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广告走到了十字路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中国网络广告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强迫式广告过多,缺乏创意等;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对手机媒体广告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手机广告发展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匡文波 《传媒》2007,(1):51-52
手机广告,亦称为移动广告、手机媒体广告,是基于手机媒体所提供的商业广告. 手机广告是网络广告的一种新类型 手机广告实质上是网络广告的一种新类型.手机广告的最大亮点在于把移动电话和广告结合起来,形成客户、商家和运营商三方受益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手机市场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传播途径受到冲击,而手机传播也使得手机广告,特别是正面广告宣传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运用手机媒体更好地加强和改进传播工作,扩大广告正面的传播效果和手机媒体的权威性?本文就这个问题,结合国外成功运营案例,运用传播学中的6R模式探究手机媒体广告正面宣传的合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3G的普及推广及应用,我国媒体生态环境开始发生变化。本文选取了2009年有关3G研究的文章,对3G媒体特性、3G媒体与传统媒体关系、3G媒体与网络媒体关系、3G手机媒体广告等方面分别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5.
赵莉 《新闻传播》2012,(2):132-133
手机,作为全球新广告形态和传播载体杰出的新媒体代表,是终端也是介质,更是信息反馈和扩散的集合,拥有巨大潜力的广告市场。然而新的手机时代的到来,其广告服务已愈来愈凸显出与受众需求的不适和不足。针对我国手机广告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传播学和创新管理相结合的视角,在全球手机媒体技术革新的大背景下,从理念创新、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三个方面分析手机广告如何从受众需求出发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6.
何竞平 《今传媒》2011,(5):65-66
本文借用拉斯韦尔5W模式,从传播者、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等方面对我国手机广告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手机作为一种广告媒体,是一只不折不扣的"潜力股"。  相似文献   

7.
手机二维码手机广告的新突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手机二维码技术已开始逐步应用于电子票据、报纸、杂志等方面,这种手机应用技术对于手机广告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将从对现有手机广告模式的分析入手,通过对手机二维码技术在广告中的实际运用,探讨手机二维码对手机广告的改进并对其未来发展作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8.
手机电视在火热的概念背后,是缓慢增长的市场和冷眼旁观的消费者,这场悄然而至但注定影响深远的变革对传媒企业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传媒企业如何更科学地分析手机电视受众的特点、需求,把握受众心理与时代的脉搏,成为其保持竞争力、争取话语权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孔惠  陈京晶 《新闻窗》2007,(5):106-107
近两年来,面对以网站、手机、楼宇广告电视等为代表的新型媒体的冲击,经历了20多年高速发展的中国报业广告面临衰退。据最新统计,全国报业广告经营额在2006年前三个季度仅增长了5.52%,又一次低于全国GDP的增幅,而且低于各类媒体广告的平均增幅,更是大大低于新媒体广告的增幅。广告收入的急剧下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极高的普及率和广泛的用户群体,让手机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影响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随着通信与网络技术在手机上的应用,手机也从传统的即时通讯工具变成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特性于一身的移动媒体终端。手机媒体的受众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受众,具有鲜明的特点。同时也对受众特别是年轻的群体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琼  李秀琴 《新闻前哨》2013,(12):92-93,104
媒体广告价值,无论对广告主还是对广告媒体本身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及敏感的问题。本文拟就受众广告价值呈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一些探讨,针对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消费模式、消费心理等受众消费的问题,总结出受众广告价值评价的依据,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在广告活动中的媒体选择,以及媒体本身的建设和长久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丁咚 《青年记者》2007,(14):10-10
企业对媒体广告人员的综合印象是什么?他们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媒体广告人员,其长期联系的媒体广告人员素质有哪些方面的不足?后续的服务有什么问题?下面是几家企业广告宣传主管的回答。  相似文献   

