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引]如果说写作的潜质是需要开发的,李悦同学应该是一个例子。可以说已上初二的她仍是一个只会凑字数还没入作文门的学生。她的父母很着急,听说我的作文教学“特别好”,来找我想个点子。通过与李悦同学交谈,我觉得她的“只会凑字数还没入作文门”是个假象,只要好好开泉,就一定能使她写出妙语佳句。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她的写作有了非常突出的进步。下面将她的几篇佳作展示出来,让我们一起探讨她写作潜质的开发过程。[佳作展示一]别让后悔牵挂了你的心霍邱光明中学九年级李悦前几天,妈妈从床底下弄出一个大布娃娃——我7岁时的生日礼物。望着…  相似文献   

2.
<正>"从明天开始我不去学校了,老师太不公平了!"女儿回到家放下书包,就跟妈妈大呼小叫起来。原来女儿课上跟几个同学讲悄悄话,被老师叫到走廊罚站,但让女儿生气的是,老师只处罚她,却没让跟她交谈的同学也跟着罚站。母亲说:"虽然同学没有受罚,但是你上课说话也是事实,老师处罚你并没有不对啊。"女儿气愤地说:"才不是  相似文献   

3.
在平时与学生的交谈中,我发现有很多的具相我并不了解,例如:沈同学在老师的眼中是一位成绩优秀、聪明、有礼貌的孩子,但从同学那儿我了解到他骄傲、自私,没有好朋友。在我的班级和别的班级都有让我感到奇怪的现象:女生追着男生打,将同学的书包扔在地上,大声地吵架、骂人。班级中有一位刚转入的女生,她什么话都说,尤其是粗鲁的言语。问她为什么,她回答:“别人都这样说,我觉得好玩也学着说了。不过老师,你告诉我这样不好,我以后就不说了。”这让我意识到孩子们是需要有人能及时给他们指引方向的。“受欢迎的同学”这一主题由此萌生,进入了班会课。  相似文献   

4.
《少年儿童研究》2006,(5):52-53
问:我的小孩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她的同学有些上了不少的兴趣班。我们觉得孩子应该有玩的时间,不能太累,如果孩子班上得多了,就没有了玩的时间。但是孩子却好像不这么看,那天她问我为什么她的同学都上兴趣班,我们却不让她上。您说我们应该让她上吗?  相似文献   

5.
同窗偶像     
廖海贝是我们班的才女,大家都很佩服她,我也不例外,但以前我可不这么认为。前些日子,老师特地表扬了她,说她学习踏实、用功。对此我愤愤不平,想:我做得也不差呀!为什么老师只表扬她,不表扬我呢?但在这几个星期里,她的行动使我对她有了新的认识。在一次作文课上,老师让我们自己修改自己的《观察周记》。她先读了几位同学的好文章,随后又讲了把观察周记写得生动、具体  相似文献   

6.
上四年级的女儿回家边说边笑:“今天上数学课时,我们班老师很生气,她让那些考不及格的学生站起来,用手指着数:一只、两只、三只……共十五只!”“她为什么不说一个学生或一位学生呢?”我惊奇地问。“我想她是把这些同学当成小动物了!呵  相似文献   

7.
问:我是一个5岁孩子的父亲。我的女儿性格内向,人际交往能力极差.上幼儿园两年了,只叫过老师一次,平时也很少和同学说话。她在班上只有一个好朋友,两人整天形影不离。我们带她外出时,她从不愿和陌生人说话,买东西时甚至都不敢递钱给售货员。但她自尊心很强,在班上总想得第一,得不到时会很伤心,背着老师和同学小声地哭泣。老师说她太乖了,乖得让人心疼,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可是,女儿在家里能唱能跳,能说会道,像只可爱的小百灵。我们也经常鼓励她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培养她的自  相似文献   

