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麻建林 《学周刊C版》2020,(16):191-192
当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在近些年社会转型变化的过程中,也遗留了不少社会问题,如在农村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群体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农村地区家中经济困难,父母只得外出打工,留孩子和老人在农村生活。由于此类群体儿童长时间和父母分离,心智会存在不健全,且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跟不上,因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与调查,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伴随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而产生的特殊群体,是教育扶贫的重要对象。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对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扶贫是扶心教育、扶志教育、扶德教育、扶智教育和扶技教育相融合的教育精准帮扶体系,旨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通过对西部连片特困地区陕西省域5县32所乡村学校1051份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呈现分化倾向,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志气、道德、学业和技能等方面发展状态良好,但同时还有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需要给予关注和引导。农村学校需要整合师资队伍、采取多样化的帮扶方式、实施个性化的帮扶方法和创新帮扶实践体系,以切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五位一体"教育精准帮扶工作。  相似文献   

3.
关于留守儿童认识的误区及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留守儿童的弱势因素,显而易见,这些研究存在着盲点和误区。儿童留守状态不是形成“留守儿童综合症”的最终原因,而只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影响因素,它催化或加剧了留守儿童群体原先处于萌芽阶段的各种问题。这种留守状态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判断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五省农村留守儿童实证调查,本文探讨了留守儿童生存状态和群体特征。调研结果显示,留守儿童是一个多元的群体。一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和心理发展等方面与非留守儿童没有差别,留守儿童并不是“问题儿童”;另一方面,因亲情缺失,少数留守儿童的安全和情感发展面临阻碍。因此,社会各界应客观理性看待留守儿童现象,采取“政府主导、责任共担”的机制促进留守儿童建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是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而长期与父母分离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其身份的特殊与越来越庞大的数量而受到社会关注。为了深入了解现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文对扬州地区和宁夏地区的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出现学习焦虑的可能性较高;(2)留守儿童心理出现严重问题的几率比非留守儿童大,具体表现在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和对人焦虑问题的检出率则略高于留守儿童;(3)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监护类型、父母在外工作年限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当前农村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关系到农村儿童的知识掌握,还关系到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本文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该地区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据此提出对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提出一些干预措施,从而改善该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位现象.  相似文献   

7.
张雯 《辅导员》2011,(6):53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一、我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留守儿童教育进行了摸底、调查。  相似文献   

8.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我校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留守儿童教育进行了摸底、调查.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本文主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问题,查阅了2004年到2007年国内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问题的文献,对留守状态是否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原因分析以及解决对策等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述.综述认为,今后的相关研究要注重组织权威机构和优势的研究力量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问题进行专门系统的调查研究,形成科学的结论,揭示深层问题,同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实证研究,以便更有效地改善"留守儿童"学业不良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赣南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赣南地区“留守儿童”的调查,了解其心理发展状况。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赣州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测试。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水平与正常儿童没有大的差异,但总分和因子分要比非留守儿童低,在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三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在行为、焦虑、幸福与满足、合群等方面的因子分存在差异。说明留守儿童自我意识水平正常,但内心更自卑、抑郁、对人生态度更悲观,存在较多社会适应不良问题,性格更为内向和孤独。其中留守男生存在较多行为问题和社会适应不良问题,留守女生存在更多自卑、不满、悲观等情绪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4年9月起,由叶敬忠教授主持,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组成了近20名研究人员参加的“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课题组。他们在陕西、宁夏、河北和北京地区选择了10个县10个村开展了调研,得出“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研究”的调查研究报告。本刊撷取部分内容,以期引起广大留守儿童家长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学的调查发现,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关系大都较为疏远,造成留守儿童学习普遍不理想、行为存在不同程度偏差、思想道德滑坡、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等诸多问题。为此,学校应加大寄宿制建设力度、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纠正思想行为偏差以树立科学人生观、重视留守儿童的生活、安全以及学习问题等,切实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在广大农村地区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而且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留守儿童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由于亲情和家庭教育的双重缺失,造成他们在学习与心理发展方面存在以下问题:学习情况不佳、行为习惯不良、人格发展不健全等。本文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几点建议,希望事关我国农村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可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4.
徐鑫  李梅 《滁州学院学报》2007,9(4):115-118
通过对滁州市不同地区十二所中小学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教育问题主要有:学习问题、行为与道德问题、心理问题等方面。解决办法有:发挥学校的教育优势,给予留守儿童家的温暖;总结已有的经验并对其进行创新,让其能适合本区的特色等。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自理、学习自律、人际支持上,有着较好的独立自主能力,同时对父母外出表示理解;广泛存在于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由于城乡二元壁垒、本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理念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在生存状态、心理发展、教育状况等方面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6.
假日生活是儿童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假日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儿童品德、智能和人格的发展。通过对襄阳市农村地区的调查发现,目前农村3至6岁留守儿童假日生活中存在着活动场所单一、活动内容不丰富、同伴陪伴少、缺乏合理规划和引导等问题。从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父母、幼儿园等角度提出了提高这些留守儿童假日生活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品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规模农民工的流动形成了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上存在着情感缺失、情感受到障碍以及道德意志薄弱等问题。留守儿童道德品质上存在一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亲子关系的失调和道德情感的变异、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与道德观念的混乱。对此,应该从法律、制度层面去解决。通过教师爱的教育以及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的学校道德教育,对留守儿童施以正确的教育,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梁婧 《考试周刊》2013,(89):163-163
我国留守儿童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群体,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作者对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留守儿童”是指城市中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统计约85.3%的城市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人格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等,这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学习和成长。本文对这一群体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以期使这一城市弱势群体得到更多关注和温暖,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新县两所初中和五所小学的留守儿童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结果分析大多数留守儿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但也存在有压力、忧虑,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有心理负担,因留住环境影响产生不良生活习惯等情况。因此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建立家访制度,建议加快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步伐,成立留守儿童基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