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刘立新 《科技风》2011,(19):206-207
使孩子具有良好习惯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跨世纪人才需要博学多才,有快捷获取信息的能力,有终生学习的观念,有自我发展精神,有与人协作能力等,所有这一切都基于良好习惯的培养。目前在园的学生是一个独生子女的群体,他们享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厚爱、享受着优越的生活环境,存在的问题较多。习惯决定命运,习惯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好的习惯是人们走向成功的钥匙,而坏的习惯是通向失败敞开的门。但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天生的,完全可以通过后天来培养,家长朋友们在教育过程中起到不容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沈淑云 《知识窗》2012,(7X):64-64
<正>"教育是什么?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叶圣陶先生对教育言简意赅的总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新课程标准也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一、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有计划地学习学生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学习计划,并且有按计划学习的习惯。计划可以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创设情境,培养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加强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爱因斯坦也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走出校门后,把学校里学的知识全部忘记,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剩下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剩下的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融会贯通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习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校始终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我校以教育理念的提高为前提,以从我做起为基石,以课堂教学为关键,以家校配合为保障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  相似文献   

5.
耿琳 《科学中国人》2014,(7S):145-145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英语学习日益重要,小学英语也是从无到有,学好它关键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因此,孩子学习就是要在一定的原则指导下,通过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创设适合的语言环境,以及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配合来完成。  相似文献   

6.
现在许多家长在为孩子的学习、升学、就业面临的问题而担忧,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学习问题,总是困扰着家长们,孩子的学习与其学习兴趣爱好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孩子对学习有很大的爱好,即使家长不督促学习,他们也会很自觉地学习。因为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兴趣,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兴趣,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本文中,通过几个有代表性的案例,阐述了如何运用"行为银行"理论,将理财观念与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结合起来,在指导小学家庭教育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不断进行探究和反思,形成一套科学的、操作性强的行为量化管理制度——"行为银行"(Behavior Bank),很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低年级学生是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一个良好行为及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儿童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人们把学校视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平台,包含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必然方法和途径。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价家庭教育极其重视,在过去的旧式家庭中",继世诗书"、"书香门第"都被家族视为十分值得自豪的事。可是最近几十年来,一系列的变化发生在我国的社会之上,中国人对于儿女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都会因社会的变化间接或者直接发生变化,而孩子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成果也很容易因为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0.
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了幼儿不良饮食习惯形成的原因后,在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操作性较强的措施和方法,如果家长与幼儿园密切配合,大家共同努力就能使每一位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以达到强壮身体,改善和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为孩子的健康未来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评价是学生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动力。有效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向家长宣传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家长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等知识,是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心理健康,让他们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谐、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3.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三年级是孩子学习科学的起始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科学课堂学习习惯,初步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将对孩子以后的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功的根本。教育学生,不只是要教他们知识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还要努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学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邱金兰 《知识窗》2013,(24):58-58
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要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学生时代正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教师要让每一个细节成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积淀,让每一次进步成为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16.
程红柿 《科教文汇》2010,(24):F0003-F0003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好的习惯会令人终生受益,坏的习惯可能不知不觉害你一辈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人付出更少,收获更多;不良的习惯则相反,往往会与学习规律相违背。因此,培养或训练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使他们实现学习效果最优化的可靠途径。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相似文献   

17.
养成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具体的工作,它需要教育者和广大家长朋友们一起去探索、去努力。只有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他们才可能收获成功的未来。养成教育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管理操作使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是一项全面的综合性教育。它包括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内容,其教育模式则是通过对学生心理的疏导,行为的规范,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的更新,教育观念的发展,幼儿早期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被看成是"学习的基础,教育的灵魂。"而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其终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但经常听到许多家长抱怨家里书很多,孩子就是不爱看,成天看电视,玩游戏。早期阅读的开展仅仅依靠幼儿园的教育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家庭应充分与幼儿园形成合力,营造家庭阅读氛围,共同培养幼儿对早期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9.
胡权权 《知识窗》2014,(4):34-35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应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因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本文从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喜欢读书、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和勤奋写作这五个方面出发,简要探讨了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小学是人生学习知识的开端,也是整个教育体系最重要的培养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在小学阶段培养出来的。若想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有很多方法,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从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小学生建立目标等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