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地球上物种消失速度不断加快,几乎达到了与前五次地球物种大灭绝时相当的程度,因此,有科学家说第六次物种灭绝已经来临了,而这一轮生物大灭绝的罪魁祸首就是人类。有人推测,目前,地球大约每小时就有一个生物物种灭绝,每年有1.75万种生物消失。自工业革命以来,物种的丧失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1 000倍,比形成速度快100万倍。下面,我们介绍一些已经灭绝的生物,它们曾经在地球上自由自在地生活过,可是就像美丽的花儿一样,绽放不久就凋谢了。如今,它们只是书上的一幅图片而已。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加剧,作为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基础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在过去的2亿年中自然界每27年就有一种植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每世纪有90多种脊椎动物灭绝。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很多物种未被订名即已灭绝,大量的基因丧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锐减。无法再现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正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人类将面临着能否继续以其固有的方式生活的挑战。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持续、合理地利用急待加强,刻不容缓。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  相似文献   

3.
在地球上生活的大型动物中,人类的总生物量(动物或植物物种活体的总量或重量)最高。地球  相似文献   

4.
黄万波 《金秋科苑》2013,(11):27-30
研究地球物种数量,究竟意义何在?用海洋生物学家沃姆的话来说,“如果我们连本国的人口数量,甚至连数量级都一无所知,谈什么规划未来?”生物多样性,也是一样。人类已经开始致力于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可是直到现在,我们连地球上的物种数量都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5.
指出地球生态环境演变及其引起生态递换传输方式变化是生命与物种起源的基础。在生态平衡趋势下,特定生态环境可形成一定的生物群落,物种之间相互依存而构成食物链,保护与改善地球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6.
在古老的“智人”50万年前生存的地球上,现代人类建造了众多的城市,创造了各种复杂的语言,并向其它星球发射了探测仪器.我们很难想象这一切会在突然之间消失。但是.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所有物种.如今有99%已经灭绝,科学家们分析和预测地球和人类将面临以下威胁:  相似文献   

7.
陈光 《今日科苑》2006,(12):15-16
假如地球上的65亿人口,在明天突然“集体失踪”,那么,重新回到自然怀抱的地球,将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答案: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人类无疑是有史以来最为霸道的物种。在过去短短的数千年里,人类的城市、村庄、农田和牧场,吞噬了这个星球表面l/3以上的陆地。据估计,人类已经攫取了大自然全部产出的40%;与此同时,留下  相似文献   

8.
前几年,电影《大白鲨》的原著小说作者皮特·班奇里在位于澳大利亚的科科斯群岛潜水时,见到一幕令他惊诧不已的场面:那是一处鲨鱼的坟场,一条条被割掉鱼鳍的鲨鱼葬身海底。原以描述鲨鱼凶残而风靡全球的作者,却发现地球上凶残者原来不是鲨鱼。野生救援组织的皮特·奈特曾如是说:“鲨鱼有可能是因人类因素第一个绝迹的海洋动物。”鲨鱼可谓地球上演化最完美的动物之一了,历经数次地球物种大灭绝的磨难、甚至目睹了恐龙发生、发展、消亡的全过程,鲨鱼幸存至今,乃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一个奇迹。作为海洋中的最高掠食者,几百年来鲨鱼一直是人类的恐…  相似文献   

9.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最基本组成,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所依赖的最重要资源。地球上已知植物约30万种,而被人类利用和栽培的仅1 500—2 000种。近代人口倍增和对自然资源的滥用,并由此产生的环境变化,已使包括植物在内的生物多样性正以比其自然过程加快约1 000倍的速率在地球上消失。一种植物的灭绝可以导致10—30种其它生物的消失,因而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提出了“抢救植物就是拯救人类自身”的理念。近代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使育种突破了物种问的界限,因而“一个物种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兴衰,一个基因可以左右一 个国家的命脉”的断…  相似文献   

10.
《内江科技》2015,(7):64-65
<正>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外来物种通过自然侵入、人为有意引种、无意引入等方式侵入。在入侵地定居后,主要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加快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损失,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造成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和经济损失。据有关文献,入侵我国的外来有害植物性物种有108种,隶属23科76属。外来入侵生物是指被引入或扩散到其原有生活区域之外并  相似文献   

11.
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需要同样的基本资源赖以生存。通过对控制生物多样性自然过程的了解,可以最大程度地缓解人类利用这些资源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潜在矛盾和冲突。保护地球上某些物种可能不需占用农业生产用地,而保护另一些物种却需要某种形式的经济支持,以协调人类需要与物种保护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钟表的时针每走一个数字,就有一个历经千百万年进化的生物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巴西环境部提供的信息,显示了这一惊人的生命灭绝过程。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近代物种的灭绝速度由远古大致每天一种加快到每小时一种。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以及2万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这些濒于灭绝的物种大多数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专家指出,造成物种灭绝的因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因素外,人为活动是其主要原因。商业贸易而导致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利用,是造成物种濒…  相似文献   