8.
女孩在门口犹豫不决地徘徊,正准备下班的我看见她,迎出门去。“想和我聊一聊,是吗?别不好意思,周围你熟悉的老师、同学都回家了,没人知道我们之间的交谈。”我的声音很轻,也许是我的和颜悦色让她解除了戒备心理。她想了想,和我一起走进了心理咨询室,我轻轻地关上门,里面是一片属于我们俩的天空。“老师,我爱上了一个男孩,你不要劝我什么‘学业为重’之类的话。我现在什么都听不进去,这段时间,他参加竞赛,离开了学校,我觉得日子非常难熬,我体会到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滋味……”我惊诧于她的坦率,这与刚才在门口踌躇的她判若两人。同时,…  相似文献   

9.
请尊重孩子     
上四年级的女儿回家边说边笑:“今天上数学课时,我们班老师很生气,她让那些考不及格的学生站起来,用手指着数——一只、两只、3只……共15只!”“她为什么不说一个学生或一位学生呢?”我惊奇地问。“我想她是把这些同学当成小动物了!呵!呵!”女儿想了想笑了,“反正我没被点着!”  相似文献   

10.
上中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一个长得很丑的女生,同学们都不喜欢她,谁也不愿意和她在一起玩或学习。她每天都很沉默,只是坐在座位上看书。后来我和她成了同桌,这让我对她有了更多的了解。她的代数学得最好,可却从未得过满分。即使有时她答得全部正确,老师也只给她99分。对此她并没有什么不满,只是说可能老师嫌她的字写得不好。代数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他从未气急败坏地批评过哪个同学,只是温和地讲着他的道理,这让大家对他很是拥护。初三下学期的一天,他带我们去野外游玩,并说谁也不许不去。我知道这是对我的同桌说的,她几乎从未参加过班里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记得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后不久,学校一位政治老师对我说:你们一班的同学不懂得花钱.我听了一怔,怎么不懂得花钱?一问,原来是政治老师上经济学课布置了一道如何合理花钱的作业,多数学生没有完成.听完之后,我并未在意,以为这是学生阅历较浅的缘故.直到有一次在与学生交谈时,才发现如何理财在学生中已成问题.我们班里有一位女生,家里每个月给她生活费600元,没几天她就花完了,又不敢向家里再要钱,所以就一次次地向同学借,越借越多,全宿舍的同学都借遍了,多的几百元,少的几十或几元.有的同学被借得连自己都没钱吃饭了,要她还钱时,她还凶巴巴地骂同学,搞得同学之间的关系很紧张.  相似文献   

12.
我一直都挺想当个漫画家的。 我觉得我和画画蛮有缘。妈妈告诉我,我小时候抓阄抓的就是画笔。后来上幼儿园,还是很喜欢画画,而且教我们画画的老师很喜欢我。记得她每次批改我们的画时,都会把我喊上去,让我站在她身边。打分之前她都会问我这个同学画得好不好看,我要是说好看的话,她就会用红笔打一个大大的五角星在这个同学的本子上,嘿嘿。  相似文献   

13.
孙其英 《江西教育》2004,(19):33-33
[案例]“我恨自己的手不争气,这破手,这该死的手!为什么只给我考了个合格?我真想把这破手给剁了。我也恨那个夺走我三好学生奖状的同学,那张鲜红的奖状一直是我的啊,现在竟然让她给抢走了!……”这是倪小芳一篇周记中的原话,小芳,是三(1)班全体同学公认的优秀学生,几乎每次考试都是全优,但是,她在上个学期的数学期末考试时失手了,考了个合格,所以一向属于她的“三好学生”奖状飞了。就这样出现了周记中的这一段。案例分析:与她进行了几次交谈,通过多方调查、分析,我对她产生这种不正常心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1.个人性格因素。小芳是一位典型…  相似文献   

