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山 《数学教学通讯》2011,(8):56-57,63,64
试卷报告本套试卷严格按照《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的内容、范围和要求设置,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在试题的设计上,本套试卷最大的特点是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创新,如第1题是集合和解析几何的综合,第9题是方程和三角函数的综合,第19题是函数和数列的综合,第20题是圆锥曲线和数列的综合等.在数学思想方面,第7、10、13等题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第9、17、19等题考查了函数与方程思想,第3、10、18  相似文献   

2.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是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立体知识网络结构,全面提升能力的关键时期.回顾2008~2012年的考题,2008年第10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第19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综合运用,2009年第14题考查等比数列,第17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2010年第19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2011年第13题考查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第20题考查等差数列的综合运用,2012年第6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第20题考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考查是高考语文的重点,考纲要求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设置理解B和分析综合C两个能力层级。近年来,新课标卷文言文阅读题共计19分,设题重点在于:第4题考查词语,第5题考查句子,第6题考查文意解析,三道题各3分,翻译题10分。实词考查是重点,其中第4、7题对实词直接附分,第5、6题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实词考查。  相似文献   

4.
朱斌 《数学教学通讯》2009,(6):36-39,59,60
试卷报告:本套试卷是严格依据最新高考信息,并在详细分析和研究了近年高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的基础上命制的.本套试卷既突出了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又突出了对主干知识、重要思想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考查.在试题的设计上,以常规题为主,同时又有所创新,比如理科第5题考查数列的蔡查罗和,深挖题意是解题的关键;理科第8题定义新运算,考查平移问题;文科第15题给出一个新函数,考查函数的对称性、周期性及单调性;理科第19题给出“Storm”函数的定义,考查导数与不等式知识:文科第20题是关于数列、三角函数、不等式的综合问题;理科第20题将解析几何、导数、极限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观近几年江苏的高考题,立体几何都处于解答题第16题的位置,也就是属于容易题范畴,考查的难度不大,且都是考查线线、线面或面面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从近几年江苏高考试题分析解答题中考查一道立体几何题型是固定模式,一般与棱柱和棱锥相关,其重点放在对几何体中的一些线、面之间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上,能突出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运算能力.  相似文献   

6.
2005年的16套高考语文试题, 都考查了修辞手法。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考查形式分选择题和笔答题两种,以笔答题为主。辽宁卷第6题、浙江卷第6题、天津卷第21题采用了选择题的形式,其它试题都采用了笔答的形式。二、考查题型有诗歌鉴赏题、文学作品阅读题和语言运用题三种。诗歌鉴赏题中考查修辞手法的有全国Ⅰ卷第12题,  相似文献   

7.
有机实验和无机实验是构成化学实验的两大部分,全国理综考试对实验的考查,多集中于无机实验,而对大型有机实验题考得很少.上海高考题却时常考查有机实验:2001年上海高考试题第27题涉及了天然气合成氨的综合问题;2002年上海高考试题第26题考查乙炔和溴水的反应机理问题;2005年上海高考试题第26题考查了溴苯的制取装置。第28题则考查了对废旧塑料进行加工回收的实验.  相似文献   

8.
张杰 《物理教师》2001,22(9):48-48,F003
纵观2001年的理科综合高考卷,重点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以下几个特点更为鲜明:首先,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16题、第19题;第二,利用学科间知识的渗透、交叉和综合,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如第26题、第30题;第三,紧密联系科研成果的“信息题”,意在考查学生对科技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能力,如第31题.因此,在“理科综合”及今后“大综合”形势下,如何适应高考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值得大家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本文仅以2001年的理科综合高考卷试题为例,谈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套试题通过第一大题(选择题)和第二大题(填空题)来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知识的掌握。所有题目不是从难度上来要求学生,主要强调知识的全面性。题目中使用了一些新鲜的素材,如欧洲强子对撞机、“神七”航天员首次出舱为题干。第三大题对物理实验的考查主要是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如作图题第26题和第27题),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如第28题和第29题),第30题是考查学生对实验的评估和改进能力,第31题考查学生实验设计能力,也最能反映学生的综合实验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一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考点覆盖面较宽,考点较多,中学所学知识,《考试说明》中拟定的30个考点大部分得到了考查。 1996年高考语文试题与1995年相比,相对稳定,略有变化。变化的内容有:第5题重点强调的是判断;标点符号没有单独设题;词语填空改为关联词。第8题增设语序排列题。第10、11题元曲鉴赏也是首次。文言文阅读增设偏义复词和文言复句的内容。第五大题增加了文化常识考查的比重;第31题改词语得体为语法、标点、句意表达综合考查。第六大题由  相似文献   

