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宋元平,文才新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学校体育不单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还应包括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新形势下的青年学...  相似文献   

2.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过:“追求优异的成绩……不但同我们教什么有关系,而且同我们怎样教和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有关系。”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所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智力与能力,性格特点有差异,学习的效果就会有差异。在相同的环境和相似的教学条件下,有的学生反应敏捷,学习速度快,有的学生反应迟钝,学习速度慢;有的学生易于通过听觉进行学习,有的学生易于通过视觉进行学习,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默寡言。这就需要教育教学工作者在教育学生时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4.
余耿坤 《中学文科》2007,(10):34-3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说,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有过这样的感慨。作为英语教师,我对利用英语课堂教学法中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感触颇深。我提倡愉快教育。  相似文献   

6.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是推动学生探求真知与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曾说过:“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党中央一再强调,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教育。但不少中学的理想教育却收效甚微,以升学为理想教育内容者有之,以发财、做官为理想教育内容者有之,以出国镀金为理想教育内容者也有之。其结果会使学生误入歧途。有的学校也搞正确的理想教育,但不研究理想教育的方法,不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些学校甚至认为理想教育搞不搞无关大局,只要升学率搞上去就可以了。上述种种做法和观点,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本文就这一老生常谈,再来说几句话。一、中学阶段的理想教育工作至关重要首先,从人们理想与行为…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是孔子关于教育的三种境界。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如此。“知之者”是从道理上使受教育者认识、懂得为什么这么做;“好之者”,是让受教育者在习惯上成为一种爱好,习惯于这么做;“乐之者”,则  相似文献   

9.
我国教育的先知孔子早已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知乐之者。”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他们的话语告诉我们:语文教师要想取得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兴趣呢?  相似文献   

10.
李慧文 《新疆教育》2012,(23):42-42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教学经验非常丰富,他的关于教育的许多 言论,可谓真知灼见,在今天仍有其现实的意义。尽管当时重文轻理,孔子关于教育、教学 的言论是针对文科方面,但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方 法,对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很必要的。一、首先要让学生热爱数学,乐此不疲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又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些都是说兴趣的重要性。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有的甚至厌恶数学, 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学好数学是很…  相似文献   

12.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面对政治理论课的枯燥,学生中的错误认识,教师应分别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兴趣盎然,从而积极努力地参与到教学之中。我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常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3.
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漫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千年以来,我国的传统教育模式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其意是说,君子的教育方法有五种:有的要像及时雨一样去灌溉培育他,有的要帮助养成优良品德,有的要引导发挥他的才干,有的要尽量回答疑难,有的通过自身影响使不能亲身受业的人获得教育。这五种形式,就是君子教育人的方法。显然,孟子的教育方法还是不完善的,传授知识成了最为主要的教育方法。“背过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便成了那种简单教育的鲜明写照…  相似文献   

14.
思想品德教育,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并不是宏论滔滔地讲大道理就能奏效的。如何强化这门学科,必须认真研究思想品德教育的艺术性。古人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使学生好之乐之。现就笔者的实践经验,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5.
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历史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担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历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的范围很广,但主要的教育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这其中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这正如清代学者梁启超所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转…  相似文献   

16.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产生求知欲,没有兴趣.何来求知欲?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7.
谈乐学     
在现阶段.农村教育似乎出现一种困境——学生有厌学情绪,逃学、旷课趋多。我国大教育中,农村教育占的比例大.农村教育办不好,素质教育就会成泡影。全民素质也难提高。作为一个忧国忧民忧教育的普通农村教师.我睡在床上还不停地苦苦思索.对多年的教育工作进行深刻反思,觉得要摆脱农村教育的这种困境。就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向“乐学”。让教育的内因起作用。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学”乃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做到乐学,困境就自然摆脱了,农村教育就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主体对学习的热情来源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汉斌 《中学文科》2005,(12):22-22
爱冈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帅:”学生只有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会想学、爱学,才能主动学习、掌握知识:杨振宁博士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荇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瞢。”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可以使人们积极地观察和认识事物。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敛果。那么,作为中学政治教师应该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20.
李维花 《农村教育》2007,(12):25-26
1、问题提出我国体系最完整的教育论专著《学记》中指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之多,或失之寡,或失之易,或失之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不仅指出了学习就有过失,而且还指出了四种失败的原因:或者是因为贪多.或是是知识面偏窄,或者是态度轻率,或者是畏难中止。这都是学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引起的。“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也”: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发扬优点并克服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