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到“自我”必然涉及到“我”。“自我”即人本身 ,“我”即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就是说 ,每一个人都是由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他的自身这两部分组成的。明确“自我”与“我”的含义 ,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对于理解“自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重要性。人的行为是有两元性的 ,即由“独立行为”和“角色行为”这两部分组成。倘若我们把社会当作一个大舞台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每一个社会 ,每一种文化 ,对各种社会角色都规范了一整套角色期待和行为准则 ,教师该做什么 ?学生要怎样做 ?家…  相似文献   

2.
“一哥”、“一姐”一般被看成词组,意思是一个哥哥、一个姐姐。近些年来,“一哥”、“一姐”以词汇的形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报刊杂志中,其直接来源并不是词组“一哥”、“一姐”,而是粤方言。本文试对词汇“一哥”、“一姐”的来源、发展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校园不是“世外桃源”,教师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学校犹如一个小社会,教师则是一个个“社会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作为“社会人”,教师必然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必然要与学生、家长以及其他各色人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尤其是置身于当今这样一个社会关系相对丰富、复  相似文献   

4.
“即”字在甲骨文中 ,左边表示的是一个盛食物的器皿 ,右边是一个正面对着它跪坐的人 ,表示正准备吃东西。“即”是一个会意字 ,本义是靠近去吃东西。后来 ,逐渐引申出“靠近”、“当前”、“就是”、“即使”等意义。“既”字左边的偏旁与“即”字的完全相同 ,也是表示食具 ;右边则是一个背向食器张着大口的人 ,表示吃的动作已完成 ,将要离去。“既”也是会意字 ,本义是“已经吃完” ,后来 ,逐渐引申出“尽”、“已经”等意义。从本义上看 ,“即”和“既”正好是去向相反的两个字。在现代汉语复句的关联词语中 ,有一对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教…  相似文献   

5.
作者从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的角度对普洱茶之“普洱”二字作了考证研究,提出了四个论点,即一,“普洱”是“步日”、“步耳”的同名异写,音根是濮人族群的佤语。二,“普”是“扑”、“蒲”、“濮”的民族称谓同音异写。三,“普荼”即是“濮茶”。四,古代濮人布朗族先民是最先种植茶树的民族。作者的结论是:“普洱”一词实际上是一个佤语布朗族名称,是一个种植交易集散“濮茶”的地名,是一个“普洱茶文化区”特殊地域和出产茶叶的茶名,“普”即是“濮”,“普茶”即是“濮荼”。  相似文献   

6.
“依法治校”与“以人为本”是两种办学理念,“依法治校”的“法”应是一个从工具到信仰的进路,“以人为本”的实现则是一个从次位到依归的过程,二者在高校管理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人法双馨”是当下学校管理的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7.
“差序格局”是费孝通提出的用来描述中国传统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社会学概念,“人民”则是毛泽东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政治概念。从“差序格局”的视角来看,可以认为“人民”是一个揭示了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差序格局”性质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一"统天下     
【说文解字】一,是一个数字,汉语计数里是最小的正整数,但是它却变换无穷。有时是最小,表示单个;有时是最大,表示整体。以前有条灯谜:“天没有我大,人有我大”,答案是“一”。从灯谜的本意看,意思是“天”没有“我”是一个“大”字,“人”有了“我”也是一个“大”字。这个“我”便是“一”。但是,字面上还有更深刻的蕴含:别小看这个“一”,它比天还要大呢,人拥有了它便无比强大。这个“一”就是阴阳归元、一统天下的“一”!在汉语的成语里,“一”有着全部意义的形象表现。在表成功义的“一举两得”这个成语中,“一”指个体的量,“一举”就…  相似文献   

9.
从事后勤工作者,必须要做到“十个字”:一是要重视一个“学”字;二是要保持一个“坚”字;三是要强调一个“严”字;四是要提倡一个“勤”字;五是要突出一个“精”字;六是要把握一个“廉”字;七是要讲求一个“活”字;八是要抓住一个“情”字;九是要坚持一个“恒”字;十是要完善一个“我”字。  相似文献   