11.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和一条主线,同时也是学习高等数学的重要基础.所以函数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与去年相比,今年试题对函数的考查有如下特点:1.考查更加全面(1)试题全面考查了函数的概念及基本性质,这包括函数和反函数概念、符号意义理解(第(3)题)、定义域(第(4)、(14)、(19)、(20)、(23)题)、值域(第(4)题)、单调性(第(4)、(19)、(20)题)、奇偶性(第(5)题)、周期性(第(5)题)、函数的图象(第(4)、(11)、(23)题)等内容.(2)试题综合考查函数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湖南高考试题和全国高考试题继续通过自然科学文章的阅读,强调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对概念的理解、判断、推理能力的检测。2006年湖南卷第5题“不能说明‘生物体的衰老和寿命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一项是”考查了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第6题“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第7题“‘但这种说法忘记了上文中一个很重要的事实’所指的一项是”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第8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则继续考查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1)考查内容:突出学科主干,注重综合运用 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突出了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考查。如第9题宗法制;第10题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第12题抗日战争背景;第13题改革开放初期的工农业;第14题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6题不结盟运动;第27题以必修三第一、三单元为载体,把儒家思想、文艺复兴和近代科学技术革命结合起来,跨度大,知识点密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导考生分析“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突出了对考生“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考查;第29题从近代列强侵华切人,考查政治模块内容,而且没有回避热点问题“五四运动90周年”。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中的第23题、第24题和第25题分别考查了有关天体问题、电磁感应中的力电综合问题、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等方面的知识,但均突出考查了学生对物理过程分析的能力,特别是第25题,要求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维程序,能够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分力析和运动  相似文献   

15.
2005年高考广东数学试卷的客观题部分,突出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高中数学各知识板块的相应考查的客观题题号与分值如下表从以上统计表可以看出,在客观题部分注重了知识的覆盖面较为广泛,兼顾了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和现实性.下面评析试卷中几道典型的客观题.一、立几客观题,线面关系经久不衰直线、平面、简单的几何体这一立体几何知识块,在每年的高考客观题中都出现1~2个,而常见的是考查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垂直与平行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对4个命题进行检查判断的形式出现.第7题.给出下列关于互不相同的直线m、l、n…  相似文献   

16.
陆正军 《新高考》2008,(4):18-21
从近年的高考政治试题来看,国际关系是必考内容,并且常常以主观题的形式设计学科内综合或跨学科试题,比如,在2007年的高考中,全国文综卷第39题和北京文综卷第40题结合贸易摩擦这一话题考查对外开放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等知识,重庆卷第39题以中非贸易为话题考查对外贸易和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四川卷第39题围绕中俄、中韩贸易考查对外贸易、国际关系和我国的对外政策……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17.
近几午的高考历史试题都包括了一部分综合运用题,这体现了命题要“活”的指导思想,反映了高考历史试题在着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中的综合运用题,主要是考查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纵横联系。 1.中外联系:1984年历史试题填空第1题,通过对比中外在勾股定理方面的成就,说明中国西周初年商高发现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比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提出勾股定理要早。1984年填空第3题,1981年填空18题都是中外对比联系题。 2.同类联系:1981年填空第14题,1982年填空第12题分别要求填写古今中外有关台湾问题的四个  相似文献   

18.
吕华荣 《物理教师》2003,24(11):62-63
2003年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从总体上说符合2003年考试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试题注重了各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了对学科中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学科中基本方法的考查,而且加强了学科内的综合.其中物理部分试题还重视与生活、生产、现代科技的联系.如第25题,该题是非选择题卷中的第3题,应该说属于中档题.此题以曾经流行过的一种向自行车灯供电的小型交流发电机为背景,主要考查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的产生以及圆周运动中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等知识,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从阅卷情况看,本题满分20分,但得分率并不高,估计难度  相似文献   

19.
[综合评析]全卷120分,另设附加题10分。试题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部分侧重考查语言的积累与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二部分是现代文阅读,按文体设置,重点考查学生准确理解阅读材料的程度和速度。要求能整体感知其主要内容,领会其思想感情和中心意思,了解其基本思路,领会其语言表达效果。重视考查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如第5题、7题、9题、10  相似文献   

20.
1 知识点释要函数是高中数学的基础.在每年的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函数问题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而且出现的比重也较高.3年来,这方面出现的试题主要有函数性质、函数方程、函数最值和不等式、函数迭代的问题.例如2005年联赛第8题、2006年联赛第2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2006年联赛第5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2006年联赛第7题考查了值域的求法;2004年联赛第8题考查了函数方程和赋值法;2006年联赛第15题考查了函数迭代;2004年联赛第3题和第15题以及2005年的第1题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