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古人有“一叶落知天下秋”感受,而现在我走在路上,看着满地的落叶,似乎感到冬天的临近。不知您在那里是否已经换上厚厚的冬装,等待我们的也许是个“冬天的童话”。“我有话要说”这期就来讲一讲国奥队的童话故事,超白金一代的童话梦。  相似文献   

2.
栖心子问道     
薄闻 《武当》2004,(7):44-44
昔初学道时,只知习内功而不闻其理。一日,问道祖师处,谈及内功之练习。祖师问:“太极者何也。汝可知晓?”吾答日:“尚未详知。”祖师日:“汝对内功之练法尚未入门。”吾日:“吾知内功修习,知心法知架子即可。如何尚未入门乎?”  相似文献   

3.
    
在山东新开办的台儿庄邮政博物馆里,余光中先生的那句著名的诗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占据了很显要的位置。馆很小,但是,围绕着台儿庄战役,围绕着两岸交流这个主题,却以点带面,作了一篇大文章。由此深受启发,所谓"一叶落知天下秋",这种以小见大的本领体现了认知世界的能力。 "以小见大"说得文言一点就是"探微知著",李近朱先生闲话《阅微草堂笔记》,  相似文献   

4.
张世才 《钓鱼》2004,(22):25-25
“一场秋风一阵凉”。入秋以后,气温、水温开始下降,此时鱼较肥美,喜成群游弋,较为好钓。我常借鉴钓鱼谚语,指导秋钓往往都是得胜而归。下面就是我秋钓经常运用的一些谚语:  相似文献   

5.
你问我答     
《围棋天地》2005,(12):75-75
一位署名“Li Cong”的读者问:贵刊今年第9期“你问我答”中介绍了日本历史上的“天保四杰”,其中有一位“安井算知”,说他是“第三代名人棋所安井二世算知”。据我所知安井二世算知(1617-1703)生活的年代与“天保四杰”相差了近二百年,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6.
秋钓拾趣     
水瘦鱼肥便知秋,正是垂钓好时候。三五结伴湖边坐,闲看野鸭水上游。钓得小鱼水中丢,获尾大鱼放竹篓。还有一位“霹雳火”,钓个夕阳不空手。秋钓拾趣@陶卫东!河南汝南~~  相似文献   

7.
谈赵堡太极拳之形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玮 《武当》2009,(8):16-17
修炼赵堡太极拳讲究“五知”,即:从形知、理知、法知、心知、身知入手,经主宰自己,控制形意运化修炼,明身了性,出真心真意及真知之功,达见真用真之能。  相似文献   

8.
郭庆伟 《武当》2009,(10):50-50
秋天气候凉爽,人们的饮食、睡眠、精神都好了起来,此时,“秋乏、秋燥、秋膘”也向我们袭来,因此,秋季保健应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9.
贾振岭 《武当》2008,(8):46-46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一进入夏季,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早上一上班就没精神,昏昏欲睡;中午饭后还得好好补一觉。尤其到了三伏天,全天都有种昏昏欲睡、食欲不振的感觉。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夏打盹”。  相似文献   

10.
“因敌而制胜”是《孙子兵法》中的重要观点,是机动灵活运用战术的理论,本文特从“审时而度势”、“因利而制权”、“践墨而随敌”三方面进行论证。并将其概括为知、灵、变三字经,知重全面性、确实性;灵系敏感性、巧妙性;变讲针对性、适应性。球类竞赛,活用此术,必开以汤沃雪之花.  相似文献   

11.
老耕 《收藏》2008,(10):160-162
金秋将至,艺术品市场又将迎来一年中的黄金时段,掀起新一轮艺术品竞藏和拍卖的高潮。常言道:“一年之计在于春”,而对于艺术品经营行业,尤其是拍卖企业来说,却是“一年之计在于秋”。只要看看各大拍卖公司对于秋季大拍投入的人力物力,就明白此言不虚。在这样一个“热火朝天”的时段到来之前,找一个立足点,保持一个冷静的头脑,对近期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动向作一些理性的回顾和前瞻,应该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相长,是教和学互相促进,相互提高,出自我国古代著名教育专著《札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团,然后能自新也。”故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3.
刘如仲 《收藏》2006,(4):143-144
中贸圣佳2006年春季拍卖即将上拍的清代王翠绘《荷庄清夏图卷》,纸本设色,32.5&;#215;414厘米。款署“辛卯(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秋七月写于西湖翠雨阁乌目山人王翠”,钤白文“王翠之印”、朱文“石谷子”印。老曼题签日:“王石谷荷庄清夏图”。引首有武进张惠言于碧崖山馆所题“荷庄清夏图”,钤朱文“皋文”印。图内有恽寿平题跋“元人青绿山水,瓯波明秀,痴翁苍横,品不一而神妙一也。  相似文献   

14.
关新铭 《中国钓鱼》2004,(11):12-12
俗话说:“春钓浅滩,秋钓近边。”自每年8月初的立秋之日起,时令就进入了秋季。但是,初秋由于未出“三伏”,除早晚较凉爽之外,炎热仍似盛夏.气温依然很高。垂钓自然还要沿用夏钓方法,避开中午要钓一早一晚。  相似文献   

15.
关新铭 《钓鱼》2007,(10X):54-54
一、秋钓边的最佳阶段 俗话说:“春钓浅滩,秋钓近边。”秋季分为初秋,仲秋和深秋。初秋还未出“三伏”,气温依然很高,炎热仍似盛夏。垂钓自然还应运用夏钓方法,避开中午要钓早晚。到了仲秋,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温度适宜,是一年之中的第二个垂钓旺季,垂钓者能大显身手,但因气温、水温依然较高,仍不是钓近岸浅边的最佳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钓鱼》2004,(17):24-24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三场秋雨添衣裳”,秋高气爽钓鱼忙,欲知秋天鱼好钓的缘由,请看《西风起好钓鱼》的系列文章。  相似文献   

17.
秋钓南     
伏志友 《钓鱼》2004,(19):21-21
一位有数十年钓龄的朋友在介绍钓鱼经验时,把钓谚“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深“改为“春钓滩,夏钓湾,秋钓南,冬钓潭”。其中“秋钓南“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提法,具体含义为秋天应钓水域的南边。  相似文献   

18.
燕侠 《中华武术》2001,(8):52-53
邸国勇先生已经年过半百: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又说:“人到中年天过午。”意思是生命过半,人生辉煌不再。邸国勇先生却偏偏不认命,现在反而更加忙碌起来。他原来是北京市第三建设公司的保卫干部,前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他不是在家享清福,也不是到社会上谋个职,挣点外快,贴补家庭生活,而是选择了传授自己钟爱一生的形意拳。  相似文献   

19.
王少桓 《收藏》2014,(12):184-184
2005年,作品被东坡书画院永久收藏:作品《金鱼》入选《全国高等美术院校作品年鉴》。2007年,参加天津首届阳光书画家大赛,获阳光书画家称号。作品参加天津美术学院“迎奥运”师生展。2008年,毕业作品《蕉阴雾色》获学院毕业作品三等奖,并入选庆奥运国际巡回展;《知秋》入选第七届全国工笔画展。  相似文献   

20.
清风徐来     
同人 《收藏》2009,(6):49-49
此幅扇面由民国时期著名画家吴徵与当时五大书法流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郑孝胥联袂创作,书画合璧。款识:“东府仁兄大雅属正,十九年三月,抱绢居士吴徵”,钤印“待秋”;“东府仁兄大雅属,孝胥”,钤印“太夷”(“东府”及先祖父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