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原盆地方言入声韵今读分三种类型:阳曲型有三组入声韵,包括一组低元音,一组中元音,一组高元音;太原型有两组入声韵,包括一组低元音,一组高元音;平遥型只有一组入声韵。三种类型中只有阳曲型还保留着中元音韵母,并且太原型古入声韵今读低元音的韵母一起正在经历着向高元音韵母的演变,平遥型入声韵已经完成了这项归并,今天都读为半低元音。  相似文献   

2.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在使用时却有许多不同之处。一、描述的角度和方式不同平均数描述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是一组数据的"重心",是度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基准。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动都会  相似文献   

3.
英国剑桥大学的专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人们分成两组,一组有朋友、亲人为伴,另一组则没有。结果,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前一组出现的健康问题比后一组少50%。科学家用数字和事实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真情的关怀。俗话说,细微见真情,关怀显大爱。真情在生活中处处可见:父母的一声鼓励、朋友的一个微笑、老师的一  相似文献   

4.
一、案例追溯S教师在一节排球课的结尾部分安排课课练——一组400米,全班共分2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女生在练习过程中差不多分成两个集团,第一集团跑完300米时,第二集团仍在200米处,而就在200米处有一位女  相似文献   

5.
谁在不怀好意茵最近的日子不怎么好过,学校引进了新的互助学习教学方法,两人一组,彼此帮扶,共同进步。一般都是女生和女生一组,男生和男生一组,可班上男生女生都是单数,势必要有一对醒目的异性组合。老师为难了半天,最终把茵和尖子生鲤分成一组。老师的意思明摆着,把他俩放在一组比较放心。这……这简直太小瞧茵的个人魅力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一对一"带教模式对口腔本科生实习质量的影响。[方法]在我院实习03级同学为传统带教组,04级同学为"一对一"带教组,在实习完后对出科考试成绩、技能考试成绩、一次性考研率和毕业后用人单位评价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口外、修复出科考试成绩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口内技能考试成绩"一对一"带教组明显好于传统组;用人单位评价"一对一"带教组好于传统组(p<0.05);而考研率"一对一"带教组低于传统组(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一对一"带教模式有利于口腔本科实习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对理论知识及相关质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知道:把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或者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相对于平均数而言,中位数更能反映出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或一般水平。因为在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会使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偏大或偏小,所以平均数不能很好地代表这组数据的一般水平。而中位数正好能避免受一些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8.
李兵 《考试周刊》2009,(45):74-74
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特征数有三个: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而表示。组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数也有三个:极差、方差、标准差。它们主要用来反映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极差反映一组数据中两个极端数之间的差异情况。极差的计算公式是:极差=最大值-最小值。方差、标准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运动吗?你喜欢什么样的运动啊?生:跑步、跳绳……师:我们学校开展了校园集体舞活动,请看屏幕,都有哪些项目啊?生:圆圈舞、交谊舞。师:圆圈舞几人一组?交谊舞又是几人一组呢?生:圆圈舞5人一组,交谊舞2人一组。师:不错,有5人一组的圆圈舞和2人一组的交谊舞。如果让你组织同学们参加圆圈舞,你认为安排多少人参加合适?生:15、20……(板书学生  相似文献   

10.
维持原貌     
有一个皇帝,想整修京城里的一座寺庙,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寺庙整修得美丽而庄严。有两组人员被找来了,其中一组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工匠,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由于皇帝没有办法判断到底哪一组人员的手艺比较好,他要求  相似文献   

11.
智慧超市     
组成语将两组空白心形图内填上适合的字,使横的一组和竖的一组各组成4条成语,不得重复。2的等式在每个2与2之间加运算符号,使算式成立。  相似文献   

12.
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探讨一道习题: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呢?小虎画了几个图形,发现"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首次试教,学生八人一组,分成六组,每一组桌子上分别放上一种绍兴特产。它们是:一盒绍兴香糕、一包绍兴茴香豆、一坛绍兴老酒、一瓶绍兴腐乳、一袋绍兴乌干菜、一顶绍兴乌毡帽。  相似文献   

14.
一、直接利用定义 梯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根据这个定义,要说明一个四边形是梯形,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一组对边平行,②另一组对边不平行.  相似文献   

15.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 (一)数轴法 运用数轴法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首先将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然后找出其公共部分,这个公共部分就是原不等式组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则表示原不等式组无解.这种用数轴法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既直观又明了,且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6.
[课堂实录]一、发散思维,引出课题师:请同学们自己找出一条理由,将-4, 3, 4,-3分成两组。生1:我将-4、-3分在一组,将 4、 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  相似文献   

17.
毛文 《八小时以外》2014,(10):77-77
最近参加了一次职场培训,其中有一个游戏让我记忆犹新。 参加培训的人被分成了6组,每组获得一红一黑的纸牌。游戏规则:6组全出红牌,各得10分;6组全出黑牌,各得负10分;若有红有黑,红得负40,黑得正40,最后得分最高的一组获得奖金。在开始的两回较量中,6组全部出黑牌,每组均为负20分。  相似文献   

18.
一、活动准备1.征选主持人。2.把学生分成四组,一组调查中学生的早恋情况,一组搜集歌颂爱情的诗或歌,一组编排小品,一组联系并邀请家长参加班会。3.学生按计划分头行动。小陈和小李同学把整个活动过程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一、缘起:两道习作训练题引发的差异 周末,我们把班上学生分成两组,布置了不同的习作练习:一组观察家里一天的生活情况,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另一组看电视、听广告语言,听完后记录下来。两天后,我将这两组学生的习作进行了对比,意外地发现:观察家里一天生活的习作训练,  相似文献   

20.
美国密执安州伊普西兰蒂中等教育研究基金会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进行了一项幼儿教育研究。他们把一百二十三名三至四岁、智商均在六十至九十之间的儿童分为两组。一组不受学前教育,另一组进行学前教育,大约每六名儿童配备一位幼儿教师。然后,对这两组儿童进行十六年的观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受过学前教育的这一组儿童的情况远比未受过学前教育的另一组儿童要好: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