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日语中有"コ?ソ?ア"三个系列指示代词,汉语中只有"这/那"两个系列。以村上春树的《挪威森林》为例,分析中日指示代词的不同语义功能,并举例说明"ソ"系指示代词在现场指示、文脉指示、时间指示中与汉语指示词的使用差异,以此得出中日指示代词互译时,不能仅采用固定的对应指示,而需要根据"ソ"的语义特征,灵活翻译为脱离指示域的人称指示代词。  相似文献   

2.
刘迪 《海外英语》2014,(9):133-134,140
小说《阿Q正传》作为中国和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其英译本亦千差万别,而现有的研究较少通过叙事学、文体学结合研究其翻译的文体学特征以及导致译本差别的原因。由此,该文应用双语平行语料库,以《阿Q正传》两个英译本为例,从人称代词主语转换和叙事视角转换两方面,对译文与原文进行翻译文体特征的比较。研究发现:汉英小说翻译中,无论译出或译入,人称代词主语在数量和频次上都有所增加,同时都呈现出语际显化的转换类型。但从译出和译入视角考查发现,对比于译出文本,译入文本的显化程度更高一些;叙事视角方面,译出文本倾向于保留原文中的客观视角,译入文本则多采用主观视角。  相似文献   

3.
《商洛学院学报》2015,(3):52-57
运用语料库的方法对《围城》英译本的显化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从人称代词显化的角度出发,通过自建小型平行语料库,对原文及其译本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和转换类型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存在人称代词显化趋势,并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翻译语言被视为一种既不同于源语言、又有别于目的语的语言变体。研究者发现,翻译文本具有显化、简化、集中化等共性特征。本文旨在通过提取并分析汉语翻译文本(浙江大学汉语译文语料库,简称ZCTC)和原创文本(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简称LCMC)3词词束的使用特点来揭示翻译汉语这一语言变体相较于原创汉语在词束使用方面存在的若干特征,从另一个角度来探究翻译语的特点,从而为翻译汉语的"翻译共性"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李娟 《海外英语》2014,(12):130-132
"显化"是翻译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策略,有学者将其进一步划分为"语际显化"、"类比显化"、"语义显化"和"句法显化"。该文将对政论文(2004-2012年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的原文本和英译本,以及The London Plan July 2011)为研究文本,对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的显化现象进行实证研究,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显化是指翻译过程中,将源语文本语句间的隐含关系显性衔接等手段明示出来。汉语语篇少表层衔接,但深层语义连贯。英语语篇则主要通过衔接达到语义连贯。这种差异造成诗歌翻译尤其是英译汉诗时,译诗与原诗文体风格的差异,译诗中的语篇显化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7.
运用语料库技术,对冰心原创作品和所译作品进行类比分析发现:(1)与原创文本相比,冰心翻译文本用词丰富度较低,表现出一定的简化趋势,但个别作品词汇使用没有简化倾向;译作词汇使用不受原作词汇密度和体裁的直接影响;(2)翻译文本与汉语原创在词类使用上基本一致,但翻译文本中功能词类有上升趋势;(3)与原创文本相比,翻译文本断句更频繁,句长有增长趋势;(4)翻译文本中人称代词、连词、介词使用情况都介于汉语原创文本和英语原文之间,表现出中介语言的特点,但总体来看明显更倾向于汉语使用规范;(5)翻译文本所用高频词与汉语原创文本有较大重合,说明译者在措辞方面有一定偏好,且在构建语篇过程中所用词汇具有一致性;(6)从个别词使用看,翻译语言特点受英语原文和译者风格的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汉语中指示功能弱化了的"这/那"在日语中的翻译情况为重点,通过分析大量的例句发现,当指示代词的指示功能发生弱化时,"这/那"与人称代词以及表示人名、地名、时间的名词一起同时指代同一对象时,就形成双重指示:"这么/那么"和副词同时修饰和限制数量词,形成双重修饰;而这与日语指示代词难以对应。这种研究为解决日语教学中日语学习者对于指示代词的误用问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汉语诗歌往往隐匿人称代词,而英语诗歌则彰显人称代词,故对人称代词的处理成为汉诗英译过程中需要译者考量的一大难点。汉英诗歌人称代词隐显差异的根源在于汉英文化差异。显化增添、保持隐匿和在保持隐匿的基础上补充诗歌创作背景知识三种翻译方法各有优缺点。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翻译应将翻译中涉及的语言差异作为文化研究的对象加以考察,争取使译文承载更多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0.
自正权 《海外英语》2011,(2):133-134
通过分析对比自建的《道德经》英译本语料库和英语原创语料库,考察《道德经》英译本的翻译显化特征。研究发现:《道德经》英译本中人称代词后接BE、HAVE、WILL等可以缩写的词时,其全写形式出现的频次比(百分比)明显高于非翻译文本;引述动词后跟语法上可有可无的非强制性连接词that时,该非强制性连接词that出现的频次比(百分比)明显高于非翻译文本。以上发现在词汇关系和句子关系方面反映了《道德经》英译本的显化倾向。  相似文献   

