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画中有话     
《中国新闻周刊》2004,(32):13-13
“我们不能欺骗自己说,只有特定地区、特定种族的人才会是恐怖分子。恐怖分子 并没有贴上人种和国籍的标签。” 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汤姆·里奇说,为了不引起注意,“基地”招募潜入美国 的侦察员时已不再倾向阿拉伯人,而倾向于西方人。“救援机构在实施救助的过程中,如果都不  相似文献   

2.
文化的定义及其载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中“文化”这个词,本是对拉丁文culture一词的意译。那么,为什么用“文化”二字来翻译那个拉丁词呢?这就因为中国古籍中本来就有“文”“化”二字的关连使用,而其含义又与现在所说的“文化”有一些关系。 例如《易经·贲卦·彖传》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孔颖达《正义》解释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 又如刘向《说苑·指武》篇更把“文”“化”二宇连在一起:“凡武之为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以上《易传》把“文”“化”二字关连使  相似文献   

3.
一、美国政府严管“9·11”事件等敏感事态的新闻报道两则关于美国政府在“9·11”事件中对新闻报道控制的消息让人深思。其一:白宫向媒体下“禁播令”华盛顿当地时间10月10日晚,美国白宫发言人当晚表示,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赖斯已经要求美国各电视台慎播本·拉登的电视讲话。因为拉登可能通过电视讲话这一形式传达他的命令与指示。白宫发言人说,政府的目的是不希望恐怖分子借助本·拉登的电视讲话接受到恐怖指令。因为“拉登的电视讲话就算不是向他的手下发布命令,也是在宣扬他的恐怖论调”。其二:白宫严管“美国之音”9月1…  相似文献   

4.
广告——现代城市的文化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早在1917年,英国作家罗曼·道格拉斯就曾经断言:“通过广告你可以发现一个国家的理想。”在这里,如果把罗曼·道格拉斯充满智慧的预言范围缩小一点,我们就可以更确切地说:“通过广告你可以发现一个现代城市的文化属性。”的确,不管是从现代城市的发展历史、外在景观,还是其内在的文化属性来看,广告无疑都是现代城市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外在表象和符号系统。  相似文献   

5.
名刊要览     
《中国新闻周刊》2003,(46):81-81
1998年末,根据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命令,中央情报局下属的非法交易调查组开始调查一个问题:本·拉登是如何将其个人资金转移到世界各地资助恐怖组织的?为此特意成立的专案组在几个月的仔细盘查后发现,原先认为“基地”资金来自本·拉登个人资产的判断是完全错误的。“基地”是一架“永动的筹款机器”,而其绝大多数资金的来源地只有一个:沙特。  相似文献   

6.
国际社会确实需要解决一些关键的问题,而极端主义思潮也为恐怖主义提供了生存的土壤“9·11”事件以后,全球反恐联盟对恐怖分子施以重击,但仍然难以防范无所不在的恐怖主义。8月14日,《中国新闻周刊》采访了英国著名智囊机构——英国国际事务皇家研究所的发言人基思·伯奈特,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请他们谈谈伦敦恐怖袭击阴谋带来的启示,以及对恐怖主义根源的看法。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恐怖分子仍能发起大规模的恐怖袭击?基地组织是不是依然强大?恐怖主义防不胜防,是不是终有一天,还会发生类似于“9·11”事件这样大…  相似文献   

7.
名刊要览     
伦敦遭袭9·11事件后,伦敦肯定会成为恐怖袭击的又一目标,因为它不仅是国际金融中心,而且在反恐等议题上一直是美国最坚定的盟友。但伦敦7·7袭击事件,无论是恐怖分子实施过程还是结果,都无法和“基地”精心酝酿发动的历次恐怖袭击相比,某种程度甚至可以视为一次失败的行动,显示了恐怖分子步入强弩之末的颓势。  相似文献   

8.
“如果我失去了沃尔特·克朗凯特,我就失去了这国家。”——美国前总统林登·约翰逊。“当我要证明一个论点的时候,克朗凯特是我第一批要找的人物之一。”——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以美国CBS节目主持人的身份,沃尔特·克朗凯特得到了美国政界要人的高度重视,博得了美国无数观众的依赖和亲近,并获得了本世纪70年代“美国最有影响的决策人物”的称号。在现代中国,成为“克朗凯特”式的人物,仍然是众多新闻节目主持人心中的目标。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主持人水均益,1995年接受《中国广播电视学刊》记者采访时就说:  相似文献   

9.
打开收音机,偶闻今天南朝鲜某地“戒备十分森严”一语。乍听,该地戒备之严确给人无以附加之感;而细细品味,又觉“森严”之前冠以“十分”似有画蛇添足之嫌. “森严”属附加式双音节合成词,词素“森”和“严”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森”:本意为树木丛生貌;“严”:本谓救命急,引申为紧急,再引为紧密没有空隙。词书上将“森严”释为“整肃、整饬”,或“整饬而严肃”.若就字析词,意即紧密得象丛生的树木一样没有空隙。可见,“森严”一词对“严”的程度已有了规定性,即“象丛生的树木一样”。“象丛生的树木一样”对“紧密”的程度表述得是十分明确的,如果再用程度副词加以修饰,究竟“紧密”成什么样子倒让人不可捉而摸之了.  相似文献   

10.
曾有一位记者对他说:“如果我俩同去火灾现场,恰巧碰到一位消防队员从里面出来。我会问他火灾是如何引起的,而你则会问他为何要当消防员。”他自己说:“麦克风就像是情人,从不和你争吵,你说了算。”演播室里的拉里·金总是这身打扮:戴着眼镜,梳着大背头,穿着背带裤,右手腕上还套着个手镯。每晚9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拉里·金直播节目”就从华盛顿传送到世界各地。这是一个电视访谈节目,由主持人拉里·金将美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名流请到演播室来,就一些观众感兴趣的问题自由交谈。该节目极受欢迎,观众遍及  相似文献   

