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0月23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卡娅在上海师大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作学术报告。她谈到了乌克兰的教育改革和学校教育的实质性变化,以及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  相似文献   

2.
1996年10月16日至11月6日,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教育科学博士苏霍姆林斯卡娅教授应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邀请来华访问期间,于10月21日至10月26日来沪顺访。在沪期间,苏霍姆林斯卡娅院士做了有关乌克兰教育改革、苏霍姆林斯基生平教育活动的科学分析、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的报告。在她抵沪的当天晚上,我即抓紧时间对她进行了采访。在以后几天的活动之余,亦与她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交谈。为了更全面、更生动地介绍当今乌克兰教育改革的进展情况以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征得苏霍姆林斯卡娅院士同意后,现将苏霍姆林斯卡娅在沪的谈话与报告的主要内容以访谈录的形式刊登于本刊“专家访谈”栏,以便尽快地向读者传递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正>O.B.苏霍姆林斯卡娅,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之女,乌克兰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院士、学术总干事,资深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基础教育,比较教育,同时大量参与本国教育改革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她在研究、传承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体系方面有独特建树,长期担任世界苏霍姆林斯基协会名誉会长、  相似文献   

4.
"你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这是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卡娅对李镇西先生的评价。我认为,镇西先生受之无愧。二十多年来,他一直追随苏霍姆林斯基,以心灵赢得心灵,是一个潇洒的语文教育"诗人",一位杰出的班主任,一位具有人文关怀和民主情怀的校长。  相似文献   

5.
今天,是讨论我的课堂教学,我就先多说几句。呵呵!上次品茶时,老师们看了我执教《给女儿的信》的课堂实录。这里想再补充几句我的教学感受。在上这堂课的过程中,我的确被感动了,被苏霍姆林斯基感动,也被我的学生感动!上了这堂课的一周之后,我见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并把我的课堂实录光盘送给了她,还有我的学生写给她的一封信。她也非常感动,说要把学生给她写的信献给乌克兰国立苏霍姆林斯基博物馆永久珍藏。苏霍姆林斯卡娅还特意给我的学生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对这堂课本身,我不讳言我比较满意,主要是因为我通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是中国教育界最熟悉的人物之一。在苏氏去世42年后的今天,在他的故乡乌克兰和俄罗斯,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是否仍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学者从苏霍姆林斯基去世至今对他的研究状况如何?人们以怎样的方式纪念他?本文将根据全乌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苏氏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的介绍及网络资源等多方面资料来回答上述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瓦·阿·苏霍姆林斯墓(1918--1970)是前苏联当代教育界最杰出的一位教育家。在我国教育界也很有知名度。他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经历过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从1948年开始直到逝世,他一直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校长,同时,还担任教师和班主任工作。在此期间,苏霍姆林斯基通过辛勤的研究探索和实践,写出了41部专著,600多篇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杰出的教育家,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在教育事业上却奉献了35年。尤其在帕夫雷什中学期间,他呕心沥血,兢兢业业,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孩子。《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于1989年在前苏联出版,2006年在我国翻译出版,是一部关于苏霍姆林斯基多年教学工作经验总结的著作。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由作者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所编。  相似文献   

9.
应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的邀请.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土、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见来到中国,参加1996年10月17日至Ic月19日在北师大召开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国际研讨会。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大使馆派官员参加了会议。我国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的同志也出席了会议。会后苏霍姆林斯卡妞去上海、天津访问,与那里的教育工作者继续研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会议期间,苏霍姆林斯卡吸院士作了三个专题报告,它们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术生平(穿插播放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活动的录像);苏霍姆林斯基的…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同情教育的核心是以同情之心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培养儿童的善意感。同情教育主要包括:融合关心、尊重、理解和责任的教育爱的释放;敏锐的情感感知和体察能力的培养;把儿童引到复杂的人际关系世界中去,让儿童"心中有他人"。苏霍姆林斯的同情教育表明,在教育中爱是一种心灵的参与,是对儿童的同情和对教育的信念。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是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在诸种能力之中,思维能力又居于核心地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  相似文献   