11.
安徽宿松方言的指示代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普通话中指示代词二分不同 ,安徽宿松方言的指示代词基本上是三分的 ,具体来说 ,共有五组 :( 1 )这、那、畏 ;( 2 )这些、那些、畏些 ;( 3 )这里、那里、畏里 ;( 4)这乎子、那乎子、畏乎子 ;( 5)这样、那样、畏样和这□、那□ (□表示有音无字的音节 )。其中 ,“畏”类词的意义和用法最为独特  相似文献   

12.
方言是语言的活化石。仁怀方言中保留了一些近代汉语指代词,而这些指代词在普通话中已经不用。本文讨论了几个指代词在近代汉语和方言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指示代词功能的特殊性、高度的封闭性等特性使其在词类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学界以往对指示代词的分类有得有失。借鉴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对指示代词进行重新分类,在此基础上挖掘不同类型指示代词的差异,对进一步认识指示代词的功能是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选择指示词的关键在于所属关系和空间距离。但现实中复杂的心理因素也可左右指示词的选择,尤其是在重视人际关系的日本社会,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的对象,指示词的选择也各有特点。汉语日语选择指示词的空间因素,心理因素,话语因素都有自己的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三遂平妖传》第一人称代词有11个,种类远比现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丰富,大多表单数:“我”“小人”;单数形式表复数的占所有复数用例的三分之一强,共四种方式;“我”“我们”表复数时既有排除式也有包括式,排除式多于包括式;“小人”“小人们”表复数时都是排除式。此外,除了“奴”“奴家”,还有较罕见的代词形式“奴奴”。  相似文献   

16.
如果指示代词“那么”、“那般”、“那样”的前面有摹状喻词“像”与其搭配使用,就组成了能表达比喻义和对比义的比况结构。从句语功能讲,“那样”结构与一般比况结构相似,“那么”和“那般”结构则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17.
光山方言属中原官话,其指示代词有三系:"这[te31]"系、"恁[n3′1]"系和"那[la31]"系,中指"恁"系较有特色。文章结合语例对光山方言的三分指示代词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区分和描述,也考察了光山方言中指代词"恁"与人称代词"你"的音义关系,为有关语言学者进一步研究汉语指示代词的三分现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英语中的指示词分为指示代词和指示限定词,其前指照应在篇章中往往起到避免重复、衔接上下文的作用。本文就指示词的照应进行分析讨论,研究了指示词前指中出现的一些较为特殊的现象.并对指示代词和指示限定词在前指照应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在使用人称代词时既可以按照其本来的语义特征,又可以在"人称"和"数"两方面发生突破,从而使得其使用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情况。通过考察大量的实例,我们发现,在这纷繁复杂的背后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即在"数"的方面倾向于使用复数形式;在"人称"方面倾向于向听话人靠拢,站在跟听话人一致或比较接近的立场上选用相应的人称代词。而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规律,与人类普遍存在的"自己人"心理和"面子"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代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本论文对《左传》庄公元年至庄公三十二年的所有代词做一个研究,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和辅助代词四类,并概括这些代词在句中所起的作用,以期对先秦代词、战国词汇有个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