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活动目标 曲塘小学是江苏省绿色学校,校园里有丰富的植物资源。“给植物做名片”成为我校历届学生的“保留曲目”。从认识校园的花草树木入手,了解它们的形状、分布、习性、用途,让学生用双手和大脑,通过讲座、调查、收集、制牌、展示、解说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认识和关注校园的花草树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校园环保意识,逐渐形成校园绿色文化。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1年级下册《车的世界》。教学目标:1.学习11个生字,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各种车辆,大致了解各种车的用途,认识红绿灯等交通标志。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世  相似文献   

3.
《植物的茎》(第七课)属观察课课型。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观察植物的茎在整株植物中的位置和作用为起点,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茎。从而形成茎的概念,学会按茎的软硬不同,把植物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等认识过程来组织教学的。在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各种植物茎的异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发展他们初  相似文献   

4.
何月莲 《科学教育》2004,10(6):55-56
植物类群作为初中生物分类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习生态系统等相关知识的重要基础。了解认识一定数量的植物物种,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出其类群特征,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以此为基础学习植物分类等级知识,进行不同植物间的比较,了解某植物在生物分类上的地位,对植物相互间亲缘关系远近的比较等知识点的学习才会更感性,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5.
刘萌鹃 《四川教育》2002,(12):23-23
金洲小学低年级小班课堂里,20几个学生分成5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摆着一个小篮子,大家管它叫“智慧篮”。智慧篮里放着一张张小纸片,那是学生从课外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有时也放些小小的实物,如花生米、玉米等。教学《秋天到了》,老师要求学生到生活中去找秋天。智慧篮里放进学生从报刊上剪下的资料和自己画的图片,诸如棉花、高粱、稻子,枫、梧桐等树叶,还有苹果、生梨、橘子等,以及各种颜色的菊花。画中的庄稼、树叶、水果、花朵,不仅使学生认识课文中涉及的植物,而且凭借这些植物训练说话,使阅读教学生动活泼。智慧篮…  相似文献   

6.
魏鸿 《化学教与学》2023,(17):21-26
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展开讨论,有利于形成和发展认识化学知识的思路与方法。以二氧化碳的单元教学为例,以大概念为统领开展单元教学,基于二氧化碳在生活、环境、技术等真实情境中的实际应用,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推理、实验探究等活动,学习二氧化碳的重要知识,引导学生建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化学观念,形成从存在、组成、变化和用途等多个视角认识物质性质的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然》作业的类型及辅导临洮师范附小赵忠观察类观察类作业在自然课作业中数量最多,从低年级开始就注重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视觉让学生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如“观察各种动物的身体外形和生活习性”,“观察植物的根、茎。叶、果实”,“观察天气现象”等。对...  相似文献   

8.
三点教学建议 1、因地制宜 本单元教学中应选用本地常见的植物作为材料,(只要平时老师做到心中有数,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实物是能满足教学要求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多认识一些当地植物,了解用途,激发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一节旨在使学生认识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种类之后,进一步认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所起的作用。教材首先从绿色植物自身生活需要水作引导,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是绿色植物促进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内因。为使抽象的内容更容易接受,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生活经验,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科学探究,以及科学实验工作的成果等多角度引导学生加深对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需条件的认识。接着分析资料,体会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增强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将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练习画直方图作为教学重难点,通过练习解读实验数据,认识植物在不同生长期需水量是不同的,进而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天水地区约有野生经济植物135科2000余种,按经济用途可分为15类。这些野生经济植物资源在工业、食用等方面具有用途广、有效成份含量大、利用率高的特点,在国民经济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白健 《湖南教育》2002,(15):50-50
自然课认识的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自学,了解学习内容,教师只作指导。不仅这样,还应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如动手制作植物标本、饲养兔子、种蓖麻等,以便学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自然课的认识客体是自然界的客观事物,而不能只是书本。在自然教学中,学生将学习地球上的四季,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生物,地球上的岩石和土壤,怎样与灾害性天气作斗争,知道植物怎样过冬,土壤的保护和改良,如何保护有益动物,掌握人类征服自然的武器等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并通过自然课的学习提高学…  相似文献   

12.
<正>这学期我任教三年级科学课,三年级学生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心理,特别是对种植植物特别感兴趣。上册我曾经引领学生初步认识了一些植物生长变化现象,如叶的生长变化,树的落叶现象等,学生对植物的构造基本了解,这学期《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单元的内容我在教学时希望通过各种方式、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和能力。因为这是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思想特别强调的。《种植我们的植物》这一课的教学,我先从介绍凤仙花开始。  相似文献   

13.
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牡丹江市第十中学校王彩虹观察能力是认识世界,增长各种能力的基础,化学实验现象变化万千,却需要通过观察去认识,观察对学习化学实验来说,就像阳光、空气、水对植物生长不可缺少一样。观察是发展智力的门户,是创造发明的起点。学习知识需...  相似文献   

14.
时间安排宜放在学完“植物”部分第一章后,此时学生已学习了组成完整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六大器官,知道了六大器官的名称,在教师指导下,能在室外从实物上来认识。因为有了一些知识铺垫,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乐意观察和认识。  相似文献   

15.
校园植物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校园植物是学生最熟悉的植物种类,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当地植物的类型.通过鉴定校园植物种类、制作标本和展示、挂牌介绍,加深学生对植物分类教学的认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全册教学内容综述一、知识内容本册教科书共有十四课,从知识内容上学,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岩石在低年级学习了粘土、石头等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岩石的基本特征。包括第五二课。(二)植物在低年级学习了各种各样的花和各种各样的种子等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花的构造和种子的构造。包括第34课。(三)动物在低年级学习了青蛙、蚂蚁、蟋蟀等动物个体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两栖动物和昆虫的共同特征;介绍常见的益虫和害虫。包括第7、8、9课。(四)宇宙在低年级认识了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之后,本册向学生介绍太阳和月…  相似文献   

17.
高中学生“心目中的数学”调查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次律  张维忠 《学科教育》2003,(6):26-28,32
本文调查了高中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对数学用途的理解,心目中的数学教师,最希望上的数学课模式以及喜欢或不喜欢数学的原因等。调查发现数学成绩较好学生与数学成绩较差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学生数学观的差异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数学的教,也影响着数学的学,同时也影响着数学教育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年来城市绿化面积的不断提高,更多的植物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植物跟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通过让学生学习常见植物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植物,能提高学生自学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比较是认识事物最基本的方法,教学中注意训练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比较事物的不同和相同,他们就能获得清楚明确的认识,认识能力得到发展。 1.通过实际接触进行比较。 在自然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运用各种感觉器官参加学习,这里不仅要运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器官,还要注意运用触觉器官。植物有草本植物和木本  相似文献   

20.
自然教学内容极为广泛、丰富。认识自然始于观察自然,所以自然教学首先应用各种实物供学生进行直接观察(如常见的动、植物);因受某些条件限制不能直接观察,要利用标本、模型、挂图等教具,使学生间接观察(如稀有动、植物、古代生物);对难以观察到的现象(如地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