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语幽默     
天气预报一个电影摄制组在沙漠深处工作。一天,一个印度老人走到导演跟前对导演说:"明天下雨。"第二天果然下雨了。一周后,印度人又来告诉导演:"明天有雹暴。"果然,第二天下了雹暴。"印度人真神!"导演说。他告诉秘书雇佣该印度人来预报天气。  相似文献   

2.
芳芳 《小读者》2012,(Z1):60
虽然目前在许多正式场合,印度人已经开始用刀叉吃饭,但在私底下,他们仍然习惯用手抓饭吃。"手抓饭"是印度人长久以来的就餐习俗,吃饭前他们会先洗净手,然后准备就餐。如果去印度人家里做客,一定要体验"手抓饭"的乐趣。也正因为这一习惯,使得印度  相似文献   

3.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培养人,一般包括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门类、培养方式等。尽管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是比较和借鉴其它学校的培养模式是高校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二战后印度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工程人才的培养(比如IT人才的培养)举世瞩目。印度与中国同属发展中大国,印度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印度工程人才的培养,尤其是高级工程人才的培养,主要由印度理工学院(IITs)  相似文献   

4.
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与中国一同跻身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印度是一个有着狂欢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国家,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为闻名展示了一种独特的价值理念和思想体系。本文主要通过印度的森林文化来探究印度人的生活理念,并探索伟大的"诗哲"泰戈尔对印度森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探究印度的精神信仰、对自然万物看法及理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福斯特代表作《印度之行》中"东西融合,天下一家"的主题以英国人与印度人交友为载体,透过交友的最终失败折射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实现文化融合的艰难。文章通过事物的客观排他性和认识的主观多元性等多个角度,从宗教、文化以及政治背景等方面论述了当时阻碍"东西融合"的诸项因素,并指出教育是"东西融合"得以实现的有效之举。  相似文献   

6.
2016年1月19日至27日,中国文联、中国音协组派音乐演出小组一行8人赴印度参加"丝绸之路"中印音乐节,在印度三个城市成功巡演.本次音乐节由中国文联、印度文化关系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音乐家协会、印度音乐家联合会承办,印度恰蒂斯加尔邦政府、印度那格浦尔市政府、古吉拉特邦音乐舞蹈戏剧学院、印度南部中央区文化中心等协办.  相似文献   

7.
9月25日上午,首届印度教具博览会在首都新德里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中国日"活动,来自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世界教具联合会、印度教具联合会的官员,以及中国、德国、英国、印度等参展团代表共约30人出席了活动.  相似文献   

8.
《上海教育》2012,(23):40-41
大部分人都将他们在印度理工的那段时光视为改进技能、改造个性和改变命运的宝贵经历。2003年2月,印度理工50周年庆典在班加罗尔举行,在一场关于"印度理工各校区及其在民族建设中的作用"的大会上,作为重头戏,  相似文献   

9.
俞可 《辽宁教育》2012,(16):95-96
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四次会晤之际,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3月29日在新德里与印度总理辛格共同点燃油灯,"中印友好合作年"正式启动。中国与印度的龙象之争一山之隔的印度,对于中国人来说既熟知又生疏,"龙象之争"往往成为国际舆论炒作的热点,就连印度本国人也热衷于拿中国说事。3月28日出版的印度《经济时报》,援引刚发布的《2012年财富报告》指明,中国将在2020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又将在2050年被印度超越。3月25日  相似文献   

