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一、燃烧与灭火1.易错指数:2.易错点辨析:(1)燃烧的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可燃物的着火点)。注意: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2)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1)实验方法:a.对比实验法:如图1,薄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是一组对比实验;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是另一组对比实验。  相似文献   

2.
一、基础知识思维导图 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是本节重要内容.根据学生对燃烧现象的了解,通过实验探究、实验分析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有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不能继续进行,这就是灭火的原理.根据灭火原理可确定灭火的方法.通过安全知识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中考中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的形式出现二、重点难点突破(一)燃烧1.燃烧一定有氧气参加吗燃烧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我们通常所说的燃烧是狭义的燃烧,  相似文献   

3.
1.燃烧的两个条件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跟空气里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燃烧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相似文献   

4.
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演示装置湖北省钟祥市东桥中学刘天贵(431933)可燃物燃烧需具备两个条件,课本用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来说明,不便于学生理解。为了直观地讲清楚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如图这个装置的操作方法是1.在250毫升烧杯中装约...  相似文献   

5.
例1 (2006年江苏省南京市)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2)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相似文献   

6.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人教版第124页有实验7-1"白磷的燃烧",此实验的目的是得出可燃物燃烧时需要同时满足2个条件:1.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2.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相似文献   

7.
知识疏理1.燃烧:(1)概念: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二是温度达到着  相似文献   

8.
通常所说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要紧紧抓住"两个条件"、"三层火焰"、"四类现象".一、两个条件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可燃物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2)可燃物的温度应达到着火点.因此当可燃物的燃烧引起火灾时,我们可使其中的任一条件不满足来达到  相似文献   

9.
一、点燃、燃烧、加热、高温1.点燃点燃是一种用明火来引发化学反应的操作。点燃的目的是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其温度决定于可燃物着火点的高低;点燃的结果是使可燃物发生化学反应而燃烧。点燃一般是让火焰直接接触可燃物,可燃物被点燃后,燃烧产生的热可使其继续燃烧。因此,点燃只是用来引发化学反应,不需伴随化学反应的全过程。2.燃烧燃烧是发热、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是反应现象而不是反应条件。可燃物的燃烧一般需要两个条件:一是与氧气(或其他能支持燃烧的物质)接触;二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使温度达到着火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谭军 《初中生辅导》2006,(21):90-93
一、点燃、燃烧、加热、高温 有些化学反应的发生是需要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通电等条件的.同学们在注明条件时,一定要区分清各种条件的适用范围. 点燃是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其结果使可燃物发生燃烧.可燃物被点燃后,燃烧产生的热可使其继续燃烧.  相似文献   

11.
拾贝百字篇     
低年级学生上《燃烧和灭火》这一课时,先是自由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可燃物;从可燃物燃烧中得出不同的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温度不一样;最后结合生活中生煤炉一例来归纳燃烧时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研究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2006年4月第二版)上册124页图7-5(如图1)"白磷水下燃烧"实验.通氧气前,热水中的白磷只熔化而未燃烧,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即可看到白磷燃烧发出火光.这一实验很好地说明了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白磷)、温度(热水)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3.
1 点燃、加热、高温、燃烧要使化学反应发生 ,通常需点燃、加热、高温或加入催化剂等条件。点燃 ,通常用于可燃物燃烧的反应 ,点燃 (有时加热也可以 )的目的是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点燃的结果是使可燃物发生燃烧。可燃物被点燃后 ,燃烧产生的热可使其继续燃烧。因此 ,点燃只是用来引发化学反应 ,不需伴随化学反应的全过程。加热 ,一般为酒精灯火焰温度范围的外加条件 ,其加热温度一般不超过 50 0℃。对非可燃物需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 ,若反应放热 ,则反应被引发后 ,加热可停止。对大多数需加热的化学反应 ,特别是吸热反应 ,则加热需伴随…  相似文献   

14.
活动目的:1.巩固与深化燃烧的条件,使学生懂得可燃物不但可在氧气里燃烧,有些可燃物还可在某些物质里燃烧.2.通过实验使学生懂得灭火的条件,懂得化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明白只有牢牢掌握化学基础知识,才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将来才会更好地为四化做出贡献.3.通过活动,使学生激发起更浓厚的学习化学的兴趣.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过程:(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燃烧及其条件,知道可燃物要燃烧必须具备与氧气接触和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者缺一不可,这是指…  相似文献   

1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是第二单元的重点实验,也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同学们不仅要掌握实验原理,还应对实验进行拓展。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利用可燃物将空气中的氧气耗尽,使气压减小,致使水位上升,通过水位上升的刻度推知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药品的选择应具备以下条件:(1)能在空气中燃烧,且量要足,以耗尽空气中的氧气;(2)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3)燃烧后没有其它气体生成。为满足以上条件,实验时通常选用的可燃物是红磷或白磷,而不选用木炭或硫粉。拓展思维:实验时可燃物如果选用木炭或硫粉,为使实验取得成…  相似文献   

16.
我校是县城小学,离县消防大队较近,在教《燃烧和灭火》这一课时,我带领学生来到县消防大队,在县消防队员和教师指导下学习这一课。一、学习燃烧在县消防大队的操场上,教师讲述:燃烧,是一种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热、冒烟等现象。燃烧需要一定的条件,分别是:1.燃烧需要氧气。2.燃烧需要可燃物能燃烧的物体叫可燃物: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煤气、液化气、棉花、煤、火柴等。3.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并且相互作用时,燃烧才会发生,缺少了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燃烧就不会发生,正在燃烧的可燃物也会熄灭。燃烧有对…  相似文献   

17.
1点燃、加热、高温、燃烧 "点燃"通常用于可燃物燃烧的反应,点燃的目的是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使可燃物发生燃烧.可燃物被点燃后,燃烧产生的热可使其继续燃烧,因此点燃只用来引发化学反应,并不需伴随化学反应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考点1 燃烧的条件 例1(2016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B.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解析:A.只有可燃物在具备了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着火点才能燃烧,错误;B.燃烧不一定会引起爆炸,错误;C.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着火点属于物质的属性,一般不能改变,错误;D.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正确. 答案:D  相似文献   

19.
通常所说的燃烧 ,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在学习这一知识点时 ,应抓住“两个条件”、“三层火焰”、“四类现象” .两个条件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 (或空气 )接触 ;二是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因此 ,当可燃物的燃烧引起火灾时 ,我们可使其中的任一条件不满足来灭火 .同学们想一想 ,以下两例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1)用扇子扇燃着的蜡烛 ,蜡烛会熄灭 .(2 )油锅里的油不慎着火 ,立即盖上锅盖 ,火很快熄灭 .答案 :(1)降温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 .(2 )隔绝氧气 .三层火焰点…  相似文献   

20.
火是大家熟悉的,火能造福人类,然而一旦失去控制,火又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燃烧的条件,首先我们应该知道燃烧的定义。可燃物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从定义出发说明燃烧是可燃物发生的一种氧化反应,且很剧烈。科学第四册通过白磷燃烧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