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堂教学环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交互式过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认知心理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流程,忽视学生的学科心理认知规律,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个性,是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实现素质能力提升的。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这固然与其专业知识是否深厚有关,而更重要的是与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十分注意研究学生的动机、兴趣、注意、想象、思维、情感、意志、能力等心理品质密切相关。因此,对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分析探究和定位实践,是实现学科素质能力教育和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立体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展其多种能力的最基本的途径。要真正做到这一点, 必须改变以教师活动为中心的旧的课堂教学模式, 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以立体思维理论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指导的, 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 结合教材内容构建的立体教学模式, 就具有这种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展其多种能力所具有的结构、特点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一切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毕竟要通过学生主体来实现。从思维角度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认知过程,本质上是思维活动过程。因而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就成了小学数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得到最有效的培养和发展,也就成为大家密切关注和努力探索的问题。一、创设愉悦心境,诱发创新思维。数学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导致学生思维倦怠的主要原因是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课始即建立一个和谐、融洽、愉悦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之间的多边活动。教师主导的根本目的和任务,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靠教师激发出来的.学习方法是靠教师指导出来的,学习能力也是靠教师培养出来的,因此教师只有去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启发各类学生的内在动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活动.但是,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学习过程中,由于身心及外在环境的各种因素的作用,对学习形成了不完全相同的态度,这就需要教师在个性中抓共性.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其主体能力,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自由思想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从现代教育的观点看,师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所激发出来的活力,将远远大于每个人所具有的智力与能力。“相互激发”这种状态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追求的,即并非只有教师激发学生,而是学生对老师、学生对学生的多重激发。作为地理教师必须摒弃落后的教育观念,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才有可能在地理活动中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地活起来,才有可能在地理活动中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课堂学生活动的设计应该是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动手制作、讨论、演示、演讲等形式。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进行教育、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技巧的主要形式。实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关键在于教师转变观念,认真钻研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能力、素质和个性差异。首先,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明确新的教育理念,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注重学生的能...  相似文献   

8.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侧重点.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被动地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识和方法,阻碍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影响科学观念的养成.教师按照认知规律,用任务驱动式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去尝试建立以学生充分参与的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问题,则一直是教育学一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新的教育模式从"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观点,到"双主体论"成为主体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一种教育认知活动的再次提升。主体认知到主体活动就是教育行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尊重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教学过程是以师生“多边活动论”为基础的,把教学置于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之上,注重教学主体之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通过思维产生智慧,进而真正获得知识,提高能力。1.更新教学观念,建立符合创新教育精神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探讨、交流达成共识的过程。师生的情感作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一定要发扬课堂民主,创造一种积极热情的、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的、热烈的课堂气氛,按照课程发展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情境。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表情过于严肃,学生便会在…  相似文献   

11.
<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认知特点,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在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正确理解,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亲自参与的数学思维活动的场所。所以,我认为,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深入研究教材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准确把握数学活动的目标如果探究活动的要求低于或高于学生的实际,就不会给学生的思维带来实质性发展,或者是浪费了时间,或者是学生的探究  相似文献   

12.
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数学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信念,它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学习状态的准备,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绪调节和坚持性。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认知活动中如何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是我们教师在...  相似文献   

13.
思维是智力发展的核心。数学教育必须集中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数学能力。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们的认知活动并非是对于外部世界的简单被动的反映,而是一个主体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该看成是对老师所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因而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找准一个引发新问题的“生长点”,向学生提出层层深入的问题,激起他们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动思维,开展主动的学习活动。“导学导练”正是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再现数学思维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优化学习习惯、数学素质和个性品质。它是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展现思维过程,然后师生共同归纳要点,教师针对学生的思维误区精讲,最后精选练习激活学生的思维,达到发展智能的目的。本人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如下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黄军杰 《学周刊C版》2010,(12):115-115
高中政治课“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交流-教师设适时点拨-共同归纳创新”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科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多边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之间的多边活动。教师主导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凡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努力做到,不要包办代替,要正确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辩证关系。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人脑作为思维器官,  相似文献   

16.
高中英语互动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尽如人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未能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众。它忽视了作为独立的且处于不同状态的师生个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能,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体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多边、多层的交互作用,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根据现行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以及现代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结合我们学校开展的互动教育科研课题,对高中英语新教材逐渐摸索出一套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及交往能…  相似文献   

17.
当前课程改革,关键是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框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主体,放手给学生一个自行探索学习的时空和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研究过程,培养学生思维创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从而使他们愉快地学习,主动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开展富有探索性的思维活动,并给其思维活动以合理的施展余地。其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精心研究课堂教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密围绕这个主体进行”的观点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已经被愈来愈多的人所认同。那么,怎样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充分贯彻这一思想,更大限度地使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教学中来呢?笔者认为,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特别是认知规律,创造出适宜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是每个教师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感知规律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心理规律。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感知是人们认识过程的前导,是思维活动的源泉。人的认识活动总是从感知开始而后转化成思维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感知是学习心理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也是学生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过程。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实际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小学数学学科特点,使学生在良好的课堂结构和组织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获取新知与增强能力。  相似文献   

20.
何谓参与意识 ?  参与意识就是学生对整个学习活动有效地积极地主动投入的意愿。学生有了参与意识才能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让学生主动地始终参与认识活动的全过程,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不仅决定着学生理解知识的深度,而且与创造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创造能力的培养成正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良好学习环境的创设者,竭力地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