13.
<正>自从本刊刊登了文章《鸡啊,你从哪里来?》(2017年3月刊),很多小读者就来问:那人是从哪里来呢?人类的祖先是什么样的?本文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人类诞生的秘密吧地球上所有物种,都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而来的。地球形成之初,是没有任何生命形态存在的。大约在36亿年前,第一个有生命的细胞产生在深海里。随着漫长岁月的不断演化与变迁,才有了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地球。  相似文献   

14.
天生浪子 如果我们翻一翻地图就会发现,除了南极洲,地球大陆的每个角落、海洋中几乎所有岛屿都有人居住过。我们与其他物种之间的根本区别正在于地球任何地方都有人生存,这一区别正是基于人类和其他物种间智力上的区别。对其他物种来说,气候或敌人的存在迟早会构成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但对人就不会,他们已在史前时代就克服了这些障碍。没有哪一种动物能像人类那样适应了地球上差异极大的生态环境。 早在200万年前,非洲的直立人就有一部分离开了他们最初的家园——热带稀树草原,不是迁徙性的流动,而是缓慢地向全世界扩散。如…  相似文献   

15.
吕凤珍 《百科知识》2001,(11):35-37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生物,但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却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地球上的生物物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多次变化,有的灭绝,有的新生,这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令人震惊的是,目前地球正面临着生物物种灭绝的危机,而这一危机却是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生物物种自从在地球上出现以来,已经经历了30多亿年漫长的进化过程。其间大约有5亿种生物生存过,如今绝大多数早已消逝,如2.5亿年前的三叶虫、6500万年前的恐龙等。物种的形成和灭绝本来是地球上的生命的一种自然现象,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其形成和灭绝的速率也原本是平衡的。但是,自从人类进  相似文献   

17.
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药物、赏心悦目的自然风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今天人类所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每一种存活下来的植物和动物,无论它是多么微弱或处于灭绝的边缘,它至少为未来保存着希望。保护行动就是要实现这种希望,而对物种灭绝危机的清醒认识是保护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警示我们:应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多作贡献,否则有些物种将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现在已经在地球上发现和命名了约170万种动植物,但实际上地球上的物种远远超过这个数。试图减缓物种灭绝速度的科学家和决策者们在这样一个谜团面前很没面子:没有人知道地球上到底生存着多少不同种类的动植物。20世纪60年代中期,科学家们认为,地球物种大约为300万种,现在则认为至少有500万种,但许多专家指出,保守的估计是1000万种。最近几年,科学家在对昆虫的调查中发现了大量新物种,有人估计地球上物种总数超过3000万种。有多少物种未被发现?不可否认,现在地球上还有许多新的物种未被人们发现。生物学家经常会发现大量的物种。在非洲…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I0015-I0016
科技日报讯这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地球未来的数学模型。如果人类从来没有进行过集约化养殖,地球又是怎样一番面貌。这个“错误”大概算是“马丁利”所作的第一个预测吧。科学家打造“虚拟地球”演绎物种兴衰 可在全球规模上模拟所有生物互动方式 这是一个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地球未来的数学模型。它可以告诉我们,如果所有的蜜蜂消失了,环境会怎么样;大熊猫灭绝后,世界将有什么不同;如果人类从来没有进行过集约化养殖,地球又是怎样一番面貌。这就是微软科学家开发的“马丁利(Madingley)”模型,也是第一个在全球规模上模拟所有生物互动方式的计算机模型。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暖不只是人类的生活受到冲击,动物的生存也面临严重威胁!在哥本哈根召开的气候会议上,一些生态学家忧心忡忡地指出。那些对气温比较敏感的物种,会在未来的环境危机中败下阵来,永远消失于人类的视野之中。在这些可能因气候变暖而灭绝的动物中,不乏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数百万年到数亿年的古老物种。我们常常称这些物种为活化石。这不仅仅是它们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所以,各国政府一定要采取有力措施来为地球降温,让厄运不降临到这个目前虽然满目疮痍却仍然生机勃勃的地球。在可能因气候变暖灭绝的古老物种名单中,首先上榜的是5种动物,这也是最有可能率先灭种的5种古老动物。排在第一位的是大家十分熟悉的鳄鱼,排在第四位的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鸭嘴兽。其他3种分别是鲟鱼、阿氏滑跖蟾和鹊雁,虽然我们对这3种动物不太熟悉,它们也都是珍贵的活化石,对地球生态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