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播新闻在写作上,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力求"短"、"精"、"简",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社会,从而提高广播新闻的收听率,增强广播的竞争力,发挥广播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  相似文献   

2.
《新闻前哨》2012,(6):3
《农村新报》首席记者,从事"三农"报道十余年,长期扎根基层,脚E口农家,勤于思考,执笔为农言,以独到的视角、通俗的文风采写了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作品,荣获湖北新闻奖、全  相似文献   

3.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广大摄影记者深入基层,把镜头对准基层群众.拍摄出了大量生动鲜活的新闻作品,受到广泛好评。但目前来看,仍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关注,迫切需要摄影同仁深入“走转改”,进一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保证新闻摄影的真实准确、增强新闻摄影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也就是要把“新闻眼”锁定在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上。如何写好民生新闻关键是要沉下去,按照“三贴近”原则,贴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5.
"走基层"报道是正在蓬勃开展的"走、转、改"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转作风、改文风的前提。近两年来,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坚持以人为本,回应时代关切,迈开双脚,深入基层,采播了一大批鲜活、生动、感染力强的好新闻,受到了广大受众的热烈欢迎。"走基层"的新闻报道进一步强化了"新闻立台"的理念,真正体现了"三贴近"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教育新闻作为社会转型期最重要的"民生新闻",力求在教育新闻宣传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安徽青年报·教育周刊》近几年来为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新闻战线正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东风所至,活力更旺。坚持不懈地开展"走转改"活动既是贴近群众、服务读者的迫切要求,更是媒体自身新闻改革与创新的迫切需要。在"走转改"活动中,地市报要充分认识自身特有的优势,正视客观存在的不足,选准和把握最佳路径,促进这一活动扎实推进,充满活力,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8.
自去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门倡导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媒体新闻采编人员纷纷深入基层,采制出一批批高质量的新闻作品,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事实说明,"走转改"是新闻人提高自己能力素质的好机会。  相似文献   

9.
陈益群 《青年记者》2012,(32):30-31
目前,我国的新闻战线正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其中涌现出来的不少作品成为新闻传播中的一抹亮色,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受到了受众的好评和欢迎。走向基层、迈向社会、深入到人民群众中间,这是新闻实践的基础。只有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才能将现实的生活生动地刻画出来,把人民群众的呼声真切地表达出来。通过有价值、有生命力、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来引发社会关注、引起社会共鸣,从而把握舆论热点,引导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10.
于潇 《新闻窗》2011,(5):43-43
近年来,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方针指导下,新闻界兴起关注普通百姓生活状况的民生新闻,从广播电视媒介到平面媒体,从小民生扩充到大民生,成为新闻传媒时下最惯用的新闻表达手段。从新闻业务的研究角度看,什么样的新闻是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11.
2011年8月初,中宣部等五部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布置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段时间以来,记者走基层如火如荼地展开。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鲜活的新闻让人耳目一新。曾几何时,新闻记者跑基层的脚印  相似文献   

12.
2011年8月初,中宣部等五部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布置在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段时间以来,记者走基层如火如荼地展开。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鲜活的新闻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3.
尊重人的个体存在的价值,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创造力量,尊重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是现代社会实现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新闻由"官本位"向"人本位"转移,正是适应时代要求的能动反映,是人性化政治在新闻改革中的体现。随着我国民主制度的不断加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抓起。在上述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中国的媒体自然而然地经受了社会大潮的洗礼,向"民生"拓荒,向"民本"回归,成为这一时期新闻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去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将关注民情、体验民生、  相似文献   

14.
自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地新闻单位迅速行动,新闻人重新上路,奔赴基层,贴近并感受大地滚烫的热度!“蹲点”、“一线”、“民声”、“民情”、“体验”,这些“三贴近”特色鲜明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新开设的栏目中。一大批来自基层且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相似文献   

15.
齐蕴泉 《新闻知识》2003,(11):39-40
电视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时期电视媒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吸引力、感染力的关键所在。 今年初,深圳电视台就如何把视点和触角深入到社会基层的方方面面,提出了一个贯穿全年的报道思路:即运用电视的表现手法,报道发生在基层的鲜活的新闻事实;全方位、多视角地反映特区内外,各条战线、村镇社区的广大干部群众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黄道弘  李晖  束维 《新闻前哨》2011,(11):71-71
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新闻界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坚持"三贴近"、保证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新闻队伍建设、树立和维护新闻工作者良好社会形象的基础性工程。然而,我们有些媒体有些记者在"走基层"活动中存在几个误区,一是认识不深刻,仓促上阵凑热闹;二是准备不充分,  相似文献   

17.
黄烨 《新闻窗》2013,(6):6-7
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落实新闻"三贴近"原则,更好发挥新闻媒体联系党和人民纽带作用、增强新闻工作者使命感、光荣感和社会责任感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8.
社区新闻的报道直接传递民声、反映民意、沟通民情,也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直接手段,其报道内容要求记者必须践行“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走基层、进家庭,与居民交朋友。2010年《平顶山晚报》社区新闻版自改版以来,在探索社区新闻报道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9.
劳剑晨 《新闻实践》2013,(11):51-52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坚持党的新闻事业性质宗旨、履行新闻工作责任使命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三贴近"要求、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新闻工作者综合素养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0.
周宝 《新闻实践》2007,(11):52-52
为了使新闻报道更好地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采编队伍,10月12日,舟山日报社召开了"记者基层行"新闻作品研讨会,舟山日报、舟山晚报的9位同志在会上作了发言。今年以来,舟山日报社在贴近性上下功夫,倾力打造基层新闻,从版面、考核、评好稿等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