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代数成绩挺好的,但是几何成绩不尽人意,主要原因是对图形的感觉不好.其实,要想找到图感,只要多多地认识图形即可.丽动手折纸是找图感的好方法.笔者发现有很多图形可以通过折纸得到,故在几何教学中设计了一些折纸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地感受图形.  相似文献   

2.
任光庆 《数学教学》2004,(8):31-33,8
在解析几何的教学中,点、线、曲线按一定位置、一定条件、一定结构可形成特有的轨迹问题.这些轨迹的变化往往是巧妙而有趣味性的.下面本人通过折纸实验设计,将传统实物折纸实验和电脑模拟实验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做”数学、“学”数学的乐趣.学生经过思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折纸成为中考的热点,难点.它不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而且也考查了学生看图、识图、动手操作能力.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握折纸实质上是以折痕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充分利用翻折前后的俩图形全等.问题就容易解决了,下面我将谈谈矩形折纸中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4.
“折纸”问题既是数学课本中的一个亮点,又是各地中考题中的热点问题.但由于“折纸”是一个操作方法,题中给出的是变化了的动态过程,图形虚、实相间,不易捉摸.因此在复习中遇到这类题时不少同学深感困难,找不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有的甚至一筹莫展.其实,“折纸”问题和其他问题一样,有自身的规律和解决办法.下面给出几个例题的分析与同学们一起探讨和总结解决“折纸”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折纸是民间的一种手工艺,通过折纸能折出各式各样的美丽图案,所以折纸也是许多人喜欢做的一种手工游戏.那么,通过折纸能否折出我们所学的圆锥曲线来呢?  相似文献   

6.
张珺 《教育教学论坛》2013,(30):273-274
折纸活动由来已久,但面对这种近似枯燥的活动,孩子们总是望而却步,如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开创折纸活动的新纪元?笔者试着通过自己在中班折纸教学中的探究,发现一些能够有效培养幼儿折纸兴趣的途径,从而调动幼儿折纸热情,让幼儿在健康、愉快、幸福的前提下主动地去学习折纸。  相似文献   

7.
在折纸游戏中,对折、翻折是基本操作,通过这些操作后所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位置上的三角形是全等的.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几何证明中,你会发现一些较难的几何证明源于非常简单的折纸.下面举几个例子帮助同学们开拓思路.1.已知:如图1,∠B=2∠A,AB=2BC.求证:△ABC是直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现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空间与图形”学习领域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倡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因折纸具有操作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常被应用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在近几年来各地的中考数学题中也常有“折纸问题”出现.然而分析发现,这些“折纸问题”几乎都没有将问题产生的折纸过程阐述清楚,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的要求:1.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掌握“对边折”、“对角折”、“反复折”、“向心反复折”等折纸方法和折纸的基本功,为纸工劳动打好坚实基础。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创造想像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动手,细致、耐心的劳动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各种折纸的基本方法,并使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会识别各种折叠符号,并能按图义熟练操作。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关于《纸的折叠》一课的教学课件(2)实物投影仪、笔记本电脑(3)彩纸折叠的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数学竞赛试题中,频频出现有关折纸的问题,甚至出现在中考试题中.这类折纸问题往往用来考查同学们轴对称、勾股定理等知识的理解及综合应用的能力.让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例子.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Origamics:Mathematical Explorations through Paper Folding》一书中七个折纸专题的介绍,明晰了折纸中所蕴含的一些数学原理与结论,并呈现了日本九年级数学课堂上折纸教学实录,得出如下结论:折纸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启发者,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结论的推广与一般化;折纸课堂可采取小组合作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从而促使折纸作为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下面是初一遇到的一例折纸问题,运用数学变换思想,通过翻折的程度、角度和位置的不同铺展开来,开阔思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折纸辅助盲校数学几何图形教学的具体做法,以解决视障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困难。折纸应用于盲校数学几何图形教学,通过统一折纸术语,优化折纸辅助视障生学习数学几何图形的功能;把握折纸辅助时机,提升视障生学习数学几何图形的思维能力;精心设计折纸活动,增强视障生学习数学几何图形的兴趣,从而提高了数学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近儿年的竞赛和中考试题中,频频出现益智的数学探究题,如七巧板、镶嵌、移火柴杆、折纸等问题,这类题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体现了数学的妙用.下面以折纸问题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折纸问题”将数学蕴含于动手操作之中,直观又有情境,因此成为近年来各地中考的一个热点.然而,许多学生见到折纸问题就害怕,不知道如何下手解题而造成失分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在全面复习之后,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折纸问题”专题复习,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中考成绩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折纸教学逐渐淡出课堂,只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出现在教室的动手角、兴趣区,有些幼教教材上根本就没有折纸内容,使一些对折纸感兴趣的教师和幼儿只能上网找材料.其实,折纸教学不仅可以充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通过讲析折纸的造型可以使幼儿建立初步的几何图形概念.折纸与绘画、音乐等活动结合起来,也会让孩子获得更多的乐趣.以下是笔者在折纸教学中梳理出的一些具体方法,供老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17.
折纸是我们从小就有所接触的手工活动,这里从折纸法画出抛物线的活动开始,研究了折纸画法的几何证明,并拓展出信息技术手段下的相关作图方法,进一步从等效动点轨迹与平面区域不等式表示这两个角度进行实质性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幼儿进行有益的培养进行了阐述和分析,(1)创设精美纸工情境,激发幼儿折纸兴趣。(2)学习看图示折纸,提高幼儿协作学习的自主性。(3)充分探索,交流.体验折纸的快乐。(4)运用已有经验,掌握折纸变化规律,任何的教学活动都要有正确的理论支持.并从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制订合理目标,提供良好环境,把它有机的融八到幼儿一日生活中.  相似文献   

19.
折纸是幼儿非常喜欢的艺术活动,通过折纸活动,能锻炼手的触感和动作的准确性,培养幼儿的注意力;通过纸张的千变万化,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自然界事物的模仿和概括能力;由于折纸的过程是将点、角、线等反复重合折叠,构成三角形、正方形等各种形状,也有益于  相似文献   

20.
在历届高考与数学竞赛试题中常出现与折纸有关的内容.事实上,中学数学中与折纸有关的常见题型有:线的折叠,面的折叠,点的折叠,角的折叠以及函数图象的折叠等.通过折纸还能折出正方形、四面体、双曲线、抛物线与椭圆等,下面仅介绍椭圆的折法,为探讨一道数学赛题的折纸解法作一些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