10.
“眼高手低”,词典上的解释是:自己要求的标准高,而实际工作的能力低。不过,单从字面上看,“眼高手低”也可以理解为“眼界高,做事实”。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倒是应该做一名“眼高手低”的教师。先说“眼高”。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目光会放远一些,勇气和耐力会多一些,他不会因为一时的荣辱得失而耿耿于怀,也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而心灰意冷,他始终保持着积极的人生态度。朱永新教授说:“作为一个教师,他应该有一个追求,一个有追求的教师和一个没有追求的教师,生活的方式是相差非常之大的。”首先,教师不仅要积累经验,还要拥有学识。“…  相似文献   

11.
重温毛泽东同志的“两个务必”重要思想,不仅是弘扬革命传统,也是倡导一种时代精神。艰苦奋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要实现成人、成才、成家的奋斗目标,同样离不开艰苦奋斗。然而,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着“浪费”和“高消费”的“两费”现象,甚至有些大学生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因而盲目消费,肆意浪费。本文对“两费”存在的现象、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对策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形”与“神”是绘画史论中一个古老的话题,在现实的艺术创作活动中,没有“形”“,神”则失去载体;缺乏“神”“,形”会失去动力和方向。“神”好比是生命,而“形”则是躯体“,神”通过“形”来体现。“以形写神”的理念应成为艺术工作者创作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3.
"V+给"中"给"的词性及相关句法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V 给”(动词 给 )中“给”的词性 ,有的语法书认为是介词 ,有的认为是动词 ,还有的认为“给”虽是介词 ,但“V 给”结合紧密 ,可看成一个整体 ,作用与一个动词相当 (有的甚至说“V 给”是一个词 )。由于上述分歧 ,各种语法书对“V 给 N1 N2 ”(“V 给”后带上两个名词性成分 )的分析也就不同 ,有的认为是双宾结构 ,有的认为不是。文章认为 ,“V 给”中的“给”是动词 ,“V 给 N1 N2 ”是双宾结构。  相似文献   

14.
“且”是一个像男性生殖器官的字。汉族先民认为“且”是人类生殖繁衍的根,因而“且”就是“祖”,祭“祖”乃祭“且”。由于“且”广泛用于《诗经·郑风》中,所以引起孔夫子有“郑声淫”的评价。但孔子说的“淫”不是“色情”和“荒淫”,而只是说它俚俗、生动、风趣。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诚”的内涵有一个从宇宙本体到价值本体的演变;而“信”的内涵也有一个从小到大的扩展,二者在道德评价处重叠成为道德概念。“诚”和“信”相连使用成为一个独立范畴,既指“诚”又指“信”,使传统“诚信”具有了较全面的涵义。  相似文献   

16.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不少同学对“机械效率”以及“功”、“功率”、“功的原理”等知识较含糊,因而常常出现以下几种误解。一、把“机械效率”与“功率”相混淆  相似文献   

17.
“一百零一”等整零结构的“零”,一般认为就是空位“○”,但通过对“○”和“零”表数关系史的考察,我们发现“一百零一”与“一百○一”并不是严格的对应关系,“零”不能作为空位标志而存在,而是有具体意义的一个词,即“有零头、余数”。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中出现的繁多的“X热”其实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反映;“X热”和“X风”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观的价值评价不一样,在意义和感情上还有所区别;“中国的‘X’”既是近代中国颇为流行的一个惯用语,也是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有价值,也有问题;一个人,一个工厂,一个单位,一个国家,都应该有健康的心态;“热”和“风”的出现要受到社会发展和人们观念发展的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近期,我们班开设了几个“心灵网吧”,每个小组一个。你可别误解,我们这个“心灵网吧”并不是一个网站,而是一本本精致的小本子,每个作文小组一个,每个同学都可以在“心灵网吧”上写想说的事情、感悟和理想。我打开“心灵网吧”,见到上面又有了许多新笔迹,第一行是一个名叫“西门吹雪”的“网友”发出的帖子:“我多么想长生不老啊!如果我的寿命能和宇宙一样长的话,那该多好!”我看了摇摇头,眉头一皱:“真是异想天开!”我继续往下看。一个叫“捉摸不透”的同学写道:“人类不是已有克隆技术了吗?当你老了以后,克隆一个自己,然后将大脑移植上去…  相似文献   

20.
认识两个女生,都是我的师妹。一个是“毕婚族”,一个是“剩女”。“毕婚族”的家境不是太好,大学四年的学费,都是她一个人靠做四、五份兼职赚回来的。所以,今年还没毕业,她就和男友匆匆去办了结婚证。“剩女”是一名部门经理,有着稳定的收入,闲暇时就和朋友逛街、旅游,想去哪就去哪,倒也安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