10.
在东南亚、印度及我国西双版纳等热带、亚热带地区,生长着一种常见的棕榈科木本植物——贝叶棕.古代印度人称之为"Pattra"(梵文),汉译为"贝多"或"贝多罗".这种树的树叶狭长,不怕潮湿,耐久性强,两千多年前就有人将它作为书写材料.印度及我国西南某些地区都曾流行过这种贝叶书籍.印度的贝叶书籍(以佛经居多)很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冷战背景下国际权力斗争博弈的视角,着力剖析上世纪中叶中印关系由蜜月走向冲突的原因。刚刚获得民族独立的印度基于其安全利益及国家发展的考量,需发展对华友好关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出于美苏对抗的战略考量,着手改善印美关系。特别在1959年西藏叛乱之后,美国加大了对印度的援助,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偏袒印度,并进而挑动印度与中国对抗,印度在寻求和接受美国援助的过程中,逐步接受了美国人灌输的"中国是印度最大的潜在安全威胁"这一观念。与此同时,伴随中苏关系逐步恶化,苏联稳步发展同印度的关系,加大对印援助,并在中印边界冲突中以"中立"为幌子向印度提供军援。在美、苏的怂恿和偏坦下,印度有恃无恐地发动了对中印边界地区的武装挑衅,并进而升级为边界武装冲突。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印裔作家桑杰·尼冈的第二部小说《移植人》中的空间符号和空间关系通过印裔飞地小印度呈现出多重空间内涵:一方面,主流社会在种族及阶级概念、白人至上、精英文化等种族主义和阶级主义意识形态指导下,排斥小印度,把小印度构建成政治意义上的"他者"空间;另一方面,小印度居民也努力排斥主流文化,把小印度建构成文化意义上的家园空间,以延续和保证其印裔文化身份,双向排斥合力形成族裔飞地;此外,经济因素和印裔对种族歧视的规避也对小印度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无论小印度及其居民们多么努力捍卫其印度性,他们都不可避免受到美国主流文化的影响而体现流动、模糊和杂糅等第三空间特性,暗合"离散"族群与祖国地理意义上的疏离和心理意义的牵挂所构成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3.
与乔伊斯、劳伦斯和伍尔夫并称为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的爱德华·摩根·福斯特(1879—1970)一生仅仅写了六部小说,其中的《印度之行》自问世以来,一直都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笔者试图从后殖民理论中的"他者"角度解读这部经典文本,探讨《印度之行》中英印人和印度人的关系,逐步揭示其背后殖民地宗主国和从属国之间的对话关系。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后,印度推出"东向政策",调整印度与东南亚、东亚国家之间的关系,以摆脱国内的政治、经济困境,提升印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印度实施"东向政策"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动因,兼谈了印度"西进"的收益,得出"东向政策"是印度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5.
可怕的二战总算结束了,人们都希望和平可以一直继续下去。很快,有一个人变得越来越著名,因为他的意见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愿——用"和平、不流血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个人叫甘地。许多印度人尊称他为"圣雄",就是品格高尚、富有智慧而受人尊敬的人。不过,我还想知道他的更多故事,比如,他是怎么让印度取得独立的,一个胆小、不爱说话的律师是怎么变成政治家的呢?  相似文献   

16.
印度宗教和神话中,展现了多种形式的性力崇拜。而印度三大教派之一的湿婆教派,就是一个以崇拜男性生殖力为主要特征的教派。湿婆的典型特征是双面性。他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的双重性。目前国内对印度神话研究并不十分充分,现在研究的最前沿是北京大学,代表作有葛维钧的《湿婆和"赞辞之王"》、尚会鹏的《中国人与印度人文化传统的比较研究》。但对湿婆作为生殖力的代表,性关系和性爱观的象征的研究尚少。本文从湿婆面相来探究其背后所附着的性意识和性观念,分析探究印度神话在塑造湿婆时所赋予独特的性意识和性爱观点。  相似文献   

17.
1857年至1859年在南亚次大陆的大起义极大震撼了英国人。面对近似疯狂的起义,几乎每个英国人都产生了爆炸式的反应。大起义本身和残酷的屠杀深深震惊了英国人,它打乱了英国政府所谓"西化"印度的进程。大起义期间,英国人对印度的态度也发生很大改变:从最初歇斯底里的复仇情绪到后来反思英国殖民政策的某些弊端。这种情绪上的转变为在印度的和解政策和适度重建计划提供了条件。大起义被镇压后,英国政府致力于调整在印度的殖民政策。东印度公司被取消,英国政府直接管辖印度。因此,大起义成为英国和印度两国历史上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夏天全国普遍高温,国人对40摄氏度高温直喊受不了,其实看天气热不热不能只看绝对温度,还要看人对热的耐受力。印度人一定不屑40摄氏度的天气,我去年到印度出差时正逢印度的盛夏,温度常有超过40摄氏度的时候,45摄氏度以上才算酷热天,印度最高气温能达到50摄氏度。印度在夏季简直就是一个大烤箱,一种在当地语言中叫作"鲁"的热风从早到晚吹个不停,树木在热浪的侵袭下掉了很多叶子,草坪干枯得快要冒火苗,行人过马路鞋子会陷进熔化的柏油中。印度人是  相似文献   

19.
陈晓霞 《教师》2013,(20):113-113
为师十几载,困惑与彷徨难免,欣喜与自豪也曾体验。如今,再次审视,才发现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其实并不容易。一、"人"的教育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免除恐惧。"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相似文献   

20.
边疆柳 《少年月刊》2013,(10):26-29
在古老神秘的东方国度——印度,有一座古老的城市被称作"圣城",它就是瓦(wa)纳(na)纳西。这里是印度教徒心中的"圣地",印度的母亲河——恒(heng)河从城中穿过,每天都有无数人来到恒河边沐浴(mu yu)、祈祷(qi da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