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后疫情时代教育考试舆情具有的内容敏感性、传播复杂性和事件爆发性3个传播特点,应坚持日常预警、及时回应、公开透明3个原则,具体的应对措施是:1)转变传统思维观念;2)建立舆情分析处置专家智库;3)提高应急处突能力;4)完善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系统;5)提升媒体与公众的传播素养;6)建立教育考试主管部门、各类媒体及社会公众三方协同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考察近几年国内教育招生考试网络舆情的典型事例,并结合C省2022年教育招生考试网络舆情现象的分析,认为:由于教育招生考试关系着广大考生切身利益,公众对教育招生考试的关注点往往伴随网络舆情的风险;认识教育招生考试网络舆情风险,就需要抓住舆论主要场域、考试项目利害性、考务组织全过程、招考政策新规等几个重要关联点,以及对教育招生考试舆情高敏感性给予足够重视。提出以思想建设、机制建设、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为抓手,进行舆情治理思维创新、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完善优化、舆情风险防控能力和政策前瞻性宣传解读能力提升,以及舆情工作专业化水平提高的教育招生考试网络舆情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基于层次分析法,结合网络舆情"四阶段"演变模型,抽取教育考试舆情监测体系的相关指标,设计由萌芽指数、发展指数和态度指数构成的教育考试舆情预警模型,并对各指标量化和权重确值,划分舆情预警级别,进行案例实证分析。萌芽指数旨在确定舆情的初始性质和潜在风险,发展指数和态度指数旨在洞察舆情的传播态势和态度情况。该模型为教育考试网络舆情的发展状态判断、网络态度判断和风险预警判断提供了客观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媒介高度融合的传播时代,教育招生考试机构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应对舆情突发事件的压力越来越大。分析教育招生考试机构舆情危机管理面临的形势及加强舆情危机管理的重要意义,着重从"多主体参与""全过程管理"以及注重发挥网络舆论正向作用来构建综合式、多维体舆情危机管理机制,确保招生考试的公平公正、社会的和谐正义,以期为教育考试的舆情监控及危机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进而推进我国教育考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教育考试中的舆情愈来愈多地给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带来压力,如何更好地进行舆情应对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基于政治系统理论,从输入、输出和反馈3个环节进行舆情事件应对分析发现,教育部门在舆情应对中存在应对能力不强、回应内容不明确、信息流通性差及缺乏权威引导等问题,其原因包括舆情应对存在认知偏差、维护自身利益、应对机制不完善和舆论引导经验缺乏等。据此,提出提升舆情应对意识、健全舆情应对机制、掌握舆论话语权、建设回应型政府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情作为传统舆情与现代传播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释放的倍增效应对现实社会具有极大影响力.以风险防范的视角,对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本质内涵、演化逻辑、传播机理、现实困境等展开系统分析,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道德约束、法律规制、应急处突等多元协同效能,积极构建党政主导的网络舆情治理共同体,助力网络舆情风险实质性化解,已成为新发展阶段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7.
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智能手机普及的背景下,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形式开始出现,社会舆情传播具有了新特点,这给社会舆情引导及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新媒体时代社会舆情治理能力提升问题进行研究发现,新媒体时代社会舆情防控工作存在缺乏舆情引导常态化意识、相关政策和法规不完善、未建立专业的机构团队、舆情监测预警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应树立舆情引导常态化意识、完善舆情防控相关政策和法规、建立专业的机构团队、健全舆情监测预警机制等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网络舆情“圈层化”的出现促使网络舆情在传播路径、内容、场域等方面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加剧网络舆情的传播路径窄化、信息内容群体极化、传播场域闭环化,增加网络舆情有效应对的难度。针对网络舆情“圈层化”的生成机理,归纳分析网络舆情“圈层化”治理困境,探寻出以意见领袖增强思想引领有序性、以议题设置占据话语传播主动权、以管理矩阵提高舆情治理实效性的应对策略,为有效应对网络舆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网络舆情治理下高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亟待更新、过程管理不足、治理手段落后、治理队伍薄弱等问题,文章提出从更新网络舆情治理理念,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把握网络舆情治理过程,确保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完善网络舆情治理手段,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建设网络舆情治理队伍,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性;加强网络舆情治理保障,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等五个方面创新高职网络舆情治理策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作为社会公共危机管理的一部分,对高校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阐述了高校网络舆情在自媒体时代的特点,指出自媒体时代我国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存在网络舆情研判不够准确、信息沟通不顺畅、舆论引导被动滞后、应对舆情危机方式单一的问题,应从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及完善危机消散后的恢复机制三方面来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能力,旨在维护高校的形象、声誉及稳定。  相似文献   

11.
网络舆情治理是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内容。对网络舆情生态的系统性进行研究,分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加强网络舆情治理的前提条件。开放性、非平衡态、非线性是网络舆情生态系统的三个主要特征和三大逻辑。系统思维和系统逻辑要求我们在考虑问题时,要看到各个环节之间的关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即对于一个元素的讨论需要还原到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的整个链条当中来把握。认识事物的系统复杂性并在治理规则的建构中考虑系统性的要求是当前网络舆情治理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形势下,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网络舆情内涵、特点及其重要意义,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做好应对工作。文章首先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点,进而论述了大学生网络舆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网络舆情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对。  相似文献   

13.
后真相舆情现象在教育领域具有明显表现。当初被定义为操弄舆论的后真相现象已逐渐转变化为“诉诸情感和个人信仰,相较客观陈述事实更能影响舆论形成的情况”。本文系统分析了后真相时代情感为先、真相滞后,态度为先、认知为后,成见为先、客观在后的特征;探讨了后真相时代的教育舆情既有人性、社会的原因,更有网络化、大数据和媒体个体化的科技发展的原因;提出了以提高决策科学性和亲和力为重点的政府治理、以提高主流媒体话语能力为重点的社会治理、以提高个人认知判断力为重点的个人治理的理念、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生  齐媛 《现代教育技术》2012,22(10):19-22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教育改革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是当前教育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该文从对信息技术在管理与服务中的作用和价值出发,结合对当前区域教育管理信息化现状的分析,论证了构建区域教育管理与服务信息化支持体系的必要性,并从转变管理方式和拓宽服务渠道两个角度出发构建了区域教育管理与服务信息化支持体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带来的影响与挑战,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的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探索面向网络舆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高校舆情状态发生大幅度转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地挑战。现如今大学生思想思维更加多元化,高校需以全新的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确保在网络舆情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网络舆情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可减少甚至消除大学生从网络接受到的负面影响,为大学生提供适应学习的平台,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辽宁省当前社会网络舆情事件频发的态势,指出了应对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政府应提高舆情危机意识,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与预警,转变舆情应对的陈旧观念,构建协同治理模式,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网络道德建设,改善网络舆情应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