两位数口算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只满足于让学生练完这一百来道题。这是不可能达到《大纲》对这类口算题的要求的。为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两点。  相似文献   

8.
黄金爱 《广西教育》2013,(17):46-47
教材版本: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型方式:MS-EEPO模式(简称:EEPO)的要素组合课课时形态:标准课(40分钟)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节教学内容为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教材第6页例1),第1课时,新授课。《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之一,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由于用两位数乘多位数,相乘的数目比较大,计算步骤多,学生心理准备不足,容易产生错误,因此这部分内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0.
二、单元知识结构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掌握一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建立“倍”的概念,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在教材的编排上,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先学一位数乘两位数,再学一位数乘三,四位数,最后学习被乘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和连乘。 学生通过第二册,第三册数学学习,熟记了全部乘法口决,掌握了用竖式计算乘法的方法,为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打好了基础。乘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任何多位数乘法,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若干个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乘法。 一位数乘两位数,由于数目比较小,容易结合实物讲清算理、掌握乘的顺序,积的书写位置及进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就比较容易,因此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是这一单元的关键。 一位数乘三、四位数乘法,是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运算法则,即:乘的顺序、积的书写位置和进位等问题,与一位数乘两位数相同,只是被乘数位数增多,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三、四位数的计算法则比较容易,因此在这一小节中主要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六册第30页的例题,第31页的想想做做。教学目标①会正确地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②理解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归纳并掌握算法,正确计算。③会写出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知道为什么第二层积个位上的0可以省略。④会利用交换乘数再乘的方法进行验算,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⑤能够主动地参与探究算法的过程,学会交流与思辨,培养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自主探索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会正确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2.
计算能力无疑是小学阶段的重头戏,乘法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两位数乘两位数存在一定的难度,提高计算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方法进行回顾与整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严谨的学习态度。3.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乘法计算的运用价值。教学重难点: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2.能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多位数减法等多项计算肇本技能的综合运用。其中,确定商(以下简称试商)是教学的难点。浙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对这部分内容的设计。以“首位试商、个位调商”(以下简称首位试商法)作为常规方法,通过丰富试商训练的形式.提高技能的训练效率,捉升学生的掌握水平?下面就首位试商法与其训练形式和教学价值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云 《小学数学教育》2023,(Z2):61-62+65
<正>“两位数乘两位数”是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此之后,学生在四年级下册还将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是整个乘法运算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主要是因为,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主类推出三位数乘两位数以及位数更多的整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  相似文献   

16.
一、课前思考多位数乘法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运算的最后一个内容。学生已经积累了表内乘法、两位数和三位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与笔算的学习经验,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63页例1(不进位). 二、教学准备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教学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它主要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它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以后,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就迎刃而解了,还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数字较多,算理比较难理解。三年级学生,更多的还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思维过程离不开丰富的感性材料的支撑。如果教学中能借助好的直观模型,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经历探索的过程,学生就能厘清算理,掌握算法。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五年制第五册第73页例1 教学目的: 1.掌握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步骤,初步归纳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 2.明确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积的末位要和乘数的十位对齐的道理。 3.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具和学具:磁性黑板一块,0~9数码一袋,长方形、正方形黑色小铁片各一块。可在座位上演算的小黑板每个学生一块。  相似文献   

20.
<正>《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运算能力是数学思考的重要内涵,不仅如此,运算能力对《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提出的其他三个方面——知识技能、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的目标的整体实现,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各个学段中,运算都占有很大的比重。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明显比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复杂,但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就能自主类推出多位数乘多位数的笔算方法,因此它对于学生完整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