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我深深地为陈老师精心的组织所感动,为孩子们绽放的年少活力而欣喜,更被陈老师能赢得强大的家长阵容之支持而震撼。“序幕、励志篇、成才篇、感恩篇、奋进篇”几个篇章组成一本厚厚的书,翻看其中,字里行间自有打动人心之处;几个篇章又在讲述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或跌宕、或起伏。其问总有两个情节在脑中挥之不去。  相似文献   

2.
篇章信息度指对于接受者而言篇章信息超越或低于期望值的程度。信息度过低会使篇章枯燥乏味,而信息度过高又会使篇章晦涩难懂;语言学家deBeaugrande和Dressler把信息度分为三个等级。好的篇章生产者应该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度的升降级手段。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对于篇章信息度的把握问题也应给予充分考虑。基于此目的,探讨确定某一待创制篇章的信息度时需考虑的因素,并设计了信息度升降级练习以训练学生对篇章信息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代,凭着自己的纵横之势、跹短之术、诡谲之计,或远见卓识、雄辩口才说服君主而左右时局的谋臣策士,是屡见不鲜的。他们恃其辩才,说服统治者或战或和,或攻或守,或援或拒,或行或止,在《战国策》里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正>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篇章阅读、主题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等多种阅读方式,但从篇章阅读走向主题阅读、群文阅读,进而探索整本书阅读,是阅读改革的方向。本文将通过几种阅读方式的比较,尝试探索不同阅读方式的推进策略,探讨不同阅读方式的价值所在。篇章阅读往往是对某一主题的代表性文本——某一作者的代表作品,或某一作品中的典型选段——的研读。篇章阅读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占据核心位置,  相似文献   

5.
德语文学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歌德、里尔克、施笃姆、卡夫卡……一代又一代伟大的德语作家,都以其或深刻或广博的思想,或犀利或优美的文风,润物细无声地渗透了全世界读者们的心灵。在“五四”以降的现代中国,渊源深厚而又能经世致用的德国文化成为了无数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心折的对象,而德语文学,作为这一优势文化中最为优美的部分,更是潜移默化地参与了人们认知模式的更新和重塑,成为中外文学和文化交流史上值得浓墨重彩书写的一段篇章。  相似文献   

6.
隐喻与篇章衔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不仅是一种常见修辞手法,也是篇章中常用的衔接手段。不同于传统的语言形式上的转换或替代等衔接,隐喻表达的是篇章中体现的思想交流。隐喻丰富多彩,不论词汇隐喻,还是语法隐喻,都能给理解提供一个暗隐的语义衔接。词汇隐喻被定义为用同一语言符号表现不同的概念意义,而语法隐喻定义为用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现类似的概念意义,两者都延伸出了句子,到了篇章、甚至是更广的社会文化领域,让读者或听者完整统一地理解篇章结构。  相似文献   

7.
句群与修辞     
修辞学领域中应不应该包括句群的修辞,目前还很少见到肯定或否定的文章。陈望道先生在其《修辞学发几》中曾指出篇章结构应该是修辞学研究的对象,篇章结构也是一种修辞现象。吴士文、冯凭两先生的《修辞语法学》,对篇章修辞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徐炳昌先生曾著《论篇章的修辞》一文,从理论上,从实践上说明修辞学应有篇章修辞的一席之地。这些先生的文中,都或多或少联系到了句群的修辞。将句群列入修辞学研究的范围。研究句群的修辞效果、句群的修辞方法,无论是从修辞理论角度去考虑,还是从修辞实践出发都是可以成立的。刘勰在《文心…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教育基础薄弱的大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是一项宏伟而光荣的事业,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这本报告文学集真实地记录了中国教育史上这段辉煌的篇章,以及为此工程投注了满腔热忱,付出了艰苦努力的无数先进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辉煌的篇章——中国“两基”工作纪实$教育部 $教育科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9.
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读了一本书或一篇章后的感受体会,它是一种常用的体,属小型议论。中学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而读后感能将读和写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写读后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写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好的读后感还可以启迪思想、提高认识,明辨是非。  相似文献   

10.
李方 《现代语文》2006,(3):123-124
《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章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节选自林海音代表作长篇小说《城南旧事》。这篇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内容虽然是对“往事的回忆和眼前事的思考”,但总感觉内容“混乱”,所以认为作品的结构和思路不很明朗,导致对课的理解有相当的难度。其实,学生们的直观感觉是完全准确的,这篇章确实不同于其它课里所接触过的“回忆”或“心理活动”,它更复杂.心理活动的描写充满流动。这种内心世界的字表达方式,缘于作意识流手法的运用;而这种手法的运用,学生们初次接触,所以有一定难度。  相似文献   