14.
我的同桌是一个瘦弱、文静的女生,和她同桌一年多了,她学习很用功,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这让我很羡慕。我发现她有个很好的习惯——喜欢阅读。有一次,刚下课她就掏出书来看,我坐在她的里面,想出去玩,叫她让我一下,可是我无论怎么叫她,她都把眼睛放在书上不理睬我,直到上课她才慢慢把书收起来。她不光在课间看书,在回家的路上还和她的爷爷一起讨论书上的内容。上学期我们班开展讲课比赛,冯老师让有兴趣的同学自己申请,她很快写好了申请书,要求在班级讲课。由于她看了大量的课外书籍,材料准备得很充分,讲起来头头是道,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们一群男生在下面还叫好,她被我们夸得脸都红了。  相似文献   

15.
编读前沿     
《好同学》2003,(7)
编读对对碰1: 《好同学》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你们好! 我和我的同学都很喜欢《好同学》,在繁忙的学习过后,她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让我们学到了许多课堂上没有的知识。丰富的内容和精巧的栏目使我们的眼界广阔了很多,具有青春气息的格调贴切地反映了我们这些花季雨季  相似文献   

16.
一天下午,一位大一女生走进了我的咨询室。这个女孩子向我咨询的是有关人际交往的问题。她长相一般,穿着符合同龄人的特征,与一般情况下产生交往问题的学生不同,她性格并不属于内向型,说起话来流利千脆,能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是什么原因使她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发生障碍了呢?我们开始了交谈。 该同学进入大学读书已经有半年多了,却始终不能融进所在的班集体,和同学相处时总觉得有很强的距离感,没有一个朋友。平时与同班女生在一起时感到无话可讲,并认为现在同学之间只是互相利用,缺乏真诫。这种情况让她更加怀念高中时的  相似文献   

17.
自我读书起 ,就认识了不少的老师和同学 ,回忆起来 ,中学的老师和同学更让我想念。上中学的第一天 ,班主任吴老师是第一个站在我面前的老师。由于吴老师平时对我们说的话特别多 ,因此同学们便给她取了一个不太雅观的绰号———“小麻雀”。这个绰号很快就在全校流传开来 ,常常使她陷入尴尬的境地。吴老师一直很信任我 ,常常找我谈话 ,其目的都是为了让我好好学习。可是由于当时我太贪玩 ,一直没有去理会她说的话。初二下学期她让我当语文科代表 ,使我终于明白了她的良苦用心。渐渐地我开始认真学习 ,篮球也很少去打了 ,我的学习因此进步很大…  相似文献   

18.
小学时我是个怯懦内向的孩子,在同学中间我就像落入大海的针一样绝望。老师很少注意到我,经常有老师上了一个学期的课仍然叫不出我的名字。他们称呼我的方式五花八门:“穿白衬衫的那个同学”、“角落里的那个同学、”“坐第三排的那个同学”等等。到后来,我甚至习惯了没有名字的生活。我的学习成绩也是不上不下,什么时候都不会成为老师眼中优秀的“骄点”或糟糕的“焦点”。我似乎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五年级时,来了一个新语文老师,她很喜欢在课堂上提问,有时还让我们表演课文里的角色。一个星期后,她又让我们进行这种表演。班里几个口齿…  相似文献   

19.
我的同学陈玫颖,性格非常活泼,微笑常常挂在脸上,走起路来,一条“马尾巴”总是一甩一甩的,就像一只穿梭在校园里的小鹿。她优点多,我打心眼里佩服她。首先要夸她的字。她可是我们班的小书法家呀!不管是语文、英语还是数学作业,每次她都能得到“大拇指”,让我们羡慕极了。我们班黑板下边的展览区里总有她的作业本。  相似文献   

20.
我的女儿今年14岁,上九年级了。我是一个童心未泯的妈妈,经常和她一起玩,对她和她的同学在学校生活的一点一滴都很感兴趣,常常像听故事一样认真地倾听。我所奉行的是"顺其自然"的教育方法,想让她以野花为榜样自由成长。孩子在艺术上有一些天赋,绘画、书法和写作都不错。记得在她小学时,每天晚饭后,别人家看电视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经常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