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女性形象的塑造构成其创作特色,影响其文学史上的地位的,男作家往往居多。巴金,就是其中颇有特色的一位。他塑造的系列女性形象,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女性形象的塑造几乎贯穿其毕生的创作。形象的变迁与作家融铸其中的审美理想,恰好反映出巴金心灵深处虔诚、纯真的女性崇拜意识。  相似文献   

2.
随着20世纪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在中国文坛上女性作家的多元化写作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她们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审视着整个社会的变迁,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审美上,都具有自己鲜明的创作特征。然而,在大众文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女性作家在张扬女性生命主体意识和自由审美精神的同时,也陷入了商业和文化的双重危机。  相似文献   

3.
凌叔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中国文坛涌现出的众多女性作家之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凌叔华创作的高峰期与成熟期,她的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以描写女性形象与儿童形象见长。她的小说既受到西方小说创作技巧的影响,又完美地融入了自身的才情、生活经验与审美取向,使作品既得西方小说技法之妙,又具有浓郁的本土化风格。其代表作《酒后》鲜明地体现了她的这一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4.
茹志鹃的《百合花》具有女作家独到的艺术触觉和对生活细腻的感受,艺术魅力更多地来自于一种特有的女性化的叙述情调。小说对英雄、战争、人情的超常描写,显示了女性作家特有的审美意识、情感及方式,对后来的女性化创作提供了一定的示范性与开拓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美国南北战争小说解构了传统战争小说中女性缺失或女性形象塑造的固化模式,女性在战争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被重新挖掘,并被赋予了面向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治愈性力量。近十年的内战小说中,女性形象更具颠覆性,拥有了改变旧有社会秩序、重构政治格局的力量。当代美国内战小说塑造出差异化、多样化的女性形象,创作主体有女性作家,也有男性作家,反映出在后现代女性观的深刻和广泛影响下,美国精英文化阶层对女性社会分工、社会角色嬗变的普遍接受和认同,并通过文学作品的创作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了新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6.
试论内蒙古男性作家的女性审美理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内蒙古当代小说创作中发现 ,男性作家在其艺术建构中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但在女性审美理想方面却有着相当的一致性与稳定性。本文从这一点入手 ,阐发了他们充分肯定女性在两性完整的社会里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的前提下 ,以“真”、“善”为审美标志 ,铸就和再塑了无数负载着他们的审美理想的女性形象 ,高扬了女性人格操守美的力量的观点。并在分析这一力量中诸多构成因素与特征 ,寻找其坚韧、宽厚、无私等一些根本因素 ,推衍、融入于凡俗人生、爱情婚姻领域等审美的创造中 ,寄托了男性作家以此疗救人类弊病的最高理想  相似文献   

7.
女性作家群体的崛起是河南文坛的新现象。以邵丽、乔叶为代表的女性作家最初大胆书写女性情感经验,接受后现代主义观念,质疑由男性作家主导的本质化宏大叙事,为河南文学提供了新的面相,冲击了当代文学中以表现乡土苦难、批判乡村权力见长的"中原经验"。女性作家的创作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逐渐摆脱了单向度的女性意识表达,对社会历史的复杂性有了深入的体认,开始直面城镇化转型中的中原大地现实,创作出了社会关怀强烈、生活观照深入、情感指向博大的作品,较好地丰富了当代文学中的"中原经验"。  相似文献   

8.
在以女性为主角的唐宋艳词中,"过尽千帆皆不是"的女性等待形象几乎是众多男性词家的"最爱",形成了艳词独特的女性等待现象.本文就等待现象在唐宋艳词中的存在状况、男性作家对之采取的审美态度等问题展开探讨,最终追溯男性作家在进行创作时的深层心理内蕴:心理期待、心理错觉及特殊的抒情需要.  相似文献   

9.
左拉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以客观的态度在自己的作品中描写了为以往作家所忽视的女性的性爱问题,既超越前辈作家,对后辈作家也有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二十年代受美国移民浪潮、女性解放的与民权运动的影响,华裔女性文学迎来巅峰时期。女性不再针对男性创作文学,不再用单一的眼光衡量女性的独特和尊严。随着中叶时期女性文学与中国社会文化习俗之间的渗透,华裔女性作家将原本反抗的女性呐喊转移到女性文学创作的新道路之中。在此阶段华裔女性的创作模式已经进入到多元化视角,并且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本文以华裔女性代表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为素材,对20世纪华裔女性作家文学创作角度中中国元素特点加以简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