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从而使教师"知识权威"的地位松动。那么,当下在地理课堂中教师的价值如何提升呢?一、教师应由"讲"变为"引"传统地理课堂的一大特点就是"满堂灌",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汗流浃背,学生在讲台下听得昏昏欲睡。随着知识来源的多元化,学生可以从网络、教参、教材、教辅用书上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已不需要教师讲太多的知识内容,而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引导  相似文献   

2.
在"学讲计划"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做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支持者。教师要走下讲台,让学生走上讲台,更要让学生走出讲台,走向社会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随着信息大爆炸,学生淹没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也就是教师"知识权威"在松动。那么,在地理课堂中教师的价值如何提升?一、教师的"讲"变为"引"传统地理课堂的一大特点是"满堂灌",讲台是教师的神圣"讲坛",学生是三尺讲台下的"听讲者"。长期以来形成一种局面:教师主动地教,讲得汗流浃背;学生被动地听,听  相似文献   

4.
冯桂兰 《成才之路》2014,(27):84-84
正在传统的教学中,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要改变这种被动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实施课堂教学素质化。一、组织课堂讨论,引领相互对话课堂之上让学生学习不仅仅靠的是我们教师在讲台之上喋喋不休地讲,我们需要的还有学生自主地去学习,也需要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然后在课堂上去交流,与同学交换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因为教师之间的交流是教会学生,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  相似文献   

5.
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课堂,实施真正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呢? 一、转变角色,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新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应积极转变角色,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去,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的教学方式,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内容不讲,不讲也会的内容不讲.  相似文献   

6.
蒋南军 《成才之路》2014,(26):50-51
正政治课堂上有的学生睡觉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情况还是相对严重的。这也引起了我的思考和重视,据我的观察和了解,学生睡觉有以下几种原因:一是政治教师讲得太乏味,很多中学的政治教师不是科班出身,在教学上照本宣科,对教材没有经过精心和科学处理,重复教材,抄袭教参,看着教案一味地讲,内容乏味,引不起学生兴趣,学生一旦没兴趣听就会消极地放弃当前的学习活动。教师在讲台上孜孜不倦地向学生们传授着知识,而下边有些学生却睡得津  相似文献   

7.
一、切实重视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和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教师不仅要上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可以将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搬上"讲台",进行演示。演示的形式不能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还可以是"教师导,学生演",即边学边实验。例如,在讲"力的分  相似文献   

8.
单一的教师讲课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中师生教师素质的提高。对此,我大胆尝试把讲台主动让给学生,让学生讲,教师听。学生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备课和实际上课,既掌握了课本内容,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克服了自己心理上的障碍。教师结合学生的讲课压时纠正课堂中所出现的知识性错误和在教态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天长日久,学生不断得到锻炼,教师素质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9.
传统中学语文教学属于语文知识层面教学,教师采用“唇耕舌耘、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由于语文本身包罗万象的特性和学生认知心理尚未成熟, 课堂里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却听得兴味索然的景象.在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利用录音、幻灯、投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正逐步走进课堂,对于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显示出语文教育改革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笔者听过一些公开课,发现课堂上学生是这样活动的:学生几人围成一圈,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时候,他们面对面,有的互相挤眉弄眼,有的四下张望,  相似文献   

11.
一、提高备课实效才能为高效课堂铺好路基提高备课实效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笔者认为,教师的主要精力要放在钻研教材,了解学情上,书写教案的精力要少花.优秀的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是先吃透教材,而不急于动笔,总是先思考从哪里着手讲、怎么讲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不仅关注教材,更会关注学情,他们会不断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怎么样,搭建什么样的教学平台才会让学生最容易理解课文.所以优秀教师在备课时,不是物化备课教案,而是拿自己的知识储备从容面对学生.  相似文献   

12.
许俊莹 《现代语文》2009,(10):125-126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要求加大信息技术教育的力量,那种单纯的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已走进课堂,并受到学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13.
<正>在语文课上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却在下面听得无精打采、昏昏欲睡,一片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的局面。这样的课堂所产生的学习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教师是“导火线”,学生是“炸弹” 本人曾听过一节课,课堂时间为45分钟,40分钟都是教师站在讲台上讲,讲得汗流浃背,讲得滔滔不绝,讲知识点,讲考试重点,完全把自己定在主讲格上,讲台下面的学生就像电视前的观众,只需要睁开眼睛来看、竖起耳朵来听,不用张口说、不用动手做。教师是极度辛苦的,学生则是机械地反应,教师所讲的一切知识成了学生脑中的过客,匆匆地来了,又匆匆地离去。我认为教师应将学生引发到交际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5.
很小的时候,我便梦想着成为一名教师。当我在家里缠着母亲当我的学生,抱着父亲讲课的课本对着小黑板边讲边写的时候,我无数次的梦想我要有自己的讲台、自己的学生,为他们讲他们想听的课程。那时单纯的梦想,现在竟一一实现了。在福州三中的讲台上,我真正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有着两个班聪明的学生,而每天两节45分钟的课堂,是我最开心的时光。  相似文献   

16.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经常会碰到使我"尴尬"的事情.当我在讲台上用抑扬顿挫的声音讲解时,看着讲台下"如饥似渴"的眼神,我满怀激情.然而现实却给我打击,明明自认为讲得很深、很透,明明做过的题目、讲过的类型,在测试中学生反映的情况并不如意.到底为什么?是否是纯智力因素?回忆课堂教学过程和方法后,我意识到是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不够,教师大包大揽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  相似文献   

17.
一、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弊端及局限性 在过去的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主宰”课堂。教师在讲台上一味地讲解,而学生则一味地接收,教学方法单一.几乎谈不上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其参与度也是非常低的。同时,因为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又缺乏供学生发现探索的良好环境,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的态势中。教师在讲解比较抽象的知识时对教师和学生的能...  相似文献   

18.
一、讲课:让学生上讲台 “讲”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和主要形式,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和灵魂。从古代的孔子到当代的钱梦龙和魏书生,哪一个语文教育家都离不开讲。讲是传授知识的一种极其重要的形式。教师几句准确、生动的讲解,往往会使学生豁然开朗,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无定法,讲无定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不妨让学生走上讲台,或试讲或先讲某些内容。这样做有很多好处: 其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中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学生“受命”之后,往往会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找资料,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探求知识的积极性。 其二,也便于教师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学生讲  相似文献   

19.
冷龙峰  吴检飞 《教师》2012,(7):38-38
走进学校,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讲台上的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投入非常,讲台下的学生却似懂非懂、昏昏欲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呢?具体分析我归纳为两点:一是因为教师的讲解缺乏感染力,课堂显得不生动。我们在听演说家精彩  相似文献   

20.
一、英语课堂教学要尽快渗透新课程的理念 目前,在英语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已形成自己的敦泫定势,认为只要教给学生语音、语法、词汇和课等知识,就等于教会丁学生英语。课堂总是以教师和传播知识为。和心,大讲语法,搞“单词生花”、“题海战术”和“一言堂”,教师拉占讲台,不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机会和时间,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大幅度提高和培养。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新课程的理念在课堂中没有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