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齐家,湖北武汉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现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与研究,主讲“中国教育史”,1989年以"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质量"中选项目获北京师大优秀教学成果奖。主要专著有:《中国教育思想史》、《中国古代学校》、《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等。郭齐家教授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教育工作,在中国传统文化和高等教育研究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相似文献   

2.
刘泽华教授     
刘泽华,男,1935年生,河北省石家庄人。南开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政治史、知识分子史、历史认识论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著作有《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中国的王权主义》、《洗耳斋文稿》、《士人与社会》(先秦卷)。主编并与人合著有《中国政治思想史》(三卷本)、《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的整合》、《专制权力与中国社会》等。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  相似文献   

3.
李华兴,1933年生,湖北武汉人。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留校后师从蔡尚思教授攻读在职研究生。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思想文化史的教学和研究,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6年起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著有《中国近代思想史》、《近代思潮纵横》、《中国近代史》、《人世楷模蔡元培》等;主编《民国教育史》、《近代中国百年史辞典》、《中华民国史辞典》等;编有《梁启超选集》、《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2和5卷、《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下卷…  相似文献   

4.
中国至今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在语言学史的书写上,"关键词"写法很值得探索。何九盈《中国现代语言学史散步》可以看做是用关键词写法的《中国语言学思想史》的启蒙之作。  相似文献   

5.
彭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历史文献学的研究,尤其注重对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以及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思想史合壁》出版最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将著名文学史、思想史专家谭丕模先生的《宋元明思想史纲》、《清代思想史纲》、《中国文学史纲》等,合为《中国文学思想史合壁》一书出版。《宋元明思想史纲》曾由开明书店于1936年9月出版。书中对宋元明诸大思...  相似文献   

7.
1982年夏,在北京密云县举行的中国伦理思想史研讨会期间,四位学界同仁(朱贻庭、翁金墩、张善城、江万秀)商定成立"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编写组,并邀请张岱年先生为编写顾问,张先生欣然同意。"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自1982年编写起始至1989年公开出版的整整7年之中,年逾古稀的张岱年先生对是书的编写倾注了很大的精力。不仅对编写原则、编写大纲做了精心的指导,并认真审读了《绪论》和大部分章节的初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发达的科技、民族气节、维护统一、革命斗争传统等八个方面,挖掘了富含在《中国古代史》学科中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探讨了《中国古代史》学科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9.
赵华 《林区教学》2012,(11):39-40
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民族自豪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的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着相关领域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传播途径偏少和传播内容有失偏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的独特性,通过任课教师自觉树立传统文化教育意识、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亲自践行优秀传统文化等途径使学生在学习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同时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崔明德教授是一位非常勤奋也很有思想的民族史学与民族理论研究的专家。他在国内外发表的相关论文,以及已出版的《先秦政治婚姻史》、《两汉民族关系思想史》和《中国古代和亲通史》等多部专著,都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在自己的论著中也引用过他的学术观点,在为硕士、博士研究生授课时也经常介绍他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系科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包括整个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发展、思想文化进步、科学技术发明等多方面历史的课程,知识内容涉及素质结构中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的教育。《中国古代史》课程的教学不应局限于历史学科的专业教育,而应在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新世纪的发展形势也要求我们在大学素质教育中加强《中国古代史》课程教育  相似文献   

12.
20年前,我就觉得,没有"三古"(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哲学史或思想史)的中国大学就不能算一所像样的中国当代大学。后来,我为我的大学建设"三古"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在这些努力中,对"三古"的意义有了更多的感悟。曾经是一种直觉,如今也可讲出一点道理来了。这里,也分一个一二三来叙说一番。  相似文献   

13.
历史系简介     
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历史系,是我校文科一大系,设置于1984年,现有教职工22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13名。 该系主修历史教育,辅修政治教育。开设的学科课程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历史要籍、考古通论、史学概论、初中历史研究与教学法、汉语写作等。另外还开有世界妇女运动史、中国近代思想史、隋唐文化史、国际焦点、咸阳地方史等特设课程。  相似文献   

14.
教授风采     
邱少平,男,1963年出生,湖南省沅江市人,中共党员,历史学教授,湖南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98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1997年以来,先后担任益阳师专历史系主任、政史系主任、湖南城市学院政法系主任,现任湖南城市学院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邱少平教授在教学方面,主要担任了中国古代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的教学工作。此外还担任了中国通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大学语文、思想道德修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出版了专著《魏晋名士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平民礼仪生活…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课程史的研究论及学制与课程设置的联系,多止于开设的课程门类或科目,尚未详尽分析课程内容的载体——教科书;在教育史研究中,有教育思想史和教育制度史的研究,但教科书史的研究一直是薄弱环节。石鸥教授带领学生展开了近现代百余年来教科书的历史探索,撰写了《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上册,石鸥、吴小鸥著;下册,石鸥、方成智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以下简称《教科书史》)。这是中国第一次对教科书发展历程做出的全面系统的考察,无疑是开  相似文献   

16.
传统史学所形成的中古史主线和体系是在"以史为鉴"并提供政治与道德借鉴功能的理念下构建的,对建国后高校《中国古代史》课程主线和体系的设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社会的发展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呼吁以社会变革为中心重建中国古代史的理论框架,这也是《中国古代史》课程主线与体系得以重构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7.
冷鹏飞教授花了近8年的时间,完成了32.5万字的鸿篇巨——《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一书。该书已由中华书局出版,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冷鹏飞教授用他的辛勤劳动为史学界献上了一份厚礼。冷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已有多年,特别对中国古代经济史、化史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论颇丰,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出版的试验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中国古代史》(限选·全一册)(以下简称“试验本《中国古代史》”),今秋即将在两省一市试验使用。有关教学。教研人员对此极为关注。本文拟从体例、结构、课时、内容、编写思路等方面对这本教材略作简介,期望有关专家和广大师生届时针对教材多提宝贵意见。体例与结构试验本《中国古代史》叙述了远古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古代历史,采用章节体例编排,共6章46节。作为高中阶段历史教育的一部分,试验本《中国古代史》的编写,遵循全套教材的编写体例,体例和结构与其…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8年,由上海师范大学主办,重点刊发文、史、哲等传统学科领域的高质量学术论文。主要特色栏目有伦理学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史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等。其中,"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专栏曾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开展的第三届评优活动中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史》课程是高等院校历史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作为进入大学首先开设的"源头"课程和骨干课程,其学习的态度和效果不仅关系到学生以后几年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及认可程度,而且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乃至全面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鉴于《中国古代史》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