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感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中一种非常神奇美妙的精神现象。写作需要灵感。中学生写作过程就是一个创造性活动的过程。“灵感”在这个创造过程中,能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创造对象上,意识处于十分清晰和敏锐的状态,思维极其活跃,创新意识极强,写作效率极高。那么,怎样诱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呢?一、创设情境,诱发灵感写作灵感的产生常常是人的显意识和潜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教师在写作指导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创设能使学生心理亢奋、激动的情境,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产生创作欲望。1.设计恰当导语…  相似文献   

2.
钱学森先生在《关于形象思维的一封信》中指出:“凡有创造经验的同志都知道,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我们常常强调在语文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刨新意识。如果不注意激发学生的灵感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对灵感思维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教育的艺术》中就不止一次地提到要激发学生的灵感和老师的教学灵感。 因为灵感思维的发生是潜意识活动和显意识活动相互交融交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们在…  相似文献   

3.
写作灵感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中一种非常神奇的精神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巧妙地点拨学生的写作灵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就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增强,写作质量提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呢?一、创设情境,激发灵感写作灵感是人的显意识和潜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可谓是创作的强烈火花。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可创设使学生心理亢奋的情境,使其在不知不觉中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产生写作的兴趣。1.设计恰当的导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导语,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本节课的…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1,(86):25-27
灵感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创造新形象时思维受到某种外来信息的刺激或诱惑而产生的突发性意念。写作灵感是作文者显意识和潜意识交互作用、彼此渗透的结晶。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写作灵感,那么就能让学生写得酣畅淋漓,就能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乐趣,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然而写作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写作灵感的偶然产生也有一定的必然性。而且阅读是加强学生语言积累,拓展学生思路的重要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将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起来,从而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的写作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创造性活动的过程,而“灵感”在创造活动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诱发学生的灵感应着重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一、创设情景,使学生的心理进入全新世界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诱导学生灵感迸发的充分而又必要的条件。俗话说,好的...  相似文献   

6.
灵感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创造新形象时思维受到某种外来信息的刺激或诱惑而产生的突发性意念。这种突发性意念,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瞬间产生的写作冲动。不少优秀的文学作品的问世,就是缘于灵感的突然闪现。有灵感才会有创造,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教学时如何引导,才能诱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激发学生的作文灵感?一、培养写作兴趣人的创造力大小,固然和先天的智力因素有关,但良好的兴趣和爱好,更是左右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内在精神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有写作的欲望,才会乐于在作文中张扬自己的…  相似文献   

7.
王向林 《甘肃教育》2010,(14):61-61
传统作文教学往往侧重于布局谋篇、概括提炼等逻辑思维训练,轻视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导致大多数学生写作时没有灵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众所周知,灵感思维是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突发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它在写作中决定了文章的个性。学生怎样在作文时获得写作灵感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张丽霞 《现代教育》2011,(Z3):121-121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切入点,创设情景、激发灵感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催化剂。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注意方式方法,提醒学生注意"两不",激发其灵感,促进他们深入生活,增强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写作活动是一种创造活动,高校写作教学对培养创造型人才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写作教学中,利用写作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一项创造性活动,在写作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创新意识,并在写作活动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相似文献   

11.
数学中蕴含着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主要有开放式、活动式、探索式等教学模式,通过指导观察、引导想象、诱发灵感等手段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2.
灵感在艺术创作中极其重要,作家创造力的发掘与灵感密切 相关 ,灵感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形式,它的发生过程与潜意识活动紧密联系。潜 意识活动主要是非逻辑性的,受控于右脑半球。  相似文献   

13.
程洪忠 《青海教育》2004,(11):13-13
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创造性学习。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为在学习者的实践活动中、认知活动的过程中,主要以学生自身为意识的对象。学生是按照自己的意识相应的控制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创造性思维和自我意识。那么.如何理解学习的主体性呢?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一定的知识积累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在音乐的启蒙和熏陶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掘学生的艺术潜能。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主角;通过音乐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启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新教材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音乐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造力是人类活动中比较高级的一种能力,是人们在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本文从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学环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三方面来阐述。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能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灵感是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创造新形象时思维受到某种外来信息的刺激或诱惑而产生的突发性意念。在语文教学中要从兴趣的培养、知识的积累、习惯的养成、情境的设置四个方面进行引导,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激发学生的作文灵感。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创设民主气围,激发创造思雏;教给质疑方法。训练创造思维;展示思维活动过程.激励创造思维;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因子,在创造活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在分析灵感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化学教学实践,提出了环境策略、基础策略、实践策略三位一体的灵感培养策略,为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做了一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写作活动是一种创造活动,高校写作教学对培养创造型人才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写作教学中,利用写作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