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x=3是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x=3是含有未数(x)的等式,所以x=3是方程。x=3是等式,关于这一点老师们都没异议。=3,这个等式中含有未知数,许多老师表示不理。他们认为,既然x=3,那么x就不是未知数。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只有在x=3这个方中x才等于3,在x=5中x就等于5了,所以说是未知数而不是已知数。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关x的方程,只要方程有解,x都是确定的值(在个方程里)。如对于方程x2-2x+1=0,你能说为在这个等式中x=1,所以它不是方程吗?综上所述,x=3是方程。x=3是方程  相似文献   

2.
方程的本质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左右两边相等,这不仅是方程概念的本质,也是列方程解题的依据.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方程是这样定义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个定义简单明了,但引发的争议也很多.比如,x=5是不是方程?a+b=b+a也是方程吗?我们可以不去理会由这些特例带来的分歧,因为这个定义本身就"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3.
旧教材(全日制十年制以前的教材)给等式下的定义是:“用等号连结两个代数式的式子叫做等式.”按这个定义,1+2=3是等式;2=3也是等式.给方程下的定义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根据这个定义,方程可以有解,也可以无解.  相似文献   

4.
问讯处     
正x=1,有的老师认为是方程,也有老师认为是方程的解,究竟哪一种观点正确?为什么?陕西永寿王晋远现行中小学数学教材给方程下的定义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如果x=1中的x表示未知数,那么它就是方程。当然,x=1也是某些方程的解,如当x=1时,方程x+5=6等号左右两边的值相等,所以x=1是方程x+5=6的解。可能有老师认为x=1无需解方程就已知它的解,所以它不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请注意,现行数学教材有关方程这  相似文献   

5.
初学方程知识,要注意理解和了握以下几个与方程有关的问题:一、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对于方程定义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方面:门防程属于等式范畴;(2)这个等式含有本知数.关于“未知数”,有些同学认为“字母”就是未知数,这是不对的,并不是等式中的所有字母都叫做未知数,只有那些“况要根据等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来确定所取的值’伯9字母才叫未知数,反之则不叫未知数例如解方程3。=5,得x=tr(aedo).这以””“—’””“—————“一“~1“一”—””““一的。为未知数,而。则为常数,a虽然是字母,却不…  相似文献   

6.
方程(之1)     
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什么数与8的差是-6? 这句话对应的等式是x-8=-6.这个等式中含有未知数x,这就是方程.在这个方程中,x表示被减数;由减法运算知道  相似文献   

7.
方程的本质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左右两边相等,这不仅是方程概念的本质,也是列方程解题的依据。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方程是这样定义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个定义简单明了,但引发的争议也很多。比如,x=5是不是方程?  相似文献   

8.
问: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区别? 答:因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是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并不一定含有未知数,因此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如2x 3=x-1是方程同时也是等式,而6-2=4 只是等式,但不是方程  相似文献   

9.
在对于方程及若干与之有关的概念的认识上,当前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有必要稍加探究,以利辨误、澄清。 (一)“x=3”是方程还是方程的解? 有些同志认为:“x=3”不是方程,它只是方程的解。这种看法显然是错误的。什么是方程?课本中明确指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就是方程的定义。“x=3”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完全符合方程的定义,理所当然地应当称作方程。那  相似文献   

10.
《中学理科》2007,(11):12-14
要点复习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____,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____的未知数的值的过程叫做____,这个值就是方程的____,也叫做方程的____.  相似文献   

11.
等式趣谈     
等式不一定真的相等.等式好比天平.天平不一定是平的,要看两边放的东西重量是不是一样;等式不见得两边都相等,要把两边的数值算出来看看.两边一样,这个等式就是真的,或者说等式成立;两边不一样,这个等式就是假的,或者说等式不成立.如果告诉你,天平的一边放了 3 颗螺丝钉,另一边放了 6 克的砝码,天平是不是平的呢?你一定会反问:一颗螺丝钉究竟有多重?螺丝钉重量是未知数时,就无法肯定天平是不是平的.同样的道理,如果等式的两端或一端出现了未知数,等式成立还是不成立,就要看未知数取值是多少了.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有时,尽管不知道…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数学方程教学中,不少教师将方程意义的学习等同于让学生记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这句话,更有甚者为了表示出对于定义的深入理解,还提出了类似"x=1"是否是方程的讨论。其实,概念的理解与定义的记忆并不是一致的。对于方程的意义,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加以着手:第一,方程刻画的是等量关系,用等号将相互等价的两件事情联立起来。同时,在刻画过程中,把未知数看成和已知数同等  相似文献   

13.
初中代数第一册第120页列举了四个式子: 1+2=3,a+b=b+a,S=ab,4+x=7作为等式的例子,接着给出方程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并且指出“4+x=7是一个方程”。等式1+2=3不含有未知数,因而不是方程,这是显然的;  相似文献   

14.
<正>"方程"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初次经历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从认识方程开始,到要学会用方程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我在教学这一单元时,面对学生出现的诸多问题颇感困惑和疑虑,通过观摩吴正宪老师执教"认识方程"一课,使我豁然开朗,顿悟不少。问题一:会辨认方程的样子就是认识方程了吗?学生心声:方程嘛,不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吗?学习方程,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15.
方程的本质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左右两边相等,这不仅是方程概念的本质,也是列方程解题的依据。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方程是这样定义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个定义简单明了,但引发的争议也很多。比如,x=5是不是方程?  相似文献   

16.
一、概念的对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而“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式子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相似文献   

17.
读了贵刊91年第6期陈明壁同志“如何看待什么是方程”一文,受益匪浅。但有不同看法,在此提出与陈明壁同志商榷。关于什么是方程,陈明壁同志在文中(下称陈文)出示了下面八个式子:①20 30=X:②X 6.5=23.6;③X=0.5×8;④15.6÷X=3;⑤X=40-40;⑥7.64-X=4.33;⑦60÷15=X;⑧3X=69。并根据去掉 X 是否能计算出结果来判断①、③、⑤、⑦不是方程,我认为这个判断是错误的。因为:1.在小学教材里,对方程所下的定义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一定义的本质是含有未知数和等式两点,陈文所列①、③、⑤、⑦都符合方程定义,故都应是方程。  相似文献   

18.
一、讲清方程的意义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前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这个概念必须在学生的思想上牢固确立。用教材中的例子说明“等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而得出“方程”的定义。并告诉学生,判断一道式子是不是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含有未知数,等式,二者缺一不可。然后举几个不符合方程定义的例子让学生区别,以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例如:20  相似文献   

19.
一、代数初步知识 【知识要点】 1.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能简明地表示出数量间的一般规律。常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有运算定律、几何形体的计算公式、常见的等量关系。 2.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求未知数的过程叫解方程。使得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相似文献   

20.
病症一:“50-27=x”不是方程。[诊断结果]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换句话说,某式只要同时满足:①它是一个等式;②它含有未知数,这个式子就一定是个方程。很明显,“50-27=x”符合条件(1)和②,所以它是一个方程。至于书上都把未知数放在等号的左边,那是顾及到书写方程的一般习惯以及同学们刚开始学方程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