11.
说“符号”     
2006年北京的高考作要求考生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章,谈谈感受或看法。为便于考生理解,试卷给了如下提示:  相似文献   

12.
罗钱军 《培训与研究》2008,25(10):30-33
篇章信息度指对于接受者而言篇章信息超越或低于期望值的程度。语言学家de Beaugrande和Dressler把信息度分为三个等级。好的篇章接受者应该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度的降级手段。篇章生产者为了提高某一篇章的趣味性和文采,增强篇章的可读性,会适当提高篇章的信息度。完全属于一级信息层次的低信息度篇章既不容易建构,又缺乏可读性和趣味性。作为篇章接受者,首先要正视并接受这一事实,更重要的是找到切实可行的信息度降级解读策略。本文探讨了图式理论指导下的“篇章信息度降级解读”策略,并且探讨了如何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篇章信息度降级解读”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论图式理论指导下的篇章信息度降级解读策略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篇章信息度指对于接受者而言篇章信息超越或低于期望值的程度。语言学家de Beaugrande和Dressler把信息度分为三个等级。好的篇章接受者应该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度的降级手段。篇章生产者为了提高某一篇章的趣味性和文采,增强篇章的可读性,会适当提高篇章的信息度。完全属于一级信息层次的低信息度篇章既不容易建构,又缺乏可读性和趣味性。作为篇章接受者,首先要正视并接受这一事实,更重要的是找到切实可行的信息度降级解读策略。本文探讨了图式理论指导下的“篇章信息度降级解读”策略,并且探讨了如何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贯彻实施“篇章信息度降级解读”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古代白话小说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叠架现象,有词语叠架、句式叠架以及篇章叠架,它们在形式上、语义上犹如叠床架屋,层层堆叠。其中,最为常见的当数言成分与当时白话口语成分相糅舍而造成的叠架;其次为古代汉语词语或格式的遗留与新兴的词语或语法格式的叠架。篇章上的叠架指的是古代白话小说特有的双头、双尾结构,行关键处再穿插韵或反复吟咏、或总结前、或预示下等等,这些语言与篇章结构上的特点对形成古代白话小说独特的语言风格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汉平  李庆新 《双语学习》2007,(6M):127-129
语篇理解离不开词汇。词汇不仅影响着语法结构,而且也影响着语篇的衔接和连贯。在单句语篇层次上,某些词对语篇的理解起关键作用,我们叫它关键词。本文集中讨论了单句语篇中关键词是如何依靠语境线索、词义搭配(词义组合)、词的选择限制性和逻辑推理,来理解语篇的。以往的语篇分析大都是分析某一篇章或段落的衔接和连贯,而少有涉及单句语篇的语篇理解。其实单句语篇的理解至关重要,因为它是理解篇章和段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郭孝蓉 《四川教育》2005,(10):45-45
最近读了一篇章《请真诚地赞扬我》,回想起自己教育生涯的点点滴滴,为自已曾经的恰当处理而欣慰,也为自已不经感间伤害了学生而自责,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相似文献   

17.
谭洪霞 《考试周刊》2011,(2):111-112
主位、述位理论描述的是在句子或语段之中作者或说话人意欲突出不同的信息或赋予重要性时的一种信息安排考虑。篇章主位结构对篇章的生产和解读具有重要的作用.语言教师有必要将主位结构理论引进外语阅读和写作教学,指导学生恰当地解读或建构篇章。  相似文献   

18.
本阐述了篇章解读中的语境因素,篇章解读中经常发现,理解了篇章中所有的词却不明白其含义,其困难缘于读不能把篇章与其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化语境联和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本提出语境是解决这一困难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BeaugrandeDressier认为,语篇作为一种“交际活动”(communicativeoccurrence),应具有七项标准:衔接性、连贯性、意向性、可接受性、语境性、信息性和互文性,“如果其中的任一标准没有达到,语篇就失去了交际性”(转引自张美芳,2000)。信息度(informativity)指对于接受者而言篇章信息超越或低于期望值的程度,即篇章事件在多大程度上是预料之中的还是出乎意料的,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20.
对比,就是两种事物相对比较的方法。对比手法,是古今各种体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这种笔法,或着眼于篇章.或运用于段落。其基本作用有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