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杨慕文 《文教资料》2011,(10):21-23
《贵妇人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的早期最佳作。在此作品中.作者成功塑造了伊莎贝尔·阿切尔这一形象。本文一反中外评论家们提出的小说女主人公伊莎贝尔性格缺陷决定她坎坷命运的观点.试图从社会根源来剖析女主人公在欧洲追寻自由,身陷囹圄的命运背后复杂而深沉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他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人物,他的作品也揭示了当时的许多妇女问题。可是田纳西·威廉斯无法逃避男权思想对他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这些女人是令男人爱但不敢接近的,同时通过他作品中的男人形象和男人对待女人态度的多个例子体现在男权思想影响下的他对待女人的另一面态度。本文通过他的《玻璃动物园》中的阿曼达,《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琪,《夏和烟》中的阿尔玛这三个女性形象的塑造来证明田纳西·威廉斯的潜在的男权思想。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叙事手法为切入点,应用叙事学中的内聚焦理论,对其作品《一位女士的画像》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的心理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詹姆斯作品中固有的心理描写开创了文学创作心理描写之先河,这种创作手法一改现实主义初期刻板的人物形象塑造,使伊莎贝尔的形象因其复杂的内心世界而栩栩如生。因此,詹姆斯通过内聚焦手法所展示的这幅心理画像实际上是一个立体画像,画像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充满矛盾。  相似文献   

4.
伊莎贝尔·阿切尔是亨利·詹姆斯国际题材小说杰作<-位女士的画像>中的"美国女孩"形象,她的行动演绎并塑造着美国民族文化.伊莎贝尔在三个不同类型男子之间的情感选择,彰显了美国式自由精神及超脱一切的理想化本质,而其对于家庭责任感的道德恪守,不仅昭示出清教精神渊源,更是亨利·詹姆斯对美国民族文化的想象性构想.  相似文献   

5.
《贵妇人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的早期最佳作。在此作品中,作者始终遵循着"心理现实主义"原则,成功地塑造了伊莎贝尔.阿切尔这一形象。小说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的性格缺陷预示了她的悲剧命运。社会根源如传统势力辗磨、现实社会的束缚决定了伊莎贝尔的婚姻悲剧。  相似文献   

6.
李桦 《考试周刊》2015,(17):16-17
《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生平的最佳作品之一。在小说结尾,伊莎贝尔虽然知晓了丈夫与其情妇卑鄙的阴谋,却还是选择了回归,小说的结局引起了许多读者和评论家的失望和困惑。作者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伊莎贝尔选择回归的动机,并探讨伊莎贝尔所指的"康庄大道"的真实涵义。  相似文献   

7.
梵·高的作品充满激情而又独树一帜,对西方乃至世界绘画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梵·高,世人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向日葵了,其创作时间恰是梵·高艺术创作的转型期,可以说没有这次艺术创作中的升华,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梵·高.通过研究梵·高的向日葵系列油画作品,我们可以以点带面地了解梵·高的创作状态,剖析梵·高创作时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
滕学明 《文教资料》2013,(20):16-17,39
唐·德里罗的《白噪音》被誉为美国后现代文学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从生态伦理的角度而言,小说展示了美国后现代社会中人们愈来愈担忧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的矛盾,生动地刻画了当代美国大众的各种精神生态危机,是一部优秀的生态小说。  相似文献   

9.
作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最后一部作品,智利女作家伊莎贝尔·阿连德的力作之一<幽灵之家>的主题无疑具有多解性.本文将从女性命运与男性欲望的关联,埃斯特万·特鲁埃瓦的人生以及全书的结尾等几个方面人手,试图说明:男性侵略性的欲望和由此带来的对女性身体和心理的损害是<幽灵之家>一个不可忽视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佐佐  裴靖 《音乐世界》2008,(10):86-89
二十刚过,对一个男孩子来说,是小孩,也是男人。他们的笑容童心未泯,他们的内心坚毅勇敢!始源,基范,男人·小孩。  相似文献   