12.
陆圣红 《贵州教育》2007,(21):23-25
一、明确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意义,增强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意识 苏霍姆林斯认为:幼儿就其天性而言,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  相似文献   

13.
教育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由世敏、寒薇合译的《爱情的教育》。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卡娅根据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手稿整理而成的。这是一本很有特色的谈教育的书籍。爱情教育,它包括怎样认识爱情的本质,怎样培养、陶冶青少年的高尚心灵从而正确对待爱情等一系列问题,本来就是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但在我国教育界,由于过去受极“左”思潮的影响,一向对  相似文献   

14.
不能忘却2008。因为这一年,我们国家有太多的大事值得大书特书:年初的南方冰冻灾害、5·12汶川大地震、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因为这一年,是苏霍姆林斯  相似文献   

15.
管理贵真     
1998年冬,在“纪念苏霍姆林斯基80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苏霍姆林斯卡娅(苏霍姆林斯基之女)展示了她父亲生前的一些极其珍贵的影像资料。凝望着苏霍姆林斯基那双充满慈爱的眼睛,我落泪了。对簇拥在他身边的孩子们而言,那目光中传达的是一种可依可傍的力量,一种极柔软又极坚实的挚爱!至今,我仍记得那双至善至美的眼睛在那一刻给我带来的震撼。也是在那年冬天,我采访了被誉为“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的李镇西,从每个细节中感受他对学生的倾情付出、对教育的一往情深!我愿意用李镇西常说的那句朴素得近乎平淡的话来解释无数人被感动的理由:…  相似文献   

16.
<正>O.B.苏霍姆林斯卡娅,教育学博士、教授,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之女,担任乌克兰卢甘斯克国立大学、中部乌克兰师范大学、尼古拉耶夫国立大学、泰诺略尔国立师范大学荣誉教授。卡娅院士还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荣誉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尤其致力于瓦希里·苏霍姆林斯基创作遗产的研究,迄今共发表包括专著、教材、学术文章在内的350余项教育科学成果。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是中国教师熟知的一位享誉世界的乌克兰教育家,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帕夫雷什中学》是深受广大一线教师喜爱的教育经典著作.2017年11月25日,由北京明远教育书院主办的2017年明远教育论坛在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举行.在论坛中,来自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基之女O?B苏霍姆林斯卡娅女士与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进行了一场高端对话,为教师们奉上了一场思想盛宴.担任本次对话的主持人是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滕珺副教授,担任对话现场翻译的是全国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肖甦教授.  相似文献   

18.
孙康福 《教育》2014,(3):51-52
苏霍姆林斯幕说:“30多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一个泛化的概念,包括朗读、默读、浏览等,也包括“高层次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19.
苏学东 《广西教育》2008,(11):51-5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有一句经验之谈,“学生的聪明才智来自他们的手指头”,它揭示了智力开发的真谛——人类智慧来源于勤动手。动手是动脑思维的基础,动手对人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爱是一种由衷的热情,是一种自我牺牲,是一种依恋不舍的道德情感。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孔子曾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更直接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现在在不少学校教师的爱却弹出了不合谐音调。打骂体罚有之,偏心不公平有之,缺乏敬业有之,利用学生及家长也有之,不管学生,只做经师者更有之。鉴于此笔者以为重新研究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理论家瓦·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师爱的经验理论,对于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振奋教师之精神十分有其必要。苏霍姆林斯基一生辛勤从事教育活动。他在平凡的教师和乡村中学校长的岗位上做出了出类拔萃的成就,被前苏联教育界推祟为“教育思想的泰斗”。他的成就的取得,除了他的实践基础,教育信念之外,有一个最重要的主观原因,这就是对儿童深沉的爱。苏霍姆林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