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语感呢?下面,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一、范读引路,增强语言的敏感教师的范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能把课文所表现出的爱憎感情直接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听读中受到强烈的熏陶,从而进入课文意境,感受语言的感染力。范读出于教师的口,入于学生的耳,了然于学生的心,能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  相似文献   

2.
林巧莹 《语文天地》2012,(24):27-28
教师可以将语言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教学中,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一、培养语感,促进语言技能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语感在本质上是一种能力,是言语经验,是个体在生活中进行言语活动的产物。培养语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诵读"。诵读,早在汉代已经是一种普遍的、成熟  相似文献   

3.
所谓英语语感能力,即是学生对于英语的语言感知能力,包括对英语的语言、语义及语言情感色彩等的感知能力。良好的语感来源于语言的大量实践,同时积极地辅助语言实践。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就是要彻底摆脱"哑巴英语"的现状。学生语感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学生经历一个长期的英语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逐渐积累的过程。本文从听说训练;创设情境;课外活动;文化渗透四个方面简要谈谈小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4.
朗读是培养小学生语感的基本手段之一 ,因为语感是对于语言文字吸收内化的感受 ,而朗读是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 ,是通过感知使语言材料所描写的客观事物变成读者内心情感体验的过程 ,是在反复感受优秀的语言材料而产生由外而内的吸收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朗读是培养小学生语感的基本途径。那么 ,如何通过朗读来训练学生语感呢 ?一、读中比较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仅凭机械地诵读是很难达到的。俗话说 ,“有比较才有鉴别”。因而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要对学生语言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加入语感分析,引导学生体会语文作品语言的特点,提高语言素养。笔者根据相关工作经验,主要探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语感是在长期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对语言文字形成的一种敏锐的感受、理解、领悟和把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感培养,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意识,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力、表达力以及鉴赏力。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7.
谈"教师口语"课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盼 《教育与职业》2008,(17):104-105
语感指的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与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语感的培养在高校"教师口语"课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语感的训练与培养要重点抓住四个环节:发音训练、听力训练、朗读训练、说话训练。  相似文献   

8.
最近,笔者读了贵刊2007年第1期《范读不能丢》一文。两位作者认为,范读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培养学生语感,新课改更需要教师范读。笔者觉得,范读从根本上说,并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不宜多用。  相似文献   

9.
牛清华 《山东教育》2001,(17):50-50
学习英语,无论是锻炼听说,还是记忆词句,都必须首先靠语感。从理论上讲,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知,是理解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在对语言正确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培养起来的超级能力。教学实践证明,英语学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语感的养成。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齐娟秀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4):129-130,137
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培养语感和传授语言知识的关系。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感训练,传授语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应将二者结合起来,在语感训练中传授语言知识,借用语言知识训练语感。这样才能及时将学生对语言的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提高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自觉性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1.
所谓语感,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一种感知能力,是言语交流过程中人们对表达的一种很直观的感受和判断。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不仅能够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点,还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进行语感熏陶,透过材料诵读进行语感激发,通过思维拓展进行语感丰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感水平。  相似文献   

12.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迅速领悟能力。它是人们对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在对语言的具体学习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系统的语言以及文字的训练逐步形成的。小学是学习的基础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显得特别重要。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浅略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一、创设教学情境,感受语感小学生在这个学习阶段,有着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也  相似文献   

13.
林旦 《考试周刊》2014,(71):49-49
语感的训练主要是落实语言因素和积累语感经验。"语"指语言文字,"感"指感受。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和丰富理解,是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实践说明:语文素质越高的人其语感能力越强。语文学习的成功在于语感的建立。培养语文语感,加强学生的语感能力应当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培养语感,必须让学生反复接触语言、感受语言,朗读则是学生接触和感受课文语言的最经常、最重要的方式。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能力。"进行语感训练,就是要让学生直接参与感知语言的实践,要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地读,在潜移默化的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么,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文字语言的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因此提高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增强读的训练,以多读促语感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  相似文献   

17.
加强朗读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语言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条件,但传授知识不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而是深化、强化学生语感能力的手段。学生语感能力存在着个别差异,对作品语言文字的感受、感知准确、敏锐、强烈与否,是学生语感能力高低的标志,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阅读主体对语言的体味和领悟。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在朗读过程中,达到“口诵心惟”,通过朗读,潜移默化,让学生在朗读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即在感知和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借助想象和联想,经过形象思维,产生语感,更好地体味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气势、韵味和语言美。  相似文献   

18.
滕春和 《成才之路》2010,(29):17-17
语文能力简单地说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是听说读写的基础和先导。语言教学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在指导和训练时,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语感实践,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运用习惯,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感是指一个人对语言文字敏锐感知和迅速感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一、听(倾听) 听话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生把感受到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程。通过倾听,学生可以积累语言,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根据课文所描述的意境作一定的深化、扩展或浓缩、概括,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的目的,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敏锐感知和迅速感悟的能力。一位老师在讲解《第一场雪》时,就动情渲染:“由于我们地处南方,现在虽然已是隆冬季节,可窗外却依然是阳光灿烂。然而,就在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一个奇妙的梦。我梦见我和同学们来到了胶东半  相似文献   

20.
谢利平 《教育论坛》2004,(2):32-32,35
新课程标准准确地提出了培养语感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谓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悟,就是对语占文字直接地整体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语感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也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