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于2016年10月获批,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建设。实验室围绕养殖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迫切需求,建设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应用研究平台,支撑开展畜禽精准饲养与养殖污染源头减控、养殖污水处理与污染控制、畜禽粪便资源化、沼液沼渣和恶臭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畜禽养殖与循环农业种植配套等技术、装备的研发和工程化。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苑》2017,(8):22-22
印遇龙,男,汉族,1956年1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相似文献   

3.
张全兴1938年12月生,江苏常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57年9月至1962年7月就读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62年9月至1985年6月任教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85年7月至1993年1月任教于江苏石油化工学院(现更名江苏工业学院),1993年2月至今任教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2004年任江苏省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任国家环境保护有机化工废水治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  相似文献   

4.
<正>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5年,是我国最早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是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事业的开拓者和摇篮。1986年实验室主楼落成,VAX 11-785超小型计算机系统及Arc/Info、I2S等国际一流的软硬件系统全部引进并投入运行服务,还启动了第一个国家级的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项目——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实验(国家"七五"攻关第73项项目)。1987年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对国内外正式开放。  相似文献   

5.
<正>积极探索,发挥特色与优势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1991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湖泊沉积与环境开放实验室的基础上筹建的,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实验室2006年通过国家科技部评审论证程序。2007年年初正式批准建设,是2007  相似文献   

6.
正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是国家科技部于2007年正式批准的首批企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12年3月23日,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2014年4月,实验室被评为全国建材行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攻克领域难关,打开研究新局面绿色建材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有利于人类健康的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国家重  相似文献   

7.
《云南科技管理》2022,(4):70-71
<正>昆明理工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潘波教授领衔的高原红壤碳中和与控污提质团队致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需求,从人为活动影响下有机碳更替与保护、高原红壤的污染控制与提质增效、火成碳的环境行为与效应、高原陆生环境中的碳中和功能等4个方面开展研究,为云南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资源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防治、环境专业人才培养及环境问题咨询等提供一个政府牵线搭桥,产、学、研结合的创新队伍。团队于2009年组建,先后遴选为昆明理工大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正>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原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膜生物化学与膜分子生物学分室、清华大学膜生物物理与膜生物工程分室和北京大学膜离子通道与受体分子分室这3个分室组成。实验室于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于1996年、2001年和2006年以"良好"的成绩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验收;2011年和2016年,实验室在生命科学领域5年一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态与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苍穹不再辽远,一片苍茫之间,碧水不再澄澈,大气—水—土壤污染成为关系人民健康、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面对国家环境与生态保护的重大需求,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依托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4个单位组建,是服务于中国区域环境污染控制与环境质量改善的首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包括水污染控制、环境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中国人》2023,(1):72-73
<正>积淀深厚成果卓越癌基因与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由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健人创建于1985年,1987年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为国内第一批设立的肿瘤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肿瘤研究的重要基地。实验室依托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主管单位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负责实验室的领导和管理职能。实验室瞄准肿瘤研究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突出基础与临床结合、医工交叉与转化应用,围绕肿瘤基础与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于1989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91年开始建设,1995年10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投入开放运行。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在通信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已成为国内信息与通信领域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取得了许多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有的在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验室依托于信息与通信工程、网  相似文献   

12.
<正>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在有机化学学科(领域)部署的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前身是中科院金属有机化学开放实验室,于1989年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在1995年和1999年的两次评估中均被评为优秀实验室,经过论证,科技部于2000年2月批准组建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年4月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2004年再次在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  相似文献   

13.
正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1年,并于1995年10月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20多年不懈的努力与发展,实验室现已成为我国农业害虫害鼠成灾机理及其综合治理研究的中心,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国家重要的战略咨询机构。在2014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国际评估中,实验室被国际专家组认可为专业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是国际上害虫害鼠控制最重要的研究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人》2023,(3):70-71
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于2006年7月经科技部批准筹建,2010年5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运行和对外开放,分别于2008年、2013年和2018年在工程与材料科学类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得良好成绩。实验室总体定位于汽车车身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5.
天津大学过程检测与控制实验室2003年被批准为天津市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以天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及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国家重点学科为依托;以石油化工、环境监  相似文献   

16.
正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为在四川大学设立的"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5月由国家计委批准设立,1990年1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实验室正式向国内外开放,并于1992年1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成为我国水利水电科学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2005年4月8日,经国家科技部审核批准,由"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名为"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国最早的内陆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从事应用基础研究的工程类实验室。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人》2010,(3):46-47
<正>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8年11月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是清华大学建立的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实验室实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主任负责制。1988年,温诗铸教授  相似文献   

18.
《云南科技管理》2014,(4):67-67
<正>昆明电器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61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云南省创新型企业。研究所立足云南、面向全国,开展高原电工技术与节能技术服务。本所设有国家高原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高原电工产品环境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电工设备高原环境适应性检测平台",机械工业高原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机械工业电工设备高原环境适应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高原电工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等行业  相似文献   

19.
正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10月获得批准建设,2009年12月通过验收,其前身为1989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实验室围绕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国际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重点进行植被格局与演变、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育、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  相似文献   

20.
<正>优化学科设置为国家农业发展出力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87年经原国家计委批准,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运行并对外开放,是一个以应用基础科学研究为主,并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任务的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综合性国家级开放实验室。现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农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经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