13.
周果 《新闻前哨》2007,(2):35-37
媒体广告具有“发行螺旋”效应,即大量广告流向中心城区发行市场处于优势地位的强势媒体,从而加剧了相对弱势的媒体广告经营难度。涉农媒体的广告经营,正是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艰难前行。有差距就有压力,有差距就有潜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我们加快涉农媒体广告经营步伐提供了难得机遇,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研究有着巨大受众群体,却仅占有极小市场份额的湖北农村广告市场,并在涉农媒体广告经营上取得较大突破?为此,本以农村受众为研究对象,在大量搜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资料的基础上,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抽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力求从中得到一些引起我们思考与关注的问题,找出贯穿于目前湖北农村广告市场局部之间、个别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涉农媒体广告经营发展献力探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谢胜男 《编辑之友》2015,(10):107-112
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促使新媒体广告成为广告业发展的引擎.自律在英国新媒体广告规制中占主导地位,旨在通过倡导伦理道德的自我约束,提高业界和用户的媒介素养并规范其相应行为.文章结合新媒体广告的发展现状,通过研究英国广告自律体系的构建过程,进一步探寻英国新媒体广告自律的内容、运作体系及其特点,从而为建立和完善我国新媒体广告规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贺薇 《东南传播》2012,(8):143-145
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手机广告作为一种新兴的广告形式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对于传统媒体广告,二维码广告具有受众卷入程度高、传播内容立体化、较强的伴随性和互动性等特点。本文从精确测定广告效果、精准定位消费者、拓宽广告营销渠道、改变广告传播方式等四方面探讨了二维码对广告业的影响,并预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3G服务的渗透,手机直接访问互联网将越来越便利,二维码这一新型广告形式将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6.
手机媒体的快速发展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手机视听APP的选择,本文在对河南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校本科生与研究生共217位学生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手机视听APP发展迅速,其受众较为分散,没有形成手机视听APP"一家独大"的格局.面对大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的用户体验以及对手机视听APP的期望,"内容为王,'类化'细分","精准把握受众需求,定制创意方案","平台优化,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手机视听APP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沈琳  张明东 《东南传播》2012,(1):119-121
广告是一种典型的传播行为,它是一种传达产品信息和概念的工具,以求达到广告内容最大限度的表现和与公众最彻底的沟通,手机这种新型的媒介形式更是如此;手机网页广告推送模型综合了包括广告内容与网页信息的相关性、广告类型以及广告的诉求方式在内的影响广告推介决策的多重因素,本文将从信源、编码过程、信息、译码过程、受众、反馈、等信息传播过程的几个要素分析提出了手机广告建模,分析针对个性化受众的精准、有效的广告传播,说明个性化广告推送决策流程能够使得用户、广告主和平台运营商三方都受益。  相似文献   

18.
许波 《新闻爱好者》2010,(12):68-69
手机视频广告概述手机是一种崭新的视听新媒体,在传播环境和受众需求方面都与传统媒体有着较大区别,随着数字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符合手机媒体特点的视频内容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昝再利 《新闻知识》2013,(1):62-63,101
近年来,手机已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亲密相伴的新媒体,相伴而生的手机广告也凭借自身优势吸引了各界的眼球,手机广告得到了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手机广告也遭遇了瓶颈,亟需寻求突破。本文着重从技术、受众、运营三个层面探讨了使手机广告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促进手机广告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本研究以"毒胶囊"事件为例,采用2×2实验法,研究相关专业信息传播过程中,微博和报纸两种媒介类型与受众既有专业知识多少,对受众认知和态度改变的影响。结果显示,媒介类型对认知改变影响不显著,对态度改变影响显著、微博对态度改变影响较大;既有知识多少对认知和态度改变影响显著,既有知识较少的受众认知和态度改变较大。研究背景与假设传统劝服理论认为,影响劝服效果的三大因素包括:传者条件、内容构成、受者特性,主要的关注焦点是传者信誉、内容结构和语言、及受者所属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