11.
作为广播文学节目,特别是小说连播节目的一个门外人,我只能围绕“坚守”与“提高”四个字远距离地讲点关于文学、关于小说连播的一般化想法。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领导人》这部书中说,1969年他访问法国时.在一次演讲中引用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这样一句话:“每个人都是两个国家的公民:他自己国家的和法国的。”尼克松写道:“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法国在艺术、文学、哲学,科学和政治方面对现代文明的贡献,就会懂得这句名言确实言之有理。”  相似文献   

12.
结构助词“的”在词与词的组合中,在造句中,都有其特定的位置。这种特定的位置可以表明,是什么词语之间,或者是什么句子成分之间发生修饰限制关系。位置不同,修饰限制关系就会具体体现在不同的词语之间,所表达的语法关系也会不相同。如果放错了位置,就会错变修饰限制对象,句意了就发生错误。这就是助词“的”错置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
移就,即故意将属于描写甲事物的行为、动作或性状的词语移于乙事物的修辞方式。移就可以使标题俏皮活脱、幽默风趣、字少意丰、引人联想,并富有立体感,增加语言的表达效果。 从移就辞格常见形式上看,有这样几种类型: 1.最多的是把形容人的修饰语移用于物。如:《为边陲人民开出幸福泉》,把用于修饰人的“幸福”一词,移用修饰“泉水”。再如: (主)尊师重教 红烛情深  相似文献   

14.
“9·11”袭击事件震撼了全世界。“9·11”事件的制造者,激起了天怒人怨,天理人情都不可容忍! 到目前为止,种种迹象表明:沙特王国富豪本·拉丹是罪魁祸首,但他至今仍在逃。作为媒体,如果你  相似文献   

15.
德国当代著名作家昆特·格拉斯新近推出的小说《辽阔大地》,在正式出版以前就引起德国文坛和众多读者的广泛关注。1999年4月,在法兰克福犹太教区举行的一次“文学论坛”系列讲座会上,作家昆特·格拉斯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会议,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马塞尔·莱希茨基博士主持了会议。两位大师要向人们介绍一部描述德国统一的小说。会议大厅里气氛肃穆,寂静无声,昆特·格拉斯朗读,文学评论家马丁·吕迪克认真地做笔记。吕迪克后来评论说:“这给我们的感觉太妙了,大师又回来了。”人们都说:“格拉斯的新作,德国文坛世纪性的小说。”我们不应忽视这场文坛壮景的序幕,虽然这只是围绕着一本小说而发生  相似文献   

16.
说说修饰语修饰是个蛮好的词儿。查《现代汉语词典》,“修饰”,有修改和润色的意思,目的是使语言文字明确生动。可修饰与修饰语好像不是一回事。修辞学中有一种辞格叫“增饰”,即反复给中心词增添修饰限制成分。倘若运用得当,可以把意思表达得充分、完整、严密。有关于增饰的文字,一般以形容词与量词居多。或许,这类词语和修饰语是一个范畴的东西。喜欢大量运用修饰语的,估计都  相似文献   

17.
幽默笑话     
一言不发有个人在交际场合中一言不发,哲学家狄奥佛拉斯塔对他说:“如果你是一个傻瓜,那你的表现是最聪明的;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那你的表现便是最愚蠢的了。”倒过来试试看有一天,一个初学绘画的人去拜访德国著名画家阿道夫·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工夫,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阿道夫·门采尔听了说:“亲爱的,请倒过来试试,要是你能花一年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就准能卖掉了。”唯一令男人心跳的办法贝因哈特晚年时极喜清静,多住在巴黎的一家高层公寓里,但崇拜者仍不断来访。某天,有位年事已…  相似文献   

18.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西班牙当局9月5日在该国南部的格拉纳达逮捕了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著名战地记者泰西尔·阿卢尼,称怀疑此人属于本·拉登领导的“基地”组织。阿卢尼的妻子  相似文献   

19.
奇葩·奇芭错例:这部影片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朵奇芭。辨析:“奇芭”应为“奇葩”。“葩”(pā)即花,“奇葩”本指奇特而美丽的花朵,如“奇葩异草“。又常用于比喻义,喻指在某个领域出类拔萃、非同一般的人或事物。“芭”读bā,虽与“葩”字形相近,但却是指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现多组成“芭蕉”一词,是指多年生草本植物或这种植物的果实。由此可见,例句中的“奇芭”应为“奇葩”。乞求·企求错例:翟某在法庭上痛哭流涕,苦苦企求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辨析:这里的“企求”应为“乞求”。“乞求”与“企求”读音相同且词义相近,但用法有所…  相似文献   

20.
美国头号“屏幕警察”,神探亨特的扮演者,弗雷德·德赖尔的心情极为不佳。作为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S)“亨特”剧组的主角及合伙制片人,弗雷德每天要工作18小时——从拍片、改动剧本,审听剧情直到后期制作,他样样都得参与。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时常困扰他,那就是常有人问他与女搭档的关系是否欠佳。这位44岁的“屏幕警察”对此十分沮丧,说:“我不得不再次对此加以否认”。迄今为止,他已在各种场合多次否认他与前两任女搭档不和的传闻。“麦考尔”的扮演者斯蒂芬妮·克雷默从1984年“亨特”一开拍,就与弗雷德合作,二人直到去年才解除搭档关系;“亨特”的第二任女助手达兰尼·弗吕格尔只与他合拍了12集,便于去年12月离开了剧组。人们自然关心达兰尼的继任者劳伦·莱思与弗雷德配戏是否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