11.
D·H·劳伦斯以一系列独具个性的长篇小说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但是绝大部分的评论家都将目光投射在他极负盛名的代表作《恋爱中的女人》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作品上,而往往忽略了其于转型期创作的几部作品。《出走的男人》是劳伦斯转型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探讨了男人出走的根本原因。而这种出走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反抗,也是劳伦斯希望重建和调整男女关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孩子在面对新同学、新学校、新住所时往往会产生不适,这些“新”给孩子带来的不一定是兴奋,而是不安、担忧,甚至恐慌:见不到原来的好伙伴了,不能很快融入新的群体……我们不得不承认,世上没有一根魔术棒可以让我们挥动,  相似文献   

13.
对于那些眼光挑剔的读者,在欧·亨利的作品中,最好的不是那些讴歌人性美好以及有着"欧·亨利式结尾"的小说,他们需要看到的是那些直击人性黑暗与荒谬、没有任何作者"风格标签"的作品,其实这些在欧·亨利的作品中,不在少数。《钟摆》也许是其中最不引人注目,却又最"复杂"的小说之一。外出归来的丈夫发现妻子因母病重离家,突然良心发现:"现在他明白了,凯迪对他的幸福是必不可少的。枯燥无味的家  相似文献   

14.
《贵妇画像》是亨利.詹姆斯早期著名作品之一。他成功塑造了一个有着丰富想像力,独立自主,崇尚自由具有新思想的女主人公。本文从分析伊莎贝尔的个性与其命运存在的某种联系,指出了妇女在面对人生的理想与现实所产生的困惑感,并且说明人应该为自己的抉择负责。  相似文献   

15.
《贵妇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的早期最佳作。在此作品中 ,作者始终遵循着“心理现实主义”原则 ,成功塑造了伊莎贝尔·阿切尔这一形象 ,全面展示了三个层面的个性冲突 ,即欧洲大陆和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众多人物之间的性格差异及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的性格两面性 ,为她走入婚姻和回归家庭提供了充分合理的铺垫 ,因此使情节设计与个性发展并行不悖。伊莎贝尔悲剧性婚姻具备合理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于晓利 《考试周刊》2009,(37):27-28
《安娜·卡列尼娜》和《一位女士的画像》分别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和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著名长篇小说。两部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世人关注.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和伊莎贝尔·阿切尔对“自由”的追求是两部作品的共同主题.历来是学界评论的焦点。然而.不同的人生观决定了两人迥异的情感态度、行为方式和不同的人生结局。两部作品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向我们昭示:真正的自由是理性的自由、道德的自由、精神的自由和物质的自由。  相似文献   

17.
一曲     
父亲:你到哪里去?(肖邦:对不起,爸爸。)怎么了? 教授:你简直没有办法把那孩子从钢琴拉开。母亲:看看他。处于这种境况让他怎么弹? 伊莎贝尔:弗德烈,现在是帕克尼尼在弹。男人:哦,你终于来了。准备好了吗?肖邦。教授:太好了,弗德烈。太好了,太棒了! 伯爵:继续!继续! 伯爵:阁下大人。我们以为路况不好,今天晚上你不来了呢。我向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波兰的军事首长,是由沙皇陛下新近指派的。给大人准备个位子。男人:继续演奏。  相似文献   

18.
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贵妇画像》从出版就一直广泛受到文学界的讨论和关注,相关的专家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这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基于此,尝试通过一个全新视角,即跨文化视角,来对其进行分析,首先阐述女主人公伊莎贝尔自身个性导致悲剧命运的必然发生,其次研究了《贵妇画像》中的文化解读和女性的话语权,进而在作品中获得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是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奇葩,欧·亨利是现实主义创作的不朽大师。本文从他作品的写作背景、主题思想、创作艺术加以剖析,以达到研究欧·亨利小说艺术风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速览·人物     
《八小时以外》2013,(11):18
长久以来,男人,似乎与权力、智慧、决策力、前瞻性、果断性这些词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无论是IT领域或商界、政界,男性都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甚至,这种"绝对"的长久性已经令人习以为常地认为是不可替代和无法超越的!但时至今日,随着谢丽尔·桑德伯格、吉尼·罗曼提、玛丽莎·梅耶尔、梅格·惠特曼这些越来越被人熟悉和敬佩的女性陆续登上行业的权力顶峰,女性在男人掌控的世界中所展现出的果敢、坚毅、智慧,甚至是强势,已经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