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陈俊妮 《今传媒》2005,(11X):26-27
2005年10月12—17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对此北京各大报纸都同时做了系列报道,本文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信报》、《新京报》、《竞报》所做报道为例,分析各媒体此次重大报道的异同,同时与“神五”报道作一纵向比较,看看此次新闻报道的特色或不足。  相似文献   

2.
周岩 《当代传播》2012,(4):45-48
媒体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阵地。本文运用媒介框架理论,将《人民日报》、《纽约时报》和《朝日新闻》三家媒体网站对"7.23动车事故"的报道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发现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建构了不同的报道框架,各报网站在报道主题、关键词使用与消息来源的选择上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各媒介框架建构或明或暗地体现着各国对外传播的立场和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3.
杨阳  陈达凯 《东南传播》2010,(7):157-159
本文比较研究了《中国新闻周刊》、《凤凰周刊》对汶川地震这同一事件的封面故事的报道,阐述了封面故事的重要性,通过对报道主题、报道性质、报道方式、写作风格四个方面的比较,分析了两家杂志报道的不同特色,得出结论即应保持差异化的风格,平衡各方团体,从而不断加强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余迎  刘文君 《新闻世界》2011,(7):147-148
本文从《申报》和《大公报》对"卢沟桥事变"的报道,结合它们的办报理念,比较两报在报道形式和报道内容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张明  李立广 《报刊之友》2012,(12):33-35
《潇湘晨报》、《长沙晚报》的“三农”报道因为媒体属性、发行范围、读者定位等差异,分别呈现各自的特点。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两份报纸的“三农”报道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对此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湖南省的“三农”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6.
张明  李立广 《今传媒》2012,(12):33-35
《潇湘晨报》、《长沙晚报》的"三农"报道因为媒体属性、发行范围、读者定位等差异,分别呈现各自的特点。在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两份报纸的"三农"报道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对此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湖南省的"三农"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7.
据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中国项目主任章于炎博士介绍,在当今美国报界,以媒介融合为指向的"全媒体报道"已经比较普及。无论是《今日美国报》、《芝加哥论坛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洛杉矶时报》之类的大报社,还是影响力较小的中小报社,都在近两年普及了"全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8.
魏珑 《新闻实践》2005,(6):45-46
如今,电视深度报道已占据了相当重要的、甚至是不可动摇的牢固地位。《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实话实说》等一批央视的名牌栏目经久不衰即是佐证。对电视深度报道,本人比较赞同这种定义: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凭借声、画形象,对重大的事件、有影响的社会问题、社会  相似文献   

9.
党报新农村报道内容构成分析 为探析党报的新农村报道,笔者选取了《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南通日报》三份党报2008—2009年两年的新农村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党报新农村报道的内容构成。《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分别是中央级党报与省级党报的代表;南通地处苏中,经济发展水平在江苏省居中,《南通日报》是地市级党报发展现状的代表。以下是三份党报头版的新农村报道篇数及内容统计。  相似文献   

10.
代金花 《今传媒》2012,(11):54-55
高考,在中国是一件大事。又是一年高考时,各大媒体都自觉地的眼光聚焦到高考。本文通过分析《华商报》和《南方都市报》2012年相关的"高考"评论报道,对二者的都市时评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美国受灾地区重建路漫漫》由Ben Casselman采写,刊登在2012年11月1日的《华尔街日报》,共2 381字,是一篇深度报道。报道以飓风过后美国受灾地区的受灾情况多面观,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为主要内容。全篇可分为导语、受灾情况的严重与居民的不安、对经济的影响三个部分。基于此,笔者从报道的信源、报道的结构与内容等方面,来分析《华尔街日报》的新闻采访与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德国三大主流在线媒体,即《明镜》在线、《图片报》在线及《时代》在线作为分析样本,通过选取其关于"昆明暴力事件"的报道时间、标题、信源及内容,分析德国在线媒体对中国突发事件报道的反映、态度及客观性。  相似文献   

13.
社会的发展往往需要文化的推动,而文化的传播离不开大众传媒,有品质的文化报道可以提升大众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素养,有助于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并惠及物质文明建设,因此,严肃的综合类新闻周刊、周报都很重视文化报道。本文将对具有典型综合类周刊、周报特征的《三联生活周刊》、《新民周刊》和《南方周末》的文化报道在文化价值取向、题材类型、报道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能对当前重视文化报道的综合类新闻周刊、周报在文化报道的内容呈现上有个宏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名刊要览     
《经济学家》,《纽约客》,美国《新闻周刊》,《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新共和》,《商业周刊》,《财富》,《时代》。  相似文献   

15.
框架理论为分析报纸的报道模式及倾向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文章分析了《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在研究时段内报道雅安地震的新闻框架,从框架的主题设定、素材呈现和具体文本生产三个层面比较了两报地震报道的异同,指出前者坚持的是“形象框架”而后者采用“情感框架”,二者的结合能够为受众建构一个相对完整的关于雅安地震的现实。  相似文献   

16.
框架理论为分析报纸的报道模式及倾向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文章分析了《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在研究时段内报道雅安地震的新闻框架,从框架的主题设定、素材呈现和具体文本生产三个层面比较了两报地震报道的异同,指出前者坚持的是"形象框架"而后者采用"情感框架",二者的结合能够为受众建构一个相对完整的关于雅安地震的现实。  相似文献   

17.
卢铮  胡同珍 《新闻知识》2006,(1):77-78,71
本文选择上海三家主要报纸媒体:《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文汇报》,对其从2005年10月9日到10月21日“神六”报道的主题内容和版面编排等方面进行比较,解析三家报纸专题报道的差异,探讨报纸媒体对重大系列专题的策划、组织和报道。  相似文献   

18.
名刊要览     
《经济学家》;美国《新闻周刊》;《财富》;《商业周刊》;《民族》;《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从框架理论入手.结合广州三家都市报《新快报》、《信息时报》、《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实践,分析都市报福彩新闻现行的报道框架,从新闻报道的客观和平衡性等原则入手解析这种框架,进而分析这种框架对公众舆论引导上的影响,对在彩票报道中构建比较合理的报道框架提出粗浅的看法。本文的论述建立在对这三家都市报2007年11月15日至2008年2月15日“福彩”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何丽芳 《东南传播》2011,(12):134-137
本文通过对《自由时报》、《联合报》、《中国时报》三家代表性台湾报纸有关台湾与大陆商签ECFA议题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对三家报纸ECFA议题报道的不同点做出简单梳理,发现报纸的议题呈现终难避免一定的政治倾向。ECFA议题成了不同党派和利益集团之间争吵和利益冲突的阵地,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自由时报》一味反对